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近期.一些地区持续干旱少雨.部分地区旱情相当严重.城市缺水形势更加严峻。全国有11个省(市)的103座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严重短缺,其中严重缺水城市占56%。很多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城市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本条例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第三条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须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水源和计…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情况而言.摆在供水工作面前的重要问题是水源不足.全国36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存在严重缺水现象,而在正常的供水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导致供水困难的进一步加剧。因此探讨如何更好有效地进行供水.减少供水环节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及各种不必要的损失是完全必要的。降低漏损率蕴藏着极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附表1)  相似文献   

4.
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历史的原因,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且管网建设都滞后于水厂建设,存在着供水管线铺设的时间久远、管径偏小或布局不合理、漏失严重;同时,由于管道内壁腐蚀、结垢等原闲,管道的过水面积减少,输水能力及压力降低,并且严重地污染供水水质。因此,有必要对供水管网进行分期分批地改造。以大连市为例,从1998年以来就每年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每年新敷设DN300-DN900供水管线约20公里。使城市供水水质得到了改善,降低了漏失,增加了供水能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供水体系,就好比人体中的血液循环体系,少了它就不能正常运行。供水是城市的血液,为使城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正常有序进行,必须确保城市供水体系安全有效地运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已经不只是供水企业的事,从市长到普通市民都在关心供水事业的发展,必须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保障系数。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由李鹏总理签署的国务院第158号令和发布的《城市供水条例》,于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城市供水法规明确提出,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水源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实行有利于城市供水事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同时,《条例》还对城市供水水源、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城市供水经营、城…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供水建设项目投资问题及相关政策研究梁令娴现代化城市供水和排水设施是保障城市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面对城市对供水的巨大需求,各地政府加大了供水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使城市供水短缺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  相似文献   

8.
珠海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水质性,季节性缺水的城市,澳门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它的用水百分之九十八来自于珠海供给。而珠海和澳门两地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供水水源。在每年的丰水期,珠澳两地的供水水源非常充足而且水质较好,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问题就在于每年的枯水期,即成期,供水水源受成潮侵袭,原水成度严重超标,水质变坏,严重影响到珠海和澳门两地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好珠海和澳门两地在成期的供水水源问题,是保障珠、澳两地安全供水、正常供水、优质供水,确保两地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需要的重要前提。多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和珠海市供水总公司一直非常重视珠澳两地在成期供水水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以及加大了对供水水源工程、水源设施的建设力度,在九十年代末以前基本上满足了珠澳两地的用水需求。但由于近几年来成潮加剧,造成了成期供水水源的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到珠澳两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制约了珠澳两地经济的发展。因此,珠海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5月8日决定启动珠海成期应急供水预案,尽快实施西水东调一期工程,以根本解决珠澳两地的成期供水问题,进一步促进珠澳两地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珠澳两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9.
1月7日上午,汝州市召开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听证会。市人大代表、政府相关部门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个体工商户代表、居民代表共32人参加了听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汝州市城镇建设近年来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发展快了,室外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管道是排水系统的关键环节.如果管道发生事故,将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由于种种原因.汝州市的办公楼、住宅楼大部分工程的室外排水工程未纳入工程监理、监督的范围之内.是造成特别是住宅楼室外排水工程频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城市供水维系着城市的经济建没和人民生活,是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行业。宁波城市供水现有6个水厂,总制水能力为每日122万吨;下属6个供水公司,并有工程公司和设计院以及桶装水生产企业,担负着全市150多万居民生活用水和近万家企业生产用水的重任。这些年,宁波市供水总公司为了适应宁波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水是城市的血液,是工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剧增。城市自来水管网的供需矛盾也相应增大,高层住宅间断供水较为普遍。太原市为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量是全省人均水量的42.9%,是全国人均水量的7.4%。太原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早已严重超采。在此情况下,太原60%的地区不得不采取间断供水和低压供水,造成间断供水的原因主要是: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管径偏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城市供水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将“提高供水水质,合理降低药耗”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各类水司到2000年应达到的水质目...  相似文献   

14.
钟勇 《城市建筑》2014,(20):355-355
市政供水管网系统是保证城市用水的关键,但我国现存的供水管网系统却存在严重漏损的情况,这导致大部分城市一方面存在供水短缺的窘境,另一方面却又存在水资源白白流失浪赞的现象。本文分析了漏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之源,而城市供水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供水管道工程是城市供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道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建设单位名誉,而且更多对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城市供水管道施工对其供水水质的影响,并结合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南北主干道二期(通港路—滨海路)给水管道工程实例,分析了如何通过城市供水管道施工来保证供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供水是保障人们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供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将主要分析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的现状,并提出城市供水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汝州市是今年河南省定的"禁粘"城市。近日,随着《汝州市城市"禁粘"通告》在《今日汝州》等新闻媒体广泛发布和墙改部门日常巡查的频繁开展,汝州市城市"禁粘"工作全面展开。实施城市"禁粘",是巩固深化"禁实"成果,有效保护土地资  相似文献   

18.
林华 《建材与装饰》2010,(4):258-259
随着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在城镇工业和人员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次供水就不能满足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要求了,应运而生的二次供水局部增压也就成了必然,问题的产生也带来了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超高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也随之不断增加,并在大中型城市形成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城市供水漏损趋势,提出以完善城市供水管网评差的思路,拟人根本上解决目前配水系统中存在的明流、暗漏现象,尤其“暗漏”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0.
自来水管道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它遍布整个供水区域,对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道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供水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管道漏水严重影响供企业漏损率,是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表现,很多地区管道漏水主要是因为旧城区管材的选用比较落后,加上运行年限过长而缺乏更换、维修资金造成管道漏水严重,漏水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浪费宝贵的资源。降低供水管道漏水率蕴藏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