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和微观检验等方法对GCr15轴承钢连铸坯在步进式加热炉内加热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坯中存在较多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网状裂纹,晶界呈熔凝特征,晶界上有许多含硅、铝、铬和锰等的液滴状复合氧化物颗粒,断口附近的沿晶裂纹周围氧化脱碳严重,局部有粗大魏氏组织。这些特征表明加热炉局部存在温度过高现象,进而导致坯料晶界弱化,并且在坯料和步进梁构成的悬臂拉力作用下最终造成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2.
QSil-3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在服役一年多后断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线夹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时紧固力矩过大、关键尺寸偏小是断裂主要原因,而工艺过程有过热导致晶粒粗大加速了线夹的失效。提出了取消原工艺中的刨齿工序,改为精密模锻成型并加强热处理工序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4.
齿轮轴热处理后,在校正过程中发生横向断裂。采用了宏观和微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及扫描电镜断口观察等方法对该断裂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夹杂物级别较高,加上存在不允许的缺陷、力学性能不符合技术要求等因素,最终导致该轴在校正过程中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5.
董唯莉  高昕  杭宝丽 《材料工程》2003,(Z1):75-76,79
由不锈钢制成的空气散热器卡箍钢带累计飞行仅5h后在一个点焊区断裂.采用光学金相及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口为沿晶断裂,而断裂是由于卡箍装配时承受过大的残余拉应力及较高的工作温度(500~600℃)影响所致,而过大的残余拉应力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轴销断裂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及受力分析等方法,从微观机理及宏观力学两方面分析了轴销断裂的原因,并建立了力学模型考察其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成轴销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当。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金相和电子金相分析方法,对大锻轴的表面裂纹性质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锻轴表面裂纹为锻造裂纹。锻造时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某汽车变速器输入轴在渗碳淬火热处理后校直时断裂,采用断口宏微观分析、低倍酸蚀检验、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输入轴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输入轴断裂部位的横向剖面存在棒料未切除干净的残余缩孔缺陷,使轴直径变化的R部位有效承载面积减小,成为结构上的危险截面;加之输入轴表面渗碳层存在粗大的马氏体,脆性较大,从而导致输入轴在较大的校直外力作用下于应力集中的R部位表面萌生裂纹,并迅速扩展发生一次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减速器被动轴在负荷试验过程中断裂,借助金相显微和SEM等观察该轴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锻造加热时轴局部严重过热是造成轴心淬火裂纹,校直中裂纹扩展,开启,导致轴断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热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C100摩托车起动轴在启动时突然断裂.采用宏观观察、电镜分析、金相检验和显微硬度检测等方法对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轴在镀锌过程中氢原子沿晶界进入晶格,在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断.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读光谱、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重型载重汽车的断裂车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车轴材质为40Cr钢,未经调质处理,加上车轴表层严重脱碳,导致其力学性能均低于标准值;加之轴表面存在划痕,在表面淬火后形成淬火裂纹,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脆性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2.
某自卸车前桥在使用过程中断裂。采用宏、微观检验、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断裂前桥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前桥的断裂属于脆性断裂,断裂起源于前桥工字梁前侧焊接处。由于在前桥上焊接钢带时,在焊接热影响区产生了高硬度的马氏体和焊接裂纹,从而导致前桥受力时产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3.
齿轮轴运行近1a(年)后发生相邻两齿断裂。采用宏、微观检验以及硬度试验等方法对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轴断齿属于疲劳断裂。因齿轮箱供油不足,造成齿轮轴在高温状态下其强度和硬度急剧下降,导致齿轮轴断齿而失效。  相似文献   

14.
挖掘装载机服役仅三个月铲斗长销轴即断裂。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断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销轴表面加工时留下的切削缺陷,使销轴形成缺口敏感;加之,因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偏低,基体组织中铁素体未完全熔解,降低了材料强度,导致长销轴断裂。  相似文献   

15.
2 000 t水压机立柱在使用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金相分析以及微观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水压机立柱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钢的内部存在冶金缺陷,钢坯热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致使水压机立柱在拉应力和剪切应力作用下沿底座下横梁台阶根部的应力集中位置发生早期断裂.  相似文献   

16.
应用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柴油机连杆断裂原因。认为连杆的断裂是由于材料中存在的显微孔洞和夹杂物导致产生锻造裂纹,在随后调质过程中裂纹进一步扩展,致使使用时发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汽车后驱动桥由多个零件焊接而成,在行驶约790000 km时该零件发生断裂。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断口形貌分析后认为,该零件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主要原因为被焊接的两个零件尺寸差异较大,局部形成应力集中,再加上焊接热影响区存在焊接应力和魏氏体组织,并在汽车行进中不断受到颠簸和震动造成该区域产生裂纹源,进而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倍分析方法对断裂的摩托车起动轴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起动轴由于与脚踏杆的内齿装配啮合连接不好,以至脚踏杆切入起动轴,进而导致起动轴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