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扼要地介绍了扰码的基本概念,但对在PDH/SDH以及以信元为基础的ATM传输环境下的扰码技术作了重点的论述,指出了在以信元为基础的ATM传输环境下所采用的DSS扰码方案虽然复杂了一些,但它只进行一次扰码,并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更适宜的扰码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立鹏  朱清新  青华平 《通信技术》2010,43(5):135-137,142
扰码是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对于数字信息进行随机化处理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各个领域。首先介绍了扰码和自同步扰码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扰码原理的分析,实现了一种任意特征多项式、任意N位并行自同步扰码算法,并可演算得到任意特征多项式、任意N位并行帧同步扰码算法。该方法采用递推的方法直接得出N个时钟周期后编码器的状态值与当前编码器状态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其逻辑运算速度快且实现简单,十分有利于硬件实现。然后研究了基于802.3ba未来100G以太网中640bits自同步扰码算法的FPGA实现,给出了组合逻辑实现和时序逻辑实现两种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给出了640bits并行扰码器实现资源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3.
并行扰码技术及其在光缆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扰码器的基本概念,然后着重论述了FSS、DSS、SSS三类扰码器及其在各种光缆传输系统环境中的应用,其中详细讨论了三类扰码器并行工作方式。最后指出采用先进的并行扰码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对于集成电路工作速率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现有集成技术难于实现的高速率信号扰码。  相似文献   

4.
WCDMA无线网络扰码规划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述WCDMA扰码特点的基础上,对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的扰码规划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在实际扰码规划、网络规划时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给出扰码规划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TD-SCDMA下行同步码分析及扰码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TD—SCDMA系统码组规划时需考虑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码组规划时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秉钧 《通信学报》1991,12(1):74-77
在原理上虽然高速数字通信扰码同低速扰码相同,但由于工程实现中的困难必须考虑新的高速系统。本文讨论的系统,在低速支路速率下产生一套m序列,用来对支路码流扰码或解扰;在群路中,扰码后的码流通过复接合成高速码流,该码流等效于在群路扰码产生的码流,这个码流在接收侧群路被分解为支路。在保证等效性的前提下此系统中多数部分工作在支路速率,降低了工程实现的困难。为保证这种等效性本文分析了在设计中必须保证满足的三个条件。组合逻辑是本系统的关键。表1中给出支路组合逻辑的一些设计结果,这些基于理论推导又被计算机模拟证明其正确性的结果在设计中可直接采用。本系统还兼有定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用矩阵算法设计了8bit并行ATM扰码器,大大降低了电路的处理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头误码校下在并行算法,能检测到多个比特错误,并能 纠正单比特错误。  相似文献   

8.
由于CDMA网络可以支持单频组网,所以扰码规划很重要。TD-SCDMA网络频率规划时需要做频点、扰码整体规划。在实际优化过程中,会发生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在密集市区的TD-SCDMA小区需要添加邻区的情况,本文给出了优化增加邻区时的扰码检查方法及新的扰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廖红舒  袁叶  甘露 《通信学报》2013,(1):136-143
在非合作通信领域中,侦察方在信道解码后需要对扰码编码参数进行盲估计以实现解扰,进而恢复出原始信息。在信源不平衡的条件下,针对自同步扰码的盲识别问题,以比特状态统计概率分布与均匀分布之间的修正平方欧几里德距离作为比特状态不平衡性的衡量准则,提出了一种自同步扰码生成多项式的盲识别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算法的实际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现有无偏自同步扰码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SNR)下存在适应性差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数条件似然比的软判决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线性分组码自同步加扰和卷积码自同步加扰的对偶向量积线性约束方程;然后推导了基于软判决的对数条件似然比函数衡量方程的成立概率,并分析了其均值和方差的分布特性;最后通过2元假设和推导的相应判别门限来完成两种自同步加扰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完成生成多项式的识别,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与基于求解代价函数的识别方法相比,在信噪比低于3 dB时的算法识别率得到较大提高,识别率为90%时,约有3 dB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1.
ATM技术是ITU-T推荐的B-ISDN交换技术,而帧中继在提供广域网业务方面很成功。因此,在ATM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会与帧中继技术并存。本文阐述了ATM与帧中继网络互加和业务互连的相关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域联网中,帧中继、交换多兆比特数据业务和异步转移模式正成为一个灵活的宽带通信的重要新技术。本文扼要地叙述全域联网这些新技术的协议、体系结构和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HNS全面的X.25联网技术及产品,继而对其FRS9000帧中继交换机加以描述,最后给出了HNS的ATM交换机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前ATM、帧中继与SMDS技术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说明了它们在现实中应用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萌 《电视技术》1991,(5):13-16
本文论述了电视图象的扰频基本原理,并就国外使用的三种密级电视图象扰频技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ATM话音传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如何利用ATM来传送话音业务的技术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讨论了这方面的关键技术,并论述了该技术在通信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ATM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在不安全ATM网上进行安全通信的技术,而后介绍使ATM网络主成安全网络的技术,最后对进一步提高ATM网络安全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交互式视频多媒体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以及网络的体系结构,并深入研究了作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目标解决方案的ATM技术.  相似文献   

19.
吕政  唐海萍  陈海虹 《通信技术》2009,42(4):159-161
文章分析了信息三维多级组织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元素的置乱规则和基于此规则的信息置乱加密算法,对不同大小的三维信息块进行多层多向的变值和置乱,改进了传统加密算法不改变信息值、而只对信息进行多轮多密钥的加密方式。该置乱方法可以对任意格式的文件进行置乱,可用于其它加密算法的扩展,且不受密钥类型、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