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有矿用低压馈电开关存在保护功能少、数据上传不全、误差大、无故障录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综合保护器对其进行改造的方案,即更换低压馈电开关内置综合保护器,改造馈电开关内部辅件和线路,从而确保电力监控数据准确、即时上传,并实现开关的远程合分闸、复位、漏电等功能,满足了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矿用隔爆型低压馈电开关的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容量高分断能力的矿用隔爆型低压馈电开关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智能低压馈电开关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配电系统的新型智能低压馈电开关,阐述了该馈电开关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馈电开关以PLC为核心,设置了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而且具有人机对话和通信功能。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馈电开关精度高,可大大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将基于ARM7的嵌入式系统集成到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中,实现了井下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井下工业以太网的快速接入;地面监控站利用套接字编程,实现了与嵌入式馈电开关监控系统的交互;利用ASP.NET构建基于B/S架构的Web服务平台,实现了馈电开关的信息查询和远程智能监控。基于ARM7嵌入式系统的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监控系统提高了井下馈电开关的操控水平,也为煤矿井下其它电气设备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煤矿井下低压馈电开关中必须装设过电流保护装置。文章阐述了相敏对称短路保护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以单片机80C196KB为核心、通过相敏整流方法检测、计算功率因数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抗干扰性能好,实施电路简单。  相似文献   

6.
槐利 《工矿自动化》2011,37(1):16-18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矿井低压真空馈电开关智能综合保护器的硬件设计,阐述了在该智能综合保护器硬件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点,包括选用dsPIC30F6014A数字信号控制器、设计了负电压产生电路和备用电源、增加了液晶背光控制电路、增加了瓦斯频率输入部分。该智能综合保护器采用4层电路板结构以减小尺寸和提高抗干扰能力,并采用外部接线端子排接线结构,便于在井下更换。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智能综合保护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基于零序电流方向的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矿用智能低压馈电开关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快速地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屯煤矿井下低压智能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出现的故障,分析了漏电保护原理及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在总开关处通过附加电容来增大零序电流,以便综合保护装置能够进行采集、判断,使漏电支路分开关可靠动作;在分开关漏电检测回路中串接一个断路器常闭辅助接点,使分开关合闸后能够将附加直流电源式原理检测回路完全切除,消除对总开关漏电检测的干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低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运行正常,总开关漏电动作时间由原来的2s缩短到250ms以内,分开关漏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9.
李东 《工矿自动化》2010,36(1):114-116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双控制器的矿用馈电开关的设计方案。该馈电开关采用单片机和DSP双控制器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和故障判断功能的分离,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和智能化水平,还具有过载、缺相保护、短路保护、不平衡保护、漏电闭锁保护、漏电保护和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馈电开关性能稳定,运行速度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矿用组合开关存在抗干扰性差、维修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新型矿用双回路组合开关综合保护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综合保护控制器以西门子S7-200 PLC为中央控制单元,通过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可实现短路、过载、断相、过欠压、漏电闭锁等保护功能。同时,人机界面采用威纶通MT6070iH全中文液晶触摸屏显示,简洁直观、易操作。试验表明,该控制器的各项保护控制功能均能快速准确执行,确保了整个装置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薄膜开关式操作键盘在煤矿井下使用时可靠性低的问题,从使用环境、操作需求、人机工程学等方面对薄膜开关进行需求分析,并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其可靠性:首次采用滴塑技术进行键盘防砸性能防护,提高了键盘的抗砸能力;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薄膜双面胶的压实性,从而提高了键盘的密封防潮性能。井下试验结果验证了矿用高可靠性薄膜开关式操作键盘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指出中国矿用综合保护装置在用检测技术存在标准可操作性差、综合保护装置种类及型号繁多且更新快等问题;从矿用综合保护装置的发展历程和通用检测装备特点方面阐述了中国矿用综合保护装置在用检测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中国矿用综合保护装置在用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即提高检测精度与自动化程度、具有更强的故障分析能力、更具环保性、计算机和检测系统更紧密结合、智能BIT技术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无源耦合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压电力线是一种通信环境十分恶劣的有线信道,其通信的稳定性差且极易被破坏。提出一种变压器与Chebyshev带通滤波器相结合的耦合方法,分析了耦合电路的结构和元件的设计原则。分别对实验室和现场环境中点对点通信能力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完全满足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检验技术规范,在现场环境中距离110 m的范围内通信成功率超过98%,距离150 m时也可达80%以上,这表明了依照此方法设计的耦合电路性能完全能满足集中自动抄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射频识别( RF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s)融合研究的需要,基于0.35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集成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单元采用从单晶硅衬底的背面进行深反应离子刻蚀工艺,背面刻蚀完成后再正面对金属和介质复合层进行各向异性刻蚀。集成电容式传感器接口电路基于锁相环原理,将传感器信号转移到频率域处理,避免了高功耗的A/D转换器的使用,直接完成电容/数字转换。后期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线性度好,稳定性高,功耗低,适合无源RFID及其它超低功耗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上电复位的稳定性,提出基于集成DSP的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上电复位状态机设计方法。构建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复位状态机的总体结构模型,采用内核电源电路进行单极点高通滤波控制,通过由DSP集成信息模块等组成的上电复位机控制的方法,进行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的程序加载和基线恢复控制,通过基线恢复器实现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的掉电复位和连通性测试,实现激光雷达集成电路的逻辑时序控制和上电状态机设计,实现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的硬件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激光雷达集成电路存储单元上电复位状态机稳定性较好,集成控制性能较强,提高了激光雷达集成信号采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