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磷石膏烘干脱水后,粉状半水石膏的收集、磷石膏煅烧窑气净化除尘均应选择静电除尘器的必要性。根据电除尘器处理介质(烘干尾气与水泥窑气)的特性及操作条件,介绍了设计选型要考虑防爆、结露等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磷石膏烘干脱水后,粉状半水石膏的收集、磷石膏煅烧窑气净化除尘均应选择静电除尘器的必要性。根据电除尘器处理介质(烘干尾气与水泥窑气)的特性及操作条件,介绍了设计选型要考虑结露、构件腐蚀、绝缘爬电等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与日本日产工程株式会社就云南磷肥厂扩建方案座谈时,日方提出的有关磷石膏为原料制水泥和硫酸流程中的窑气净化、干吸及转化工序的工艺参数,设备规格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4.
石灰窑气的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影响石灰窑气除CO2外其它物质含量的工艺因素,分析了窑气净化的方式及干扰窑气净化的因素,并讨论了净化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增湿塔或余热锅炉灰含有约75%的CaCO3,水泥窑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采用增湿塔或余热锅炉灰作为脱硫剂,增湿塔或余热锅炉灰通过计量输送与工艺水混合搅拌制成窑灰浆液,窑灰浆液在吸收塔内与烟气中的SO2进行逆向接触反应,在浆液中形成CaSO3,形成的CaSO3被罗茨风机鼓入的空气氧化生成CaSO4,并生成CaSO4·2H2O。石膏浆液排出泵将吸收塔内反应后的浆液泵送至石膏脱水系统进行石膏脱水。脱水后的石膏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5%以下。在整个脱硫反应过程中,石膏的品质受窑灰中CaCO3含量,窑灰中杂质种类含量,浆液pH值,工艺水质、氧化空气量、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用于水泥缓凝剂和建筑其他行业,其含水率是重要的质量指标,石膏水分达到15%以上对再利用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整个水泥窑湿法脱硫系统中造成石膏脱水异常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水泥厂提供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厂盐水碳酸化工程是在一九八四年十二月试车的。按照处理年产4万吨(100%)烧碱的盐水设计,投资一万三千多元,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效果较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盐水碳酸化工艺是利用本厂含 CO_2约20%的石灰窑窑气经除尘净化后通人回收盐水,反应相当时间后,把含有一定浓度纯碱的回收盐水作为化盐用水。其简单流程为:石灰窑窑气用水环泵自石灰窑顶抽出,进入旋风分离器和水洗塔除尘,再经气液分离器净化后被送进回收盐水贮槽。回收盐水与净化后的窑气经鼓泡反应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窑气净化系统的改进技术,采用膜喷无返混无浓度梯度(MP)塔盘内件的脱硫塔、洗涤塔,提高了窑气的净化度;采用动态陈化技术使陈化后的精浆更加细腻均匀,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游离碱,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出了“三合一”反应釜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能力,同时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
分析磷石膏烘干脱水后 ,粉状半水石膏的收集、磷石膏煅烧窑气的净化除尘均应选择静电除尘器的必要性。介绍根据电除尘器处理介质 (烘干尾气与水泥窑气 )的特性及操作条件 ,设计选型要考虑防爆、结露等问题 ,并讨论绝缘件的选择 ;消除热变形影响的措施。由于力河化肥厂正确设计和应用电除尘器处理烘干尾气和窑气 ,节省了投资 ,提高了硫酸产量 ,并使硫酸废水排放量几乎为零 ,该厂成为全国数套“4、6”工程生产较好的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9.
碳酸钙生产厂其窑气采用旋流板塔净化设计,使气体中含尘量小于4×10~(-6),减少压气机清理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刘玉秀 《化工进展》1997,(3):15-20,44
介绍了国外利用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对窑气组成,净化流程,干吸与水平衡、转化与热平衡、尾气回收等技术进行了重点评述。  相似文献   

11.
罗松 《硫酸工业》2000,(4):47-49
对原有两套烟气净化系统中的一套进行改造。去除原电除雾器前的混气装置,在空塔前增设混气塔,使两套系统具有相同的烟气条件。原1系列采用76%热浓酸洗涤净化工艺,流程为空塔-填料塔-电除雾器;现改为稀酸净净化工艺,流程为空塔-高效洗涤器-料塔(板式酸冷却器)-电除雾器。改造后生产运行正常,各项净化指标均达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湍球塔因其防堵塞、强湍动、传质面积大等特点,可作为烟气氨法脱碳后用磷石膏浆料净化尾气微量氨的气液传质设备。本文基于湍球塔液滴团聚分散理论研究了液滴和液膜形成的气液相界面结构,并得到气液传质面积的数学模型。在磷石膏浆料吸收氨法脱碳尾气微量氨的湍球塔实验装置中,在气体Re_g157~475、液气比1~6范围内进行实验研究,从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的气液传质面积与理论计算值吻合。结果表明,湍球塔气液传质面积以团聚分散的液滴为主,湍球表面积占比不足25%。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工业副产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发展历程,论述了鲁北工业副产石膏制酸技术创新措施,包括化学分解钛石膏制硫酸和水泥、萃取磷酸副产半水磷石膏、石膏物理脱水及气流干燥、石膏烘干尾气袋式除尘器、石膏制硫酸净化酸洗污水封闭循环、回转窑高温窑气自动分析及自动化控制、钛白废酸高值高效利用、废硫酸-石膏资源化利用、磷矿脱镁和磷石膏除杂脱硅、水泥余热和硫酸反应热回收及石膏窑外分解新技术。经过优化集成设计,降低了运行能耗和建设投资,实现了石膏资源化高值、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两窑一塔、烟塔合一”湿法脱硫技术采用“两窑一塔”的工艺,将两条生产线的烟气通入同一个脱硫塔中进行脱硫;同时采用“烟塔合一”的工艺路线,即经过脱硫处理后的烟囱不再回到窑尾烟囱,而是由脱硫塔上部的直排烟囱排出。采用“两窑一塔”、“烟塔合一”的工艺,有效地节约投资成本和占地使用面积,便于运行维护管理,项目投运后,烟囱出口SO2脱除效率>99%,SO2排放浓度低于20mg/Nm3。脱硫塔上部的直排烟囱内设置的除水装置,有效消除了石膏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外利用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生产装置的运行概况,对制酸系统的窑气组成、净化流程、干吸与水平衡、转化与热平衡、尾气回收等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16.
作者试图从制酸工艺学角度探讨水泥与硫酸两个装置的两种工艺的内在联系,从窑气的特点出发,阐明窑气制酸的工艺特点。本文阐述了:1.窑气组成的计算方法及窑气组成与熟料热耗的定量关系;2.窑气中的CO的爆炸界限;3.窑气净化工艺及有关计算;4.窑气中CO对SO_2转化的影响;5.窑气中的H_2及Cn Hm对吸收的影响;6.硫的收率及硫的循环;7.成品酸质量。作者认为:电除雾器的使用对生产安全不存在威胁;无电除尘器的装置不宜采用典型的酸洗净化操作方式;窑气中SO_3很少的说法需要重新认识;NO的存在不是影响SO_3吸收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为提高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装置硫酸产量,降低能耗,利用回转窑高温窑气自动分析、酸性污水净化、水系统节能等关键科技创新和专利技术对装置进行优化改造。介绍上述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这些成果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20 kt/a液体二氧化硫设计特点和装置运行情况。石膏制酸联产水泥窑气中φ(SO2)在6.5%左右,采用国内成熟的柠檬酸钠法工艺,两级溶液吸收窑气生产液体二氧化硫,装置投产运行情况证明,各项工艺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最高产量达到65 t/d。  相似文献   

19.
对原有两套烟气净化系统中的一套进行改造.去除原电除雾器前的混气装置,在空塔前增设混气塔,使两套系统具有相同的烟气条件.原Ⅰ系列采用76%热浓酸洗涤净化工艺,流程为空塔-填料塔-电除雾器;现改为稀酸洗净化工艺,流程为空塔-高效洗涤器-填料塔(板式酸冷却器)-电除雾器.改造后生产运行正常,各项净化指标均达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国多以硫铁矿、硫磺为原料焙烧的气体或以冶炼尾气等(简称炉气,下同)制硫酸。近年来以石膏为原料(磷石膏、盐石膏、天然石膏等)煅烧的气体(简称窑气,下同)制硫酸正迅速发展,为此对窑气成份的测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