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电传网于1979年11月9日至16日在杭州召开了交流传动技术交流会,来自一机部、冶金部、以及高等院校等126个单位的19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交流传动领域的首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盛况空前。 会议共收到论文及其他文献资料八十一种,其中有综述、有专题研究及成果报告,大会宣读19篇,22篇在小组会上宣读,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大会上宣读的论文有交流传动国内外水平动态(成都科技大学);直线电机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上海工大);无换向器电机研制、使用的国内外动态(浙江大学);周期交流器变频调速系统概况(天津大学);机车牵引交流传动的国内外水平动向(铁科院);电压型变频调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属学会于1980年10月15~22日在昆明召开了全国轧钢数学模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生产厂、研究院所、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等59个单位119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62篇,会上宣读了32篇,评选出优秀论文22篇。会议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会上会下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良好。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全国性轧制数学模型会议,宣读的论文内容丰富,基本上反映出我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钨业协会钼分会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技经中心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钼铁生产经济技术研讨会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至十二日在江阴市召开。全国各地二十六个单位五十二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钼分会主任康太成致开幕词,接着宣读论文。会议共征集了二十篇论文,宣读了十六篇,部分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证书。会议结  相似文献   

4.
由冶金部有色金属管理局钛协作组、中国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分会和冶金部稀有金属科技情报网共同组织召开的一九八二年全国钛冶金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广州召开。全国有关省局、科研设计院所、工厂和高等院校等46个单位的136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三项: 第一,宣读论文,评选优秀论文。这届会议共收到有关钛冶金方面的论文和资料53篇,大会宣读了19篇,分会上宣读了31篇。这些论文和资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钛冶金工业生产和科研近两年来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成绩。经过评选,下列五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于1980年10月15~19日在东北工学院召开了控制轧制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钢铁司、工厂、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共60个单位93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42篇,会上宣读36篇。东北工学院出版了本次会议的“论文摘要”发给与会代表。会上宣读的论文,既有控轧机理研究,又有生产应用。这些论文分别从金属学、断裂力学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控制轧制工艺与钢材组织、性能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召开的1980年全国硬质合金学术会议,于6月3日至7日在无锡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重点生产厂、研究院所和有关大学等47个单位85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46篇,会上宣读了30篇,评选出优秀论文21篇。这次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攻克质量难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论文;有自力更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研制新设备的论文;也有为扩大品种、填补空白,研制新材料的论文;还有对合金组织结构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的论文。会议还就硬质合金科研和生产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地讨论。目前全国从事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属学会于1964年11月21日至12月1日在鞍山市召开了炼铁、烧结、炼焦联合学术年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大、中、小型企业、设计、研究、高等院校等单位,共计代表127人,列席代表130人,祖国边远地区的新疆、贵州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42篇,其中炼铁专业75篇,烧结专业43篇,炼焦专业24篇。在联组会议上宣读论文8篇。为了纪念中国著名冶金学家、全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东北工学院院长靳树梁同志逝世,首先宣读了他的遗著:“减少包头高炉风口烧坏的措施”。老工人工程师李国忠在会上宣读了“高炉冷却设备除垢试验”的论文,与会代表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一试验解决了国内外尚未解决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8.
1980年9月29日~10月4日国际轧钢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490名代表出席会议,除日本外,共邀请了21个国家和地区178名代表参加。中国金属学会派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论文113编,全部编入分两卷出版的论文集中。除三篇特约报告外,其余110篇分为  相似文献   

9.
日本矿业学会和美国矿冶石油工程师学会第四次联合会议于1980年11月6日至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第一天为全体会议,另两天为专业会议,在全体会议上,有半天时间由中国代表团宣读了三篇有关金属矿资源及采选方面的文章,在冶炼专业会议上中国  相似文献   

10.
由冶金部钢铁司、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能源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烧结、炼铁节能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11月4日至7日在贵州省水城钢铁公司举行。来自全国钢铁设计、科研、生产及高等院校42个单位共7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在大会宣读。武钢有三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潘久椒同志在大会宣读了《武钢高炉节能增铁三十年》论文,受到大会重视与好评。  相似文献   

11.
1983年全国砷化镓及有关化合物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1月21日至25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半导体学术委员会委托上海市金属学会、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主办。参加会议的代表除来自国内53个单位的127名外,还邀请4名国外学者。会议收到论文135篇。会上共宣读119篇,其中以英文宣读的有15篇。这些论文涉及熔体生长、液相外延、气相外延和分子束外  相似文献   

12.
《钢铁》1980,(9)
中国金属学会第一次金属疲劳学术会议于1980年8月18~23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1个部和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空军工程部等所属的40个研究单位,11所高等院校,26个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包括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关单位的列席代表在内)。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近些年来我国金属疲劳试验研究方面的成果,宣读了学术论文42篇(大会报告11篇,分组报告31篇),邀请5位同志作了综合性或专题报告,讨论了今后发展方向,酝酿了今后学术活动安排意见。在大会和分组会宣读的学术论文中,疲劳测试  相似文献   

13.
日美矿冶学会第四次联合会(Fourth Joint Meeting MMIJ/AIME)于1980年11月5~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以洪戈为团长,王志远为副团长,张富民为秘书长的中国金属学会和煤炭学会代表团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共提出论文106篇,其中与有色金属冶炼有关的有20篇。本刊将分两期刊载冶炼部分的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14.
《钢铁》1990,(11)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热能学术委员会和冶金部能源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炼钢节能学术会,于1990年7月2~6日在邯郸钢铁总厂召开。来自全国有关厂矿、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的6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宣读和交流了41篇学术论文。代表们就  相似文献   

15.
《铁合金》1983,(2)
冶金部铁合金情报网第一次全国钒生产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3年5月17日至20日在马鞍山钢铁公司召开。这次会议是由铁合金情报网副组长单位锦州铁合金厂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十个单位的二十七名代表。会议收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钒生产厂家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十二篇,会上宣读了六篇,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代表  相似文献   

16.
全国工业炉窑燃煤链式炉排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9年6月6~10日在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河北、江苏等地代表90余名。会议期间,交流了有关论文20篇,大会上宣读了12篇,播放链式炉排录像3部。与会代表认为:为了贯彻我国“以煤代  相似文献   

17.
西德钢铁协会(VDEh)于1980年11月5~7日在杜塞尔多夫召开了年会。5日召开了理事会议,6~7日分五个专业组举行了专业学术报告会和选举事宜等,共宣读了论文20篇。参加年会的外国代表194名,来自23个国家。会后邀请中国代表团参观  相似文献   

18.
《稀土》1990,(6)
全国稀土钢铁协作网于1990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包头稀土研究院、机电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等单位。会议宣读了成立全国稀土钢铁协作网的有关文件,并对网的性质、工作任务、活动方式等作了说明。与会同志学习了有关领导讲话材料,明确了网的任务。今后主要是加强推广稀土在灰铁铸管和冶金备品备件如钢  相似文献   

19.
《钢铁》1986,(1)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和冶金部轧钢情报网共同组织的第六届全国初轧会议于1985年10月10~14日在太原钢铁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初轧厂、冶金院校和设计院所等54个单位共89名代表。山西省冶金厅、山西省科协、太原钢铁公司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39篇论文,大会宣读17篇,其余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介绍讨论。中心议题是总结五届初轧会议以来在初轧生产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冶金供用电技术中心成立大会暨变压器节电增效技术交流年会于2001年6月12日~15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冶金供用电企业、设计研究院专业室(所)和制造厂商领导共80个单位,127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62篇,经过大会宣读和会议专家组评审组评定,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3篇。国际铜业协会的专家在会上做了变压器国际国内节电技术的专题讲座。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技术内涵较高,涉及面很广,且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通过专题讲座和论文宣读以及制造厂商的新技术新产品介绍,为推动冶金供用电专业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