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骏 《珠宝科技》1994,6(1):24-24
天然和人造(合成)水晶的鉴别顾骏此外,市场上还有一种改色水晶,系用放射性同位素C。”强烈辐照而成。改色水晶的色泽无天然色泽柔和,且时间长后要褪色。C。‘’辐照只能使无色者呈烟色或使浅烟色变成深烟色,到目前为止,天然水晶还不能改成紫、蓝、绿色等。但紫晶...  相似文献   

2.
对天然无色—浅黄色方柱石样品进行电子辐照改色处理,并对部分改色后为褐色/烟紫色的样品进行了热处理,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情况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电子辐照处理可使无色—浅黄色方柱石样品变为紫色、黄色,部分样品带棕褐色调。经电子辐照处理成紫色的方柱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黄绿区有宽的吸收带;辐照处理成黄色方柱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吸收峰位置与天然方柱石基本一致,蓝紫区的吸收明显增强。笔者推测电子辐照致方柱石产生紫色的原因与天然紫色方柱石颜色的成因可能相似,而产生黄色的原因可能与O-色心有关。加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恒温时间为2h,恒温温度在500℃以下时,辐照产生的不理想的褐色调不能被有效消除;恒温温度为600℃,恒温时间2h以上时,辐照改色的样品褪色为近无色—浅黄色;加热气氛对方柱石颜色变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天然黄水晶颜色金黄,犹如黄金,深受人们的追捧,市场上常出现紫水晶经加热处理得到的黄水晶。主要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不同色调的紫水晶,通过加热处理实验,确定紫水晶的变色温度,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发现:紫水晶经过热处理后改色成黄水晶,可通过颜色、光泽、内部包裹体及表面特征与天然黄水晶进行辨别;热处理过程中,紫水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改变颜色,由紫色到无色到黄色,且变色温度(400~500℃)与恒温时间长短有关;经热处理后的紫水晶在红外光谱带中存在3 854、3 738、3 585、3 436、2 675、2 362、2 233cm~(-1)处吸收峰并没有消失,天然黄水晶则不存在特征的3 585cm~(-1)处吸收峰;紫水晶在紫外吸收光谱中540nm处吸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批未经揭示的高质量合成及改色钻石进入钻石市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同时给鉴定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笔者对从某公司购得的一批合成及改色钻石进行了详细观察测试,包括放大观察,发光现象及光谱特征测试等。研究结果显示,化学气相沉淀法(CVD)合成钻石均近于无色,高压高温(HPHT)合成钻石均呈黄色,两者净度级别均较高,经辐照处理后钻石样品呈蓝色,但净度差;CVD合成钻石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没有显示明显特征吸收峰,辐照处理钻石显示GR1辐照损伤心;在DiamondViewTM下,合成钻石样品可见蓝色荧光和层状生长纹。用常规的鉴定方法难以将合成和天然钻石区分,需要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DiamondViewTM下的荧光图像等特征才能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 以水晶葡萄为试验材料,以烂果率、落粒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 TS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质构特性为测定指标,研究1-MCP处理和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对水晶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 与1-MCP单独处理和对照组相比,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贮藏期内水晶葡萄烂果率、落粒率及失重率的上升,延缓水晶葡萄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弹性、胶黏性及咀嚼性的下降,并维持更好的内聚性,且水晶葡萄在贮藏28 d时烂果率和落粒率分别仅为7.52%和0.82%,但1-MCP结合60Co-γ辐照复合处理对抑制MDA上升的效果稍弱于单一的1-MCP处理。结论 1-MCP结合60Co-γ辐照处理的保鲜效果好于1-MCP单独处理,可以显著延缓水晶葡萄的衰老进程,可为水晶葡萄的贮藏保鲜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水产品及水产制品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组辐照剂量(0,1,7,20,50 k Gy)及不同放射源对水产品进行辐照处理,利用高纯锗γ谱仪分析辐照后样品中10种放射性核素(~(40)K、~(131)J、~(57)Co、~(60)Co、~(54)Mn、~(134)Cs、~(65)Zn、~(137)Cs、~(152)Eu、~(133)Ba)活度浓度,结合放射性危害评估,对辐照水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样品接受~(60)Coγ射线辐照后,60Co核素活度浓度稍有升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1000 Bq/kg的限量;接受不同放射源和不同剂量辐照后,所测的各类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处于低水平,甚至为未检出。结论经高剂量辐照后的水产品和水产品制品中,10种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远低于限量标准,辐照后(≤50 k Gy)海产品无放射性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鲈鱼半成品辐照杀菌的最适剂量,以鲈鱼半成品为研究对象,采用0.00~8.74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灭菌,考察辐照剂量对菌落总数、色度值、pH值、持水力、剪切力和挥发性成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3.25kGy后鲈鱼半成品菌落总数降至10CFU/g;菌落总数在D10值为1.54kGy时降至250CFU/g,D值为3.64kGy时降至10CFU/g,满足灭菌要求,且与实际辐照灭菌剂量(3.25kGy)相当。1.55~4.78kGy可控制pH值的上升;1.55~7.57kGy辐照剂量对持水力、色泽及剪切力影响较小。挥发性成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较小的辐照剂量(3.25kGy)有利于减少苯类、烷类等挥发性成分的产生。故使用辐照剂量范围3.25~4.78kGy的(60)~Co-γ射线对鲈鱼进行处理,可达到灭菌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水晶饰品在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的旅游市场上十分火爆,各式精美绝伦的天然水晶石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晶主要分天然和人造两种。天然水晶是一种透明的石英晶体,成分为二氧化硅,呈六角柱状结晶。由于天然水晶质地纯洁、硬度较高、晶莹剔透,给人以形态优美、天生丽质的感觉。其中以天然水晶球、紫晶等为主的水晶系列受到青睐。人造水晶则是混合石英砂及氧化铅等多种矿物,以精细的切割技术及无瑕疵的打磨功夫制造而成。其中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草莓在4 ℃贮藏期间,60Co-γ射线动态辐照(0、1.0、2.0、3.0和4.0 kGy)处理对草莓色泽、香气成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及硬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组与对照组(CK)相比,对草莓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2.0、3.0 kGy剂量对草莓贮藏期间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相对稳定的保持效果。顶空固相微萃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测得新鲜草莓主要香气物质34种,占总峰面积的95.44%。3.0 kGy剂量以下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草莓特征香气成分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己酸甲酯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增加了丁酸甲酯和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DMMF)的相对含量(p<0.05)。草莓果实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2.0、3.0 kGy处理后的草莓在贮藏后期硬度最高。2.0~3.0 kGy60Co-γ射线辐照草莓可以延长其贮藏期且不影响其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吴海霞 《食品科学》2014,35(18):241-245
为探讨60Coγ射线辐照在平菇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以黑平1号为试材,分别采用0.5、0.8、1.0、1.3、1.6 kGy和2.0 kGy 60Coγ射线对平菇进行辐照,研究其在6℃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0.5~1.0 kGy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可以改善平菇的贮藏品质,贮藏第12天时1.0 kGy处理平菇的保鲜度为0.5,贮藏效果最佳;0.5~1.0 kGy辐照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平菇褐变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强,统计分析表明褐变度(browing degree,BD)与PP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BD=0.0183 PPO活性-0.1527(R2=0.753 9,P0.05);0.5~1.0 kGy 60Co γ射线辐照能延缓平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修复酶活性的降低,减少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积累,降低质量损失率。因此,采用0.5~1.0 kGy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平菇,可以延缓平菇的褐变及衰老,保持其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至10~12 d。  相似文献   

11.
钻石的联合处理已成为钻石改色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红色钻石一直是研究者希望通过联合处理得到的钻石品种。基于联合处理过程中的色心转变,对15颗Ib型高温高压合成钻石样品进行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得到了一系列红色钻石。合成钻石样品经过辐照处理后颜色具有黄绿色调,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后变成了红色、紫红色、橙红色,其红色的产生与(N-V)-色心有关。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USB4000光纤光谱仪对比分析合成钻石样品处理前、后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得到此类改色钻石的鉴定特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样品处理前、后钻石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辐照后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在741nm处有吸收峰;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后样品在紫外-可见光谱中637nm处的吸收峰,400~450nm范围内的吸收以及550nm左右的吸收峰均可以作为辐照和高温高压联合处理红色钻石的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60Co-γ 辐照对烟鸡胸肉菌落总数、感官和滋味成分的影响,探讨其在烟鸡胸肉保鲜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食品中菌落总数测量烟鸡胸肉的菌落总数,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量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法测量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并结合感官评定法分析辐照处理对烟鸡胸肉滋味和质量的影响。结果 辐照能够有效杀菌并延长烟鸡胸肉的货架期,促进鲜味和甜味游离氨基酸的增加,减少苦味游离氨基酸。辐照处理后2~4 kGy的呈味核苷酸腺苷-5′-二磷酸(ADP)和腺苷-5′-一磷酸(AMP)减少,但肌苷-5′-一磷酸(IMP)无显著变化,6 kGy则显著增加IMP,辐照对烟鸡胸肉的鲜味具有提升作用。2~4 kGy辐照处理,丙酮酸含量有所减少。贮藏过程中,对照组和辐照组的感官评价均显著下降(P<0.05)。3和4 kGy的鲜味和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维持较好,4和6 kGy的呈甜味和鲜味核苷酸下降最少,3和4 kGy的丙酮酸含量下降最少,2和6 kGy的苹果酸含量下降较少。结论 3和4 kGy剂量的60Co-γ 辐照对烟鸡胸肉滋味成分和感官评价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并能有效延缓烟鸡胸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红、蓝宝石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由於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新技术不断出现为宝石的优化处理提供了许多新方法,当今市场上合成宝石、改色宝石、仿造宝石不断涌现。红宝石、蓝宝石90%以上都是经过热处理的天然宝石,我国山东蓝宝石色深,需加热褪色片理,我国新疆的海蓝宝石色浅,需要加色片理;广东  相似文献   

14.
齐成 《网印工业》2005,(4):36-37
水晶指天然的石英晶体,一般呈六方柱状.不含杂质的水晶,洁净无色,剔透闪亮,并能在日光下折射出七彩颜色,非常漂亮,而如果含有杂质,就会带有颜色,色彩迥异,如著名的黄晶、紫晶等.如今天然的大块水晶不多,一般多为人造的,采用无色石英加热到2000℃时结成透明的单晶体,通过切割、打磨等方法制作成各种高级工艺品、镜片等.虽然用天然或人造水晶制作的产品有耐高温、耐磨、不易受酸碱腐蚀等性能,但因其存在制作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等缺陷,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的“水晶工艺品“一般都是用有机玻璃、透明树脂水晶胶等塑料产品来替代水晶而加工成仿制品,这些仿水晶制品透明度很好,外观与水晶基本一致,且加工制作方便,原材料易购,价格也便宜,可以大批量机械生产,也可以家庭手工制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60)Co 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定期检测其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呼吸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0.5 kGy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不明显,3.0 kGy辐照处理能够加速贮藏后期蓝莓果实的衰老进程;辐照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但VC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有所下降,且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辐照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提高,且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同时伴随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相对对照略微提高;1.0~2.5 kGy的辐照处理能够通过抑制贮藏期间蓝莓果实的呼吸作用和膜质过氧化作用,推迟蓝莓果实的衰老进程,延缓蓝莓果实中营养物质的降解;2.5 kGy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既能有效降低蓝莓果实腐烂率,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蓝莓果实的营养品质。因此,~(60)Co γ辐照处理对于采后蓝莓的低温保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究了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C-PC)的光谱特性,以及在温度、p H、光照(强度、时间、光源)、蛋白质干扰剂等环境因素下其溶液稳定性及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C-PC色泽稳定性与荧光特性均受p H、光照、温度及蛋白质干扰剂等因素影响。其中p H6~7、温度4~30℃,避光条件下C-PC相对稳定,溶液色素保留率与蓝度值b*变化范围小于4.93%;C-PC对光照敏感,其中红、蓝波段光源对其影响最大(p0.05);在蛋白质干扰剂的存在下,一定浓度的盐酸胍(≥2 mol/L)、乙醇(≥50%,V/V)、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05%,m/V)均可使C-PC严重变性发生褪色,并使其荧光峰淬灭。相关性分析显示,温度、光照强度引起的C-PC色泽变化与其荧光特征峰值呈显著相关性(p0.05),但p H或蛋白质干扰剂引起的色泽变化与其荧光特征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C-PC荧光特性与其色泽稳定性变化不完全一致。研究结果为C-PC在天然色素、荧光试剂等应用领域或进一步的失稳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钻石在复合处理(辐照和高压高温处理)过程中的色心转变,在一定的处理工艺条件下,对25粒ⅠaAB型天然钻石进行复合处理,辐照处理后钻石呈浅蓝色、蓝绿色、绿色,复合处理后钻石呈金黄色和褐黄色。采用红外光谱仪,USB4000光纤光谱仪对复合处理前后的实验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复合处理前后钻石样品的红外光谱没有明显变化,钻石的类型没有改变,辐照处理后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500~750nm的透光率减弱,750~800nm的透光率有所增加,辐照产生了741nm处的吸收凹谷,复合处理后,由辐照产生的辐照损伤心741nm消失,复合处理后钻石样品在500~800nm的透光率增加,表现在肉眼可以观察到钻石的亮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黄玉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玉优化的实验研究王树根,李植清众所周知,多数无色透明黄玉经高能射线辐照和热处理后呈美丽的天蓝色,因酷似海蓝宝石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许多消费者由于对黄玉优化的过程和机理了解不够,往往有很多疑虑,尤其对改色黄玉的色彩稳定性和残余放射性忧心忡忡。本文拟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光释光法建立牛黄清心丸(局方)~(60)Co-γ辐照的检测方法。方法参照欧盟标准(EN)13751:2002,利用SURRC PPSL辐照食品筛查系统,无需前处理,直接检测样品辐照情况。结果测定值可反映样品是否经过辐照,阴性对照无干扰。9个厂家的38批次样品PSL值在28 214~272 412之间,可初步推测所有被测样品均经过~(60)Co-γ辐照灭菌处理。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可为牛黄清心丸(局方)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气调包装对冷却牛肉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却肉的颜色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用不同的气调成分0.5%CO/60.4%CO2/39.1%N2(CO组)、62.8%CO2/37.2%N2(无氧组)、69.9%O2/30.1%CO2(高氧组)和真空(真空组)包装冷却牛肉并在1±1℃下贮藏,结果显示,CO组在贮藏28天时仍色泽鲜红、鲜度仍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高氧组在第一周色泽鲜红,第二周已发生褪色,并且有较强的脂肪氧化异味;无氧组和真空组处理的冷却肉在28天时虽然可保持鲜度在国标范围内,但此两组处理的色泽在28天时呈灰褐色或暗紫色,不是消费者所喜爱的鲜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