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冷鲜鸡新鲜度与假单胞菌数量的高度正相关性为基础,建立一种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技术快速检测假单胞菌数量从而实现新鲜度检测的技术。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体系对假单胞菌特异性扩增极高,灵敏度最高达到3.05×102 CFU/mL;根据贮藏期间冷鲜鸡中假单胞菌数、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感官属性等指标测定结果,发现通过菌落总数和气味属性指示新鲜度最准确,而假单胞菌数与二者相关性最强;通过LAMP技术能准确判别腐败初期的假单胞菌数,进而推测冷鲜鸡的新鲜度。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省时、灵活,在多种场景下均具有实用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鱿鱼在0、5、10、15℃有氧贮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鱿鱼贮藏初期其细菌组成较复杂,其中91.48%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仅占4.26%,优势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浅黄金色单胞菌(Chryseomonas luteola)和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p.),比例分别为27.66%、23.40%和17.02%。此外,还检测出一定量的洛菲氏不动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成团泛菌(Acinetobacter lwoffii)。0、5、10、15℃贮藏过程中,细菌菌相逐渐变得单一,假单胞菌上升趋势明显,达到高品质期终点分别为360、239、96、47 h,货架期终点分别为525、286、147、86 h。0、5、10、15℃贮藏较好品质期时,TVBN均值为(17.15±0.29)mg/100g,菌落总数为(5.89±0.40)Lg CFU/g,假单胞菌比例分别为84.09%、72.09%、65.52%和76.36%,平均比例为75.92%;货架期终点时TVBN均值为(30.05±0.92)mg/100 g,菌落总数为(8.33±0.30)Lg CFU/g,假单胞菌比例达到93.24%、90.53%、88.57%和81.95%,平均比例为87.63%。由此得出鱿鱼0~15℃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是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冷鲜鸡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为微冻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冷鲜鸡在微冻贮藏条件下不同储藏时间菌群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冷鲜鸡在-3 ℃微冻贮藏过程中Shannon指数下降、Simpson指数升高,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丰富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随着贮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在贮藏第4 d时达到峰值,而后又逐渐降低;在门水平,冷鲜鸡在微冻贮藏过程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他菌门则降低;在属水平,冷鲜鸡优势菌属为假单胞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和嗜冷杆菌属,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假单胞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不动杆菌、希瓦氏菌属、嗜冷杆菌属等微生物的丰度降低,贮藏第28天时,主要为假单胞杆菌属,其余菌属各自占比不足1%。由此可知,假单胞杆菌属是冷鲜鸡在微冻贮藏环境下的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冷鲜鸡表面抗生素耐药菌在生产加工和消费加工中向人迁移的潜在风险,利用选择性培养和IonS5TMXL测序平台对6位冷鲜鸡接触者手部的四环素耐药菌(TETr)和磺胺耐药菌(SULr)进行计数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冷鲜鸡接触后,操作者手部的两类耐药菌显著增加至4.80×10~2.66×10~6 CFU/cm~2;TETr菌和SULr菌中各注释出21,19个菌属的共有菌群,其中,不动杆菌等9个属的细菌已被证实在禽源和人源分离株中均存在多重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在禽源和人源细菌间可能发生水平迁移;而布丘氏菌等14个菌属的禽源细菌的耐药特性尚无研究报道。研究证实TETr菌和SULr菌在直接接触中会从冷鲜鸡肉产品表面迁移至操作者手上。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等手段,探讨3%(体积分数,下同)O2+7% CO2气调贮藏对变形假单胞菌导致的鲜切黄瓜营养品质、滋味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变形假单胞菌生长影响了鲜切黄瓜的营养品质,气调贮藏抑制了鲜切黄瓜的呼吸作用,延缓了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加,维持了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色...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稻花鸡肉腐败菌的Arrhenius货架期预测模型,采用培养基初步筛选与16S rDNA全基因序列鉴定优势腐败菌,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4、0℃)下优势腐败菌和菌落总数的生长变化,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构建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货架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稻花鸡肉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优势腐败菌是假单胞菌属莓实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液化沙雷氏菌。稻花鸡肉25℃常温贮藏下货架期不超过0.5 d,腐败中后期沙雷氏菌占主导地位,4℃冷藏保鲜货架期不超过4 d,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0℃冰温贮藏货架期不超过10 d,贮藏后期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差异性不显著。利用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沙雷氏菌3个指标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平均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预测效果最佳的是假单胞菌货架期预测模型。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货架期预测模型均能对稻花鸡肉的货架期进行真实预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低温低气流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将日龄90 d笼养肉鸡宰后立即置于不同温度(-10、-15、-20℃)进行冷却,并控制空气流速为0.1 m/s。以4℃冰水浴冷却为对照,测定肉鸡胴体冷却速率,分析胴体冷却后及4℃冷藏24 h后的胴体质量变化、色泽、保水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index,MFI)及剪切力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气冷组可以在60 min内将肉鸡胴体中心温度降低到4℃,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MFI等指标显著优于冰水组(P<0.05);不同气冷组间,-15℃气冷组胴体质量损失、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剪切力等指标显著优于-10℃气冷组(P<0.05),红度值、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等指标显著优于-20℃气冷组(P<0.05)。综上,在温度为-15℃、气流为0.1 m/s条件下将肉鸡胴体冷却60 min,可以满足胴体快速冷却要求,并且能够改善肉鸡在冷却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使鸡肉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周彬静  刘小花  彭菁  屠康  潘磊庆  武杰 《食品科学》2022,43(19):208-216
为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和热杀索丝菌与猪肉品质变化的相关性,测定了在4 ℃下贮藏猪肉的微生物菌落数、pH值、色泽(L*、a*、b*值)、质构特性、总糖含量、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以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猪肉肌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微生物菌落数、pH值、TVB-N值、TBARS值等随着猪肉冷藏时间延长而上升,而总糖含量、L*值、a*值、硬度、咀嚼性均呈降低趋势。同时,研究发现猪肉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其肌纤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猪肉理化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的种类和生长速率相关,热杀索丝菌的致腐败能力高于假单胞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落数、pH值、总糖含量、TVB-N值、TBARS值与冷藏时间密切相关,其中微生物菌落数与冷藏时间的相关性最高,可作为冷藏猪肉品质评价和货架期预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调理鸡肉制品骨肉相连中腐败菌动力学参数对货架期的影响,将骨肉相连托盘包装在5℃、10℃、15℃、20℃、25℃贮藏,应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描述假单胞菌和乳酸菌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动力学参数,研究动力学参数与感官货架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假单胞菌和乳酸菌的生长速率逐渐增大,迟滞期逐渐缩短。在10℃、15℃、20℃、25℃下,假单胞菌和乳酸菌的迟滞期分别为0.93、0.28、1.87、0.23 h;33.05、6.38、1.69、4.16 h;5℃假单胞菌和乳酸菌的迟滞期较长,分别为28.98、89.17 h。乳酸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与样品品质相关性均较好,动力学生长参数迟滞期λ(h)与货架期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87。因此,为了延长骨肉相连货架期,在其加工贮藏及流通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可以有效延长微生物迟滞期,进而抑制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γ-射线与电子束辐照对冷鲜鸡微生物含量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2.5 kGy剂量的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真空包装冷鲜鸡,对其贮藏期内菌落总数、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射线均能显著(P<0.05)降低冷鲜鸡菌落总数;高通量测序后得到了9门,62属的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贮藏0 d时,对照组内环丝菌属(Brochothrix)、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群;贮藏5 d时,对照组内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γ-射线组内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电子束处理组内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为优势菌群;贮藏10 d时,对照组内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γ-射线组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电子束处理组内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为优势菌群;贮藏15 d时,对照组内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γ-射线组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电子束处理组内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成为优势菌群。由此可知,γ-射线与电子束辐照均对冷鲜鸡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P<0.05)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彦雨  周光宏  徐幸莲 《食品科学》2011,32(11):146-151
应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冰鲜鸡肉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分别取鸡胸肉和鸡腿肉贮藏0、3、5、7、9d的样品,提取样品总DNA,通过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将16S rDNA(V6~V8区)的PCR扩增片段割胶测序确定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与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比较。传统培养方法表明:鸡胸肉和鸡腿肉在低温低氧分压条件下贮藏,导致腐败的优势菌相差不明显,且变化趋势相一致;DGGE图谱表明,初始污染数量较多的微生物不一定是腐败优势菌,能适应低温低氧分压的微生物最终成为腐败优势菌,且鸡胸肉和鸡腿肉的腐败优势菌有一定差异性。传统培养和DGGE割胶测序所得腐败优势菌的菌相不完全相同,综合两种研究方法,确定冰鲜鸡肉腐败优势菌为乳酸菌、大肠菌群、热杀索丝菌、腐败希瓦氏菌链菌和肉杆菌。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托盘保鲜膜包装的冷却牦牛肉在4℃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直接从样品中提取细菌总的DNA,采用降落PCR扩增16S rDNA的V3可变区序列,再通过DGGE得到动态变化的指纹图谱,并对主要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的优势腐败菌为Pseudomonas sp.(假单胞菌)、Lactococcus sp.(乳球菌)、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热死环丝菌)、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um(肠杆菌科细菌),此外还检测到Uncultured Citrobacter sp.(非培养的柠檬酸杆菌)和Staphylococcus sp.(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3.
细菌是雪莲菌中的重要功能菌群,对于雪莲菌的形成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探明其细菌的种群特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16S r DNA测序技术对3个西藏雪莲菌颗粒(A、B和C)中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DGGE电泳结果显示,样品的丰度值介于12~16之间,细菌多样性指数在1.79~2.11之间,相似性指数在0.62~0.77之间。通过对DGGE指纹图谱优势条带切胶测序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属于马乳酒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醋酸菌属(Acetobacter)。旨在为雪莲菌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加快雪莲菌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冷藏过程中菌相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PCR-DGGE方法研究真空包装冷却猪肉4℃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表明,乳酸菌生长迅速,在贮藏后期即超过了细菌总数值。DGGE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初期肉中初始菌相较复杂,贮藏末期主要是漫游球菌、肉食杆菌、乳杆菌、乳球菌和热死环丝菌成为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添加香辛料提取物的红肠和未添加的红肠进行真空包装后分别贮藏在室温(20±2℃)和4℃条件下,同时采用传统培养法和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两种方法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香辛料提取物对真空包装红肠中微生物菌相变化的影响。传统平板培养方法测定微生物变化的结果显示不同温度贮藏下的真空包装红肠中菌落总数、乳酸菌、假单胞菌、热杀索丝菌、葡萄球菌的数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20℃红肠中微生物数量均高于4℃样品(P0.05),而香辛料提取物的添加可以显著的减少红肠中微生物的数量,相同贮藏条件下添加香辛料提取物组红肠中的微生物数量要少于未添加组。PCR-DGGE结果显示,贮藏期间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热杀索丝菌和乳酸菌是优势腐败菌,与平板培养方法测定的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四川麸醋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其固态发酵过程中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麸醋固态发酵过程中优势真菌主要有酿酒酵母(Sac.cerevisiae)、扣囊复膜孢酵母(Sac.fibuligera)、伊萨酵母(Iss.hanoiensis)、黑曲霉(Asp.niger)、草青霉菌(Pen.oxalicum)以及不可培养真菌(Uncultured fungus);主要细菌有嗜酸乳杆菌(Lac.acidophilus)、葡萄糖醋杆菌(Glu.oboediens)、巴氏醋杆菌(Ace.pasteurianus)、甲醇酸单胞菌(Aci.methanolica)、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不可培养芽孢杆菌(Uncultured Bacillus sp.)和不可培养乳杆菌(Uncultured Lactobacillus sp.)。PCR-DGGE技术可鉴别醋醅中多种不可培养微生物,四川麸醋固态发酵过程优势微生物种类多、丰度高,菌系十分复杂,多种微生物交替生长,但整体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作为餐桌上常见食材,鸡肉质地鲜美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日渐成为重要的消费食品之一。冰鲜鸡肉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而发生腐败,影响货架期,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介绍冰鲜鸡肉中优势腐败菌的传统分析检测方法、分子印迹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研究进展,为冰鲜鸡肉的食品安全和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江芸  高峰  苏勇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1,32(17):287-291
为揭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存在的一些技术缺陷,本实验以冷却肉中不同假单胞菌相关克隆为例,分别在V3和V6~V8两个不同可变区片段比较不同假单胞菌的16S rRNA基因差异。结果表明,以不同可变区为扩增目标进行研究,假单胞菌的DGGE图谱结果存在差异;基因片段序列的G+C含量与图谱中迁移位置并非绝对相关。DGGE技术的这一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自身特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冷鲜鸡胸肉主要腐败菌的分离及低温贮藏对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鲜鸡肉的货架期与其腐败菌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冷鲜鸡胸肉中的主要腐败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其低温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单胞菌、热死环丝菌、肠杆菌和乳酸菌是冷鲜鸡胸肉中的主要腐败菌;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前两种菌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优势菌群。在2、4、8和10℃贮藏条件下,冷鲜鸡胸肉的货架期分别为14、10、5和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