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关于钕铁硼磁体回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起步阶段回收制备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带来环境效益是不确定的。采用ReCiPe评价方法,选取制备1 kg黏结钕铁硼磁体为功能单位,分别对黏结钕铁硼磁体直接制备和回收制备流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比。结果表明:直接制备流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关键阶段为熔炼阶段,环境影响主要由钕和电力产生;回收制备流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关键阶段为去除有机物阶段和热压固化阶段,环境影响主要由次氯酸钠和电力产生。生产1 kg黏结钕铁硼磁体,直接制备工艺对人体健康损害、生态健康损害和资源耗竭的环境损害分别是回收制备工艺的158.40%、180.63%、63.37%。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处理药剂,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和污水处理工艺的提质升级,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识别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文章采用生命周期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山东济宁某污水厂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成本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在气候变化、陆地酸性化、淡水水体富营养化、人类毒性、光化学氧化剂形成、颗粒物形成、淡水生态毒性、海洋生态毒性、自然土地改造、化石能源消耗等10个方面对环境影响较大;污水处理过程中,关键流程为生物处理阶段和深度处理阶段;关键物质为电力和净水剂聚合氯化铝,而两种关键物质环境影响潜值占比分别达到了总值的58.3%和39.0%。  相似文献   

3.
物料资源是钢铁制造系统产生环境影响的根源,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料资源输入和环境排放之间的关联性是钢铁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建立钢铁制造过程输入输出框架模型,提出一种对钢铁制造过程物料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进行关联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某炼钢工艺过程的应用实例,验证了上述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钢铁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分析国际上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钢铁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特点,建立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包括影响类型选取、特征化模型选取、及其特征化结果说明.该方法应用于宝钢电镀锌产品的评价,得出资源消耗、气候变化、能源消耗、酸化是最主要的4种影响类型,动力、烧结、和炼铁工序是环境影响最为重要的工序.本研究为钢铁产品的生态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炼脱硫是炼钢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脱硫效果直接影响着钢材的品质优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脱硫效果的因素,并以LF精炼炉为例,探讨了精炼脱硫的工艺应用,以期为炼钢工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造纸工业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等难题,同时缺少量化潜在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水足迹分析法被应用于多种污水处理方案,开展清单和环境影响层面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污水未处置方案的水足迹影响最大,达到36.4 m3。污水处理技术改进前后,水足迹影响变化明显。技改前的水足迹影响为4.82 m3,技改后减少到1.52 m3。其中,技改后的污水处置与污泥热解气化方案的水足迹值最低(0.87 m3)。在技改后方案中,直接水足迹流程对水生富营养化和水稀缺影响贡献显著。下水污泥处置环节是致癌性影响非致癌性影响和淡水生态毒性影响的关键流程。此外,化学药品、电、盐酸的消耗等流程水足迹产生一定影响。优化淡水资源的利用、提高化学药品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减少造纸行业水足迹。  相似文献   

7.
造纸工业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等难题,同时缺少量化潜在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水足迹分析法被应用于多种污水处理方案,开展清单和环境影响层面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污水未处置方案的水足迹影响最大,达到36.4 m3。污水处理技术改进前后,水足迹影响变化明显。技改前的水足迹影响为4.82 m3,技改后减少到1.52 m3。其中,技改后的污水处置与污泥热解气化方案的水足迹值最低(0.87 m3)。在技改后方案中,直接水足迹流程对水生富营养化和水稀缺影响贡献显著。下水污泥处置环节是致癌性影响非致癌性影响和淡水生态毒性影响的关键流程。此外,化学药品、电、盐酸的消耗等流程水足迹产生一定影响。优化淡水资源的利用、提高化学药品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减少造纸行业水足迹。  相似文献   

8.
钢铁生产是一个多工序的连续作业过程,除了炼铁、炼钢、轧钢组成了主生产流程以外,物流、动力介质、设备保障共同形成了钢铁生产的三大保供体系。而物流活动的绝大部分则集中在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等铁前工序中,因此,铁前生产中的物流计划管理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指数方法对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数据编目、特征化分析和生态指数计算,探索改善北京水泥环境负荷的有效途径。特征化计算表明,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能源消耗,其次是土地占用与破坏;标准化与归一化分析表明,近年来,北京水泥生态指数不断增加,水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价生产流程的资源效率,分析了不同元素的流动规律以及这种流动规律对该流程资源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衡量冶金生产过程中矿石等天然资源节约程度的重要指标——元素资源效率,给出了生产流程的基准元素流图,分析了偏离基准元素流图的各股元素流对资源效率的影响,以及流程的资源效率与工序的资源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某钢厂年均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生产流程的铁流对铁资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外界向中间工序输入回收资源,可提高流程资源效率;流程向外界排放废物,可降低流程资源效率;物料在某工序内部,或在上、下游工序之间循环,不影响流程资源效率,但使流程的能耗和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Electricarcfurnace (EAF)dusthasbeenclassifiedasahazardouswasteduetoitshighcontentofsomeheavymetalsleachabilitiessuchaszinc ,lead ,cadmiumandchromium ,soithasbeenbannedfromlandfillsinmanycoun tries .Anestimated 1 % 2 %massfractionofthescrapcharged…  相似文献   

12.
A new energy intensity(EI) index for steel production—energy intensity at specific scrap ratio(EISR) index—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a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EI difference of steel production through a case-study analysis for China and Japan. The real cause of EI change of China's key steel enterprises from 2006–2014 is also studied by using the EISR index.Result shows significant technology progress decreases the EI of China's key steel enterprises by 16% from 2006 to 2014, but the final drop of comparable EI was only 12.3% due to the continued decreased scrap ratio(SR). From 2006 to 2014, the main cause of EI gap between China's key steel enterprises and Japan's steel industry changed from gap in technological level to difference in SR. In factor analysis that assumed Japanese share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production(23.2%) and SR(33.3%) in 2014 in China, the EI of China's key steel enterprises decreased to 612 kgce/t(kilogram standard coal/t)(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which is almost same as Japan's data. The key task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na's key steel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changed from upgrading the technology level to increase the SR of stee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随着钢铁行业快速发展, 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尘泥数量巨大, 亟需对钢铁厂尘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回收金属资源的同时避免产生环境危害。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 射线衍射仪等对OG 泥、冷轧泥、环境灰和电炉灰的Zn 含量和Zn 物相组成进行分析, 并对这4 种钢铁厂尘泥进行NaOH 浸出特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钢铁厂尘泥中Zn 元素主要以ZnO、ZnFe2O4 的形式存在, 4 种尘泥Zn 含量在1.9%~10% 之间, 具有相应的资源化潜力。浸出试验表明, 用6 mol/L NaOH 溶液在不同液固比、温度、时间的浸出条件下, OG 泥、冷轧泥、环境灰和电炉灰的Zn 浸出率最大可达80%、96%、55%、60%, 不同影响因素对Zn 浸出率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低成本高炉炼铁是钢铁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从低燃料比指标控制、合理炉料结构、混合煤粉喷吹、高炉灰回收利用等4个方面进行"低成本高炉炼铁"科学化管理与操作的探索,通过挖掘高炉炼铁工序在节能降耗的潜能,最大限度降低高炉炼铁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The viewpoint about harmful residual element control, the charging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index du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aw material in EAF steelmaking was expatiated. The residual element control model, the concept of the proportion of iron and steel and the charging structure triangle were putted forward. Based 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harging structure on production index was discuss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energy will reduce as the propor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 EAF steelmaking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6.
在白口铸铁的基础上,加入多种少量其它合金元素,通过电炉熔炼和适当的热处理而获得的一种新型抗磨铸铁,其性能达到:HRC58~60,a_k>10J/cm~2,该合金铸铁具有成本低,抗磨性能好,利润率高,在建材机械、冶金矿山、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中、低冲击应力条件下高锰钢和高铬铸铁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低压蒸汽制冷进行高炉鼓风脱湿,不仅降低高炉冶炼的工序能耗,稳定高炉冶炼工况,还可以充分利用低品位的蒸汽热能,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蒸汽制冷脱湿原理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为采用蒸汽制冷技术进行高炉鼓风脱湿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避免电极燃烧部位掉进炼钢炉增加钢的含碳量,从而降低钢的质量,本文研究开发了电极表面的热喷涂扩散渗铝工艺,利用该工艺制备的涂层电极,在间隙式电炉中炼钢时,降低电极单耗20%~30%,吨钢节约电极费用5~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