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楚楚  陈二芳  刘倩倩 《酿酒》2021,48(1):120-123
氨基甲酸乙酯是可以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各类酒中均不同程度的微量存在,在一些国家对酒中的含量有明确的限制规定。GB 5009.2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规定了相关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测定方法,从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等几个指标对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测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化验室用于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是适宜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并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两种白酒样品中EC的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定量分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7以上。其中HPLC法检出限为4.0μg/L,回收率在84.9%~105.1%之间,RSD<6.84%;GC-MS法检出限为1.3μg/L,GC-MS检测回收率在95.3%~104.7%之间,RSD<4.26%。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符合实验要求。其中HPLC法具有前处理操作方便,且试剂毒性相对较低的优点,但GC-MS方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则比HPLC法更高,且检出限更低、总体处理及进样时间更短,单位时间内能更快、更精确地对酒样中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检测。结合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白酒的氨基甲酸乙酯检测量日益增多,检测限要求更低,故使用GC-MS法检测白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更能满足今后的检测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了双水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不同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方法。方法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的样品液液萃取方法,在此基础上,优化获得了最优双水相萃取(LLE-GC/MS)方案:准确移取5 m L试样于10 m L比色管中,再加入内标PC使用液,逐渐增加管中K2HPO4固体,直到饱和为止,静置至分层完全。取上清液1.5 m L于离心管中,加无水Mg SO4 150mg摇匀离心。取上清直接进样,用GC/MS检测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通过分别检测白酒三大香型:清香、浓香、酱香型,对LLE-GC/MS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最优条件下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4%~3.95%,回收率为:86.45%~111.58%,检测限为1.34μg/L。结论此方法准确性好、简便、低成本,适用于上述3种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镇江香醋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C)通过乙酸乙酯提取,用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的方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测定。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EC)的回收率达到96.7%,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9 7,最低检出限为1 μg/kg。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能有效减少杂质干扰。测定二十份不同厂家生产的镇江香醋,均检出氨基甲酸乙酯(EC)。表明镇江香醋在生产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EC污染,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固液萃取(S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检测方法。以硅藻土为吸附剂,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对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进行萃取。结果表明,二氯甲烷用量为70 mL,酒样中乙醇体积分数低于12%,萃取效果最佳。EC在200~1 6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9)。加标回收率为91.30%~99.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1.98%,方法的精密度RSD值为1.61%~3.06%。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精密度良好,适合用于葡萄酒样品中EC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制造过程伴随产生的一种具有潜在致癌性的物质。采取固相萃取结合GC-MS以氨基甲酸丙酯(PC)为内标的方法测定白酒中EC的含量,并完善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0.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7%,检出限2.8μg/L。适用于白酒中EC的日常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测定方法。样品添加同位素内标后,经氨基甲酸乙酯专用萃取柱净化,随后浓缩并定容检测。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氨基甲酸乙酯监测离子:62,74,89,其中定量离子为62。D5-氨基甲酸乙酯监测离子:64,76,89,其中定量离子为64。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定量分析在0.02~0.5 μg/m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检出限1.0 μg/kg,在添加了三个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平均回收率为94.9%~95.5%,RSD≤10%。结果表明,该方法迅速可靠,适合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GC-MS)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方法。采用1.0μl直接进样,HP-INNOWAX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SIM模式检测,定量离子(m/z)62,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值为0.9992,回收率为86.1%~94.9%,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RSD)为0.91%-4.1%%,能满足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9.
优化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跟踪崇明老白酒在酿造、加工及贮存过程中EC含量的变化,为控制米酒中EC的产生提供依据。样品前处理的最佳参数为:加入内标物EC后,调节pH值至9.0,分别加入3 次10 mL二氯甲烷作为直接萃取剂。在检测范围5~400 μg/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2 μg/L,定量限为5 μg/L。当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3 μg时,平均回收率为90.0%~97.5%,相对标准偏差为1.040%~2.778%。老白酒酿造过程中EC含量的增长缓慢,在煎酒灭菌后增长快速;常温条件下贮存样品的EC增长速率明显高于4 ℃条件下贮存样品,老白酒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 a后EC含量为99.2 μg/L,低于蒸馏酒、清酒的最高限量。高温和长时间贮存会促进EC的产生,在老白酒生产流通环节中有必要优化灭菌条件,改善贮存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湘产浓香型白酒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浓香型白酒原粮、窖泥、酒糟、酒醅、基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结果:各工艺阶段中,基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平均含量最高,酒头和酒尾EC含量显著性检验P=0.041<0.05,差异显著,且酒头的EC含量高于酒尾;中间段基酒EC含量与酒头、酒尾间显著性检验P值分别为0.516,0.071,不同层酒醅、基酒EC含量显著性检验P值分别为0.770,0.980,不显著。基酒中的EC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绝对增长幅度为酒头>中间段基酒>酒尾。结论:湘产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酒头的EC含量明显高于酒尾和中间段基酒,“掐头”有助于控制成品白酒中的EC含量。  相似文献   

11.
谭文渊  袁东  付大友  李艳清  王蓉 《食品科学》2011,32(16):305-307
建立一种测定白酒中的氨基甲酸甲酯和氨基甲酸乙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GC-MS条件为:色谱柱HP-55%苯甲基硅氧烷(30.0m×0.25mm,0.25μm),进样1μL(分流比50:1),柱温170℃,质谱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全扫描方式的质量扫描范围m/z 30~500,溶剂延迟3min。样品采用氨基固相小柱萃取净化、氮吹浓缩定容。结果表明:氨基甲酸甲酯和氨基甲酸乙酯在2~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23和0.9811,平均回收率为76.10%和75.43%,RSD为4.48%和4.00%。该方法可应用于白酒检测。  相似文献   

12.
将加速溶剂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谷物中农药多残留的新方法.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ASE)法提取谷物中农药多残留的条件,采用丙酮 正己烷(1 1)作为萃取剂,萃取温度为80 ℃,萃取压力为10.3 MPa.萃取液经过浓缩,过活性炭固相萃取(SPE)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检测,内标法定量.以大米和玉米为基质进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大米中的农药添加回收率为78.9%~105.3%,RSD≤12.8%;玉米中的农药添加回收率为80.9%~106.2%,RSD≤13.6%大米和玉米中农药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3~3.6 μg/kg和0.3~4.0 μg/kg.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检测植物饮料中9种植物毒素(侧柏酮、龙蒿脑、长叶薄荷酮、黄樟素、甲基丁香酚、香豆素、α-细辛脑、β-细辛脑和山道年)的分析方法。样品高速离心后,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洗脱液经氮吹浓缩,以DB-5MS色谱柱分离,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实验表明,9种植物毒素在5~1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S/N=3)为0.3~1.4μg/kg,定量限(S/N=10)为1.0~4.7μg/kg;阴性样品的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6.3%~9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8.7%。该方法处理简单,准确高效,适用于植物饮料中9种植物毒素的检测。8个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有1个草本饮料样品检出0.7 mg/kg甲基丁香酚。  相似文献   

14.
通过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动物组织中添加的莱克多巴胺,TMS衍生化试剂BSTFA(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模式,选择离子为m/z163、m/z192、m/z234、m/z250)对衍生物检测分析,确定了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法检出限为0.5μg/L,衍生物的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在1~1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8。不同组织中不蚓莱克多巴胺加入量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肝脏70.2%-75.4%,脂肪71.2%-84.7%,肾脏72.8%-80.9%,肌肉75.2%-86.4%;相对标准偏差为1.8%-5.6%。  相似文献   

15.
在线质谱法快速检测酒中5种常见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高伟  谭国斌  麦泽彬 《食品科学》2016,37(24):180-184
采用在线质谱法,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建立快速检测酒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5 种常见乙酯的方法。5 种乙酯在0.5~2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 个加标水平(0.5、5 mg/L)的回收率为81.1%~99.7%,相对标准偏差为4.7%~9.4%,检出限为24~312 μg/L。对市场上消费的蒸馏酒(中国白酒、白兰地、金酒及威士忌)进行检测分析,同种类蒸馏酒检出的主要成分及其比例基本一致,中国白酒、威士忌和白兰地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乙酯。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对不同品种的蒸馏酒进行较好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我国干红葡萄酒(77款)和干白葡萄酒(17款)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情况,并探讨了酿酒工艺(果胶酶、酵母、乳酸菌和发酵温度等)对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干红葡萄酒中EC含量范围在7.00~26.80μg/L,平均浓度为17.90μg/L;干白葡萄酒中EC含量范围在6.40~21.58μg/L,平均浓度为11.35μg/L。葡萄酒酿造过程中EC的生成主要受酵母菌和乳酸菌种类的影响,酒精发酵温度的降低和果胶酶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葡萄酒中E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应用液液萃取分析中度烘烤橡木片中挥发性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美国、法国与中国中度烘烤程度橡木片的挥发性化合物。共分离和检测出8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种萜烯醇类、1种醛类、7种有机酸类、2种酯类、3种内酯类、7种芳香族类、6种酮类、15种呋喃类、34种酚类,以及8种其他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在橡木中种类较多,浓度较高。定量结果表明,丁香醛、香兰素、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物质质量浓度较高,对橡木的整体风味影响较大。从呋喃类、橡木内酯、香兰素和丁香醛等化合物比较看,中国橡木与美国橡木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