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安化黑茶的绿色包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庞野营 《包装工程》2011,32(22):79-80,84
通过对绿色包装的内涵及原则的论述,结合安化黑茶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包装材料在安化黑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安化黑茶包装材料基于地域资源、地域文化之上的绿色发展方向,提高了安化黑茶包装与社会、自然相互协调、共生互补的境界,确保绿色设计思想在黑茶包装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亚兰 《包装学报》2014,6(1):66-69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元素,将其运用在现代茶包装设计中能够形成极强的民族视觉形态.在茶包装中,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书法文字、传统图案、传统色彩和传统包装材料.通过在茶包装中应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增强茶包装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单纯的茶叶包装变成-种独特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3.
以研究禅宗美学观在黑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目的,结合禅宗思想在黑茶包装中体现的提倡简素、崇尚自然、讲求顿悟之特征,从材料的选取、色彩的运用、图文的提取及应用等方面着手,探析安化黑茶包装的设计手法。通过包装材料的选取、色彩的合理应用等,实现禅意美设计,满足黑茶包装的实用功能与受众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万文瑞 《包装工程》2014,35(18):112-115
目的探讨具有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使用举例的方法对各种不同特色的茶包装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分析法从美学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特点。结论认识到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存在"不时髦"、"老气"的问题,只有在设计中关注消费者对美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然后基于中国绘画元素对茶包装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满足现代人对视觉、味觉及对茶包装文化的全方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石利琴 《包装工程》2019,40(24):117-120
目的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价茶包装的内容要素和设计原则,对茶产品独特属性和设计创新的创造性融合予以探索和研究。方法针对包装设计源于生活、服务需求的特点,采用关键成功要素分析法,从理念、功能和要素3个维度对茶包装的各环节关键因素进行剖析,辨析关键因素特点并确定茶包装的设计需求。结论融入茶文化内涵、基于交互式设计和立足绿色环保是茶包装的设计思维出发点,品质保护、物流需求和品牌形象3大指标必须通过结构设计细节呈现茶包装功能,图案、文字和色彩3要素在茶包装中具有独特性要求。茶叶包装设计是将茶产品的商品属性、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集于一体的创造性过程,是融美学与自然科学、文化与艺术、市场与消费心理等综合因素并多元呈现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艺术表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慧姝 《包装工程》2015,36(8):120-123
目的以广告中图形创意设计的表现力为切入点,分析如何提高图形设计的能力。方法对图形以及图形创意的概念进行系统的诠释,以内涵动态为依据,将图形语言进行分类比较和论述,最终得到广告图形创意设计的表现方法。结论通过分析案例,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归纳总结出一系列创意特征和表现方法,从而更专业地解读和完善广告图形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7.
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法是成功创意的基础,通过对现代美学法则的研究以及现代设计流程的探索,以建立符合现代创新体系的现代创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安化黑茶容器包装为切入点,从陶瓷材料的角度,分析现代黑茶包装设计现状及陶瓷包装现状,探讨模印贴花在黑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与价值,提出只有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具有湖南长沙窑特色的模印贴花运用到湖南安化黑茶的容器包装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9.
日本折中主义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丹  王梓  周安琪  何雨 《包装工程》2016,37(8):162-165
目的研究日本折中主义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传统美学思想、艺术审美与产品设计结合的可能性,为中国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介绍日本折中主义思想的发展与特征,描述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现状,以无印良品为例,对其产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产品设计中折中主义思想的表现特征,总结折中主义设计的方法。结论日本折中主义思想为产品设计的创意来源提供了新方向,有利于中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雨甜 《包装工程》2020,41(8):275-279
目的针对国内商品包装设计同质化严重的现状,思考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从而提升包装设计的特色和创意,诱导消费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代消费者消费倾向,阐述同构图形在包装创意设计中的作用,对同构图形在包装创意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并提取相关设计理论经验和方法,揭示同构图形设计在商品包装创意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结论在商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突出个性、不断创新在当下包装设计中显得至关重要。同构图形作为包装创意设计中最生动、有趣的创意表现形式,是吸引消费者关注最有效直接的手段,以其最具视觉冲击力、独特的传播形式使包装设计达到最佳的视觉感召力,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对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智慧化变革的关键时期,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需要大量的新型创意人才为智慧农业提供智力支撑。通过乡村振兴视域下对创意设计人才的新需求新标准进行分析,探索创新现代智慧农业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培育出新型高素质设计人才,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瞩  丁益秋  杨雅茹  姚惠  康慧 《包装工程》2018,39(12):47-52
目的建立当代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茶包装及其艺术形态的要义,从清代及以前、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3个时间段,对传统手工艺、近代工业发展、创新与个性化设计等3个代表阶段的艺术形态沿革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包装的形式、造型、尺度、图案的沿革,探索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工业化水平的变化,设计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不断变迁,导致品牌文化凝炼升华的历史进程,提出茶产品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扬弃性传承的设计思想。结论得出形态传承设计中的批判性继承、传承创新中的主导与有序、艺术形态评价下的传承创新设计3个方法,通过包装设计进行实践验证,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汉字创意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莫怏 《包装学报》2010,2(2):69-72
汉字创意设计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当代设计风格与潮流的体现,优秀的汉字创意设计是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字体的创意设计作为创意产业子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能起到较大的作用。汉字创意设计师必须吸收文化营养,夯实专业基础,不断充实创意库,采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方法获得好的汉字创意设计,同时还需讲究创意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茶包装的色彩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利  徐人平 《包装工程》2006,27(3):194-197
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而人们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感受实际上是多种信息的综合反应.主要对人们在茶包装设计中产生的色彩心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成功的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茶包装色彩心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以中西方茶包装设计存在的差异为启示,分析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与茶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和茶文化对茶包装设计带来的影响,从包装结构、文字、图形、色彩等角度,分析了文化对茶包装的影响,强调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才是未来茶包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李晓林  赵得成 《中国包装》2012,32(10):19-25
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多重价值,其中如何将传统文化遗产转变为现代创意产业这是创意设计者和文物保护者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造型特征和地域心理特征,并通过实际设计案例论述了基于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创意设计要点,从而提出了现代创意设计应着眼于地域文化符号的观点,传统或古代器物文化是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提炼对象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践行国家节能减排倡议与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探索低碳化理念下茶叶一体式包装的设计与应用,将传统文化与绿色环保材料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路径,提高茶叶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外在视觉表现。方法 首先通过分析当下茶包装现存的问题,并解构茶包装的各个生命周期;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茶绿色包装低碳化设计进行研究,重构茶包装低碳化设计原型;最后依据分析调查大众当下对热销茶产品的包装设计元素的喜好,对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及包装视觉设计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 通过改良茶的外包装结构及对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拓展了探索低碳化设计研究的新方向,也验证了从产品包装生命周期与设计伦理理念出发,对包装材料与视觉信息简化设计以降低资源消耗的有效性。结论 低碳化理念下的茶包装设计在使用环保材料的同时,也在包装的视觉设计上使用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简洁设计,可在提高产品商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起到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子建  徐倩倩 《包装工程》2017,38(20):156-162
目的针对文创产品侧重于将"文化"转换成"创意"后附加于产品这一特点,实现文化与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以典型的青铜器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青铜文化的艺术形式与传承价值的联系,从"形"和"神"着手,引入打散重构原理进行设计,利用形态分析法打散分解文化产品,从视觉形态和内在意识形态分析获取设计元素,在保证原形态特征的前提下依据设计要求进行目标载体的形态重构。结论通过具有商周青铜鼎造型的文化创意产品实践设计,为文化创意设计提供着系统且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竞争,探索诗词文化启发下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法,以促进产品与用户产生共鸣,实现文化创意的情感价值和诗词文化价值再生。方法 以诗词文化因子为文化创意设计的切入点,探讨了移情应用于诗词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基于移情视角,从诗词文化的“三境”进行发散分析,构建了“诗词文化+移情方法”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法,进行文化创意开发。结果 以《出郊》为元素进行茶具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由此推导出基于移情的诗词文化创意设计通用模型。结论 基于移情的诗词文化创意设计方法能够以产品为载体将用户和诗词文化关联起来,使文创产品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更具情感价值。能够拓宽文化创意设计的基本思路,丰富文创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赵建东 《包装工程》2016,37(12):20-24
目的研究新字库开发过程中的形态调整规则及设计方法,提升字库开发的质量。方法基于中国传统书法体与印刷体的美学概念,结合现代信息传播条件下新字库的应用需求,归纳字库开发中的形态调整规则,并剖析在中英文字库产业化研发中的创意设计方法。结论在中英文新字库开发的产业化及规模化过程中,以字体的灰度均衡、重心调节、缩放调整、结构均衡为核心的形态调整规则,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同时,采用多种设计方法进行整合与推演,能够提升新字库研发的创意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