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实测资料的分析,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原理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两个算例的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对在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实测资料的分析,建立了基于 BP 神经网络原理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方法.由于传统的 BP 神经网络有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采用改进的 BP 神经网络,通过与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实测值、理论值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方面的有效性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因素众多又复杂且对时间有较强的依赖性,现有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方法不能把所有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导致其预测精度不够准确。提出一种BP-AR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碳化深度,再通过时间序列方法对预测值进一步修正。通过试验分析,时间序列方法能够通过BP神经网络预测的碳化深度值发现碳化反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P-AR算法比BP神经网络预测碳化深度精度更高,弥补了因数据量有限而造成较大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4.
在水闸工程病害中,混凝土碳化最为典型,混凝土碳化是造成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对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研究尤为重要。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选取混凝土碳化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并基于VS平台,开发水闸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系统。收集了盐城市25组水闸数据样本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闸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是可行的,能够快速、准确识别混凝土碳化深度,为水闸除险加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建立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实用随机模型并进行其有关系数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目的是预测混凝土剩余碳化寿命,以对碳化破损混凝土结构在及时作出维修加固的决策方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西园隧洞的实例验证,该预测方法是实用的、可靠的,可为其他类似新建工程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服役期的抗碳化维护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子祎  刘文白 《混凝土》2022,(7):178-182
由于混凝土碳化所引起的河港码头构件材料性能劣化是导致其整体结构发生耐久性失效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以及结构物服役寿命的评估是河港码头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关键。然而,基于Fick第一定律的传统碳化深度预测方法所得结果的精度与实测样本容量的大小呈正相关,当实测样本值有限时,其预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此,针对有限样本支撑下河港码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难、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方法,用以更加精确地预测河港码头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该智能算法包括BP神经网络模块与樽海鞘群算法(SSA)模块,SSA模块负责修正BP神经网络模块的设置参数,完成BP神经网络设置参数的自适应优化;BP神经网络模块主要负责利用SSA模块得到的设置参数对样本进行训练及测试,两者交叉融合,实现对河港码头混凝土碳化深度的精确预测。对融合BP神经网络和SSA的算法流程及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试验实测数据验证了智能算法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结果的精度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RBF神经网络的预应力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混凝土碳化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碳化预测模型。随后,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碳化深度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预测碳化深度的RBF和GRNN网络模型。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和预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说,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是一种可同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组合、行之有效的混凝土碳化预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混凝土碳化过程及机理,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GM(1,1)模型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具有较高精度,这一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本文建议采用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已知的混凝土碳化序列,较精确地预测未来时刻的碳化深度。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国内外粉煤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目前混凝土碳化深度主要采用快速碳化试验的方法,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并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置于自然环境中,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变化因素,分析碳化结果得出碳化深度计算式,可以更准确的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结合的抗剪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进行了87个一般混凝土、受火烧混凝土、受盐酸腐蚀混凝土和碳化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结合试件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结合面粗糙度、不同混凝土等级、不同火烧温度、不同腐蚀及碳化深度等对新旧混凝土结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任清  陈建兵 《混凝土》2007,(5):80-82,85
通过试验和实际工程中应用,找出了泵送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施工抑制措施,总结出了不同龄期泵送混凝土的合理碳化深度值,对保证泵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碳化混凝土全应力-应变关系及梁受弯承载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欧  袁广林 《工业建筑》2006,36(1):44-46,79
混凝土碳化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MTS815电液伺服试验机测出了碳化混凝土的受压全应力-应变曲线。与同等级未碳化混凝土相比,碳化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基本保持不变,极限抗压强度提高16%~26%,而极限应变减少约20%。通过对在人工碳化室快速碳化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分析了碳化混凝土梁受弯承载性能的变化特征,并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模拟分析不同碳化深度对梁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表面碳化与应力腐蚀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高龄混凝土表面碳化,破坏了钢筋周围的钝化膜以及碳化层(CaCO3),随时间推移逐渐由脆性转为塑性,塑性裂纹扩展导致钢筋锈蚀,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降低。通过对多栋在役80 a的混凝土建筑的调查检测与室内实验,分析高龄混凝土结构表面碳化发展机理。介绍了高龄混凝土回弹值与表面碳化深度的调查分析、碳化深度与强度的实验对比、表面碳化对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表面碳化速度与结构应力状态密切关联,只有处于低应力状态的混凝土,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在役年限。该结论对于正确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寿命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巴恒静  李文利 《建筑技术》1998,29(10):677-678
未经预养的负温防冻剂混凝土在受冻前未能形成很好的早期结构,内部易损伤,不利于后期抗冻融-碳化耐久性。有一定预养期的负温防冻剂混凝土,特别是有高效减水剂组分的,会显著提高抗冻融-碳化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6.
碳化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朱伯龙  肖建庄 《工业建筑》1998,28(9):41-44,48
在作者近期一系列碳化混凝土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碳化对混凝土的抗震、抗火性能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碳化对混凝土结构抗灾十分不利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腐蚀后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后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板和偏心受压柱等基本构件进行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腐蚀后构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有明显退化。  相似文献   

18.
李娜  乔保国  孟献璧 《山西建筑》2007,33(26):110-111
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碳化破坏、碱骨科反应、混凝土水泥石的侵蚀破坏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探讨了混凝土修补胶的作用机理,阐述了混凝土修补胶的施工工艺,从而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  相似文献   

19.
杨刚 《山西建筑》2005,31(19):149-150
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的种类作了探讨,从塑性收缩、温度收缩、自生收缩、碳化收缩等裂缝,对其成因和特点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抑制高性能混凝土失水塑性收缩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