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米淀粉理化指标对其回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8种大米淀粉的回生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软件对大米淀粉的理化指标与回生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的回生主要是由支链淀粉的重结晶引起。直链淀粉的含量与支链淀粉重结晶成核速率有显著正相关,但与支链淀粉最终重结晶程度没有显著相关。因此可以推断直链淀粉通过参与支链淀粉晶核的形成来影响支链淀粉的重结晶过程,但不参与支链淀粉后期晶体的生长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8种大米淀粉的回生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软件对大米淀粉的理化指标与回生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的回生主要是由支链淀粉的重结晶引起 直链淀粉的含量与支链淀粉重结晶成核速率有显著正相关,但与支链淀粉最终重结晶程度没有显著相关 因此可以推断直链淀粉通过参与支链淀粉晶核的形成来影响支链淀粉的重结晶过程,但不参与支链淀粉后期晶体的生长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陈米的经济价值,通过分离陈米中的直链淀粉使其性质基本接近或优于糯米粉,为陈米的再利用提供新思路.以东北陈粳米为原料,利用配合物沉淀法分离大米淀粉中的直链淀粉,以产物米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为指标进行工艺优化,并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米粉与原始米粉、商业糯米粉的特性进行比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出最...  相似文献   

4.
研究米象、玉米象、谷蠹3种蛀食性害虫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侵害小麦后,小麦淀粉理化特性的变化,以期为虫蚀小麦的利用和预防提供数据支持。选用河南农业科学院豫保1号小麦为材料,探讨米象、玉米象、谷蠹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侵害小麦后,小麦粗淀粉含量、淀粉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吸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被不同虫态的蛀食性害虫侵害后,粗淀粉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幼虫期侵害后粗淀粉含量降幅最大;3种害虫相比,谷蠹侵害后的小麦粗淀粉含量降幅最大;小麦淀粉溶解度、膨胀度、析水率、透明度、吸水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3种害虫蛹期侵害后的小麦淀粉析水率变化极显著,且谷蠹侵害后的小麦淀粉析水率增幅最大;3种害虫幼虫期侵害后小麦淀粉的溶解度变化幅度最大,说明害虫幼虫期和蛹期侵害后对淀粉的破坏较明显。米象、玉米象、谷蠹的虫期与小麦淀粉溶解度、膨胀度、析水率、透光率、吸水率都呈显著正相关,而粗淀粉含量与不同虫期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0.897、-0.879。  相似文献   

5.
藕淀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藕根茎淀粉的分子结构形状及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碘亲和力测定的藕直链淀粉含量为15.9%,蓝色值法为17.4%,开始凝胶化温度为58.5℃,淀粉颗粒与木薯淀粉、大米淀粉等有类似的性质,可作为此类淀粉制品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玉米淀粉作为粮谷类淀粉,价格低廉且纯度较高,可作为生产米制品的辅料。为了解玉米淀粉在米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了不同玉米淀粉添加量对大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合质构和微观结构对玉米淀粉-大米粉混粉体系凝胶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混粉体系直链淀粉含量逐渐增加,溶解度和膨润力逐渐下降;糊化特征值发生明显改变,衰减值和回生值逐渐降低,在质量分数为20%时最小;凝胶持水性升高,失重率下降。添加20%玉米淀粉时,凝胶弹性和咀嚼度最大,且内部网络结构最为规整致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直链淀粉含量与溶解度和膨润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凝胶持水性和失重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和膨润力呈显著相关;凝胶弹性与混粉体系糊化特征值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米淀粉回生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米是我国的主食原料之一,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硬度增加、黏性下降、脱水等品质劣化现象,制约了大米主食品的发展.大米的主要成分淀粉易回生是导致大米主食品储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了大米淀粉的结构及大米中其他主要成分对回生特性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综述了常用于控制大米淀粉回生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大米主食品的品质改良、延长大米主食品的货架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苹果酸玉米淀粉酯是L-苹果酸(有机酸)和玉米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一种酯化变性淀粉,具有与膳食纤维相似的功能特性。以L-苹果酸和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高温下干热处理制备苹果酸淀粉酯,旨在阐明苹果酸淀粉酯表观结构、糊化特性、溶胀特性以及体外消化特性等物理化学特性与玉米原淀粉的差异;明晰不同取代度的淀粉酯在表观结构和理化特性方面的变化,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酸淀粉酯的白度、溶胀度、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较原淀粉下降;扫描电镜图中可以观察到低取代度的淀粉酯中出现较多小颗粒的淀粉碎片,随着取代度增加,淀粉表面粗糙且出现小孔,颗粒形状不规则,碎片之间发生明显的粘连;原淀粉与低取代度的苹果酸淀粉酯的X-射线衍射图表现为A型结晶,但随着取代度增大,结晶结构被破坏,衍射峰变弱且最终消失。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酯化后的淀粉均在1 739 cm-1处出现了羰基振动的特征峰,且随着取代度增加峰值明显。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经酯化后的淀粉,抗性淀粉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碱法提取炒制裸燕麦淀粉的最佳工艺,并测定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炒制裸燕麦淀粉较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18,pH值为9.5,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炒制裸燕麦淀粉提取率可达57.54%.理化特性研究表明,炒制裸燕麦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蓝值及糊化温度均低于未炒制裸燕麦淀粉.  相似文献   

10.
大米淀粉的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淀粉糊质量分数、温度、pH值、蔗糖、盐等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大米淀粉食品的加工提供基本参数和依据。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着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pH值2~4和8~10的范围,大米淀粉糊黏度急剧降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NaCl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CaCl2对大米淀粉糊黏度的影响较小。采用质构仪对大米淀粉糊质构特性分析发现:淀粉质量分数、pH值对大米淀粉糊的凝胶强度影响较大,其硬度随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pH值2~10范围内,硬度随pH值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蔗糖、NaCl和CaCl2对大米淀粉糊硬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与淀粉的相互作作用对陈化大米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种大米为材料研究了在40℃条件下储藏6个月后蒸煮大米粘度和硬度的变化以及蛋白质的溶解性、蛋白与淀粉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以后蒸煮 的硬度上升,度下降。蛋白 总量基本湾,但是,总蛋白以及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率乾降低。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高分子量亚基含量增多、低分子量亚基含量减少、,非淀粉粒蛋白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在大米陈化过程中增加。通过对  相似文献   

12.
直链淀粉含量对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离重组技术,利用糯小麦淀粉配粉改变面粉直链淀粉含量,测试了重组粉的糊化特性和熟面条的流变性质,探讨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面粉糊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重组面粉RVA试验的几项主要参数(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粘度破损值、最终粘度、回冷值)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熟面条的硬度、粘合性、咀嚼性和粘结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回复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高度显著正相关,而面条弹性受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很小;面条的拉伸距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高度显著负相关,而拉断力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米主要品质指标与米饭质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因素,对18种不同品种大米的理化特性、蒸煮特性和米饭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利用SPSS软件分析米饭质构特性与大米理化特性、蒸煮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米饭硬度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碱消度显著正相关,与米粒宽度和胶稠度显著负相关;黏着性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胶着性与蛋白质含量、碱消度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显著负相关;咀嚼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弹性与碘蓝值呈显著正相关;恢复性与碘蓝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华南籼稻早造稻米品质特性与米粉凝胶质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27个华南籼稻早造稻米为原料制作的米粉凝胶质构特性与大米淀粉热特性、晶体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述米粉凝胶主要呈现中等硬度(4000~5000g)、低粘性(〈300g.s)、中等剪切力(1000~2000g)的特点;凝胶最大剪切力和米粉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和硬度不显著相关;米粉凝胶抗剪切特性受到大米淀粉热特性的显著影响,其中米粉凝胶最大剪切力与DSC峰面积显著相关,与热焓值极显著负相关;剪切功与米粉糊化起始温度显著相关,与峰面积极显著负相关,与热焓值极显著正相关;米粉凝胶粘性与大米淀粉亚微晶相相对结晶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溶性直链淀粉与米饭的质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证明,大米在37℃和5—7℃交替处理的情况下,全部直链淀粉含量不变,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逐渐增加。米饭的硬度、粘性,米粉粘度曲线中的峰粘度、稠度的改变均与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有关,它们与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2、r=-0.787、r=0.955和r=0.971。在处理过程中,大米的高分子量的淀粉发生降解,中等或较小分子量的淀粉逐渐增多,降解的结果与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选用6种大米进行大米原料性质测定,并探讨其对米粉老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为24.40%、胶稠度为34.00 mm、衰减值为2 130 Pa.s、回生值为2 650 Pa.s的信阳杂交籼米制成的米粉,老化前糊化度为88.31%,老化2 h后糊化度为85.10%,老化变硬速度相对较快,且米粉品质较好.因此,具有高直链淀粉含量、硬胶稠度、高回生值特性的大米原料制成的米粉老化速度较快,老化工艺时间短,适合米粉的制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酸浆法和水洗法制淀粉进行了比较。酸浆法制淀粉,淀粉得率、提取率和制得淀粉的质量都明显高于水洗法。对绿豆淀粉性质研究表明,在65°~90℃之间,绿豆淀粉表现出较高的膨胀性;并有显著的Brabender热糊粘度稳定性,这种绿豆淀粉的高直链淀粉和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有关。 三种储藏条件下(0℃,RH=82;20℃,RH=78;40℃,RH=35)绿豆淀粉回生程度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0℃和40℃下,这种趋势更明显。与0℃和20℃相比,40 ℃储藏期间绿豆淀粉得率和蛋白质的水溶性下降最快,但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最快。20℃储藏对绿豆品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探究球磨处理时间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和结构的影响,为小麦淀粉的扩展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处理小麦淀粉,转速为200 r/min,球磨处理时间分别为1、2、3、5h,对小麦淀粉颗粒的粒径分布、偏光十字、糊化特性和热特性等理化特性和颗粒表观形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随球磨处理时间的延长,颗粒粒径显著降低,球磨...  相似文献   

19.
研究储藏温湿度对小麦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为小麦以及谷物储藏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依据中国典型储粮环境的平均温湿度设置了4个模拟储藏条件,对高筋和中筋两种小麦进行储藏,每隔60 d(或150 d)取样1次,测定样品淀粉的颗粒特性,分析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小麦淀粉颗粒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两种淀粉的粒度增大;淀粉颗粒呈现圆形或椭圆形,颗粒表面越来越粗糙;淀粉属于A型晶体,结晶度减小.储藏温湿度对粒度分布、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对淀粉形貌特性影响不明显.通过差异性分析也可以发现储藏温湿度越高,差异显著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百合淀粉凝胶回生产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参照,考察了百合学业回生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及糖对其回生过程中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合淀粉回生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与马铃薯淀粉极为相似,与玉米淀粉有显著差异,添加蔗糖可以抑制百合淀粉胶存放过程中初始贮能模量的增加,即添加蔗糖可抑制其回生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