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民居类设计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民居类设计,是指“传统民居中某些经过提炼的要素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再现”。类设计的思想,不仅在住宅设计单体中,而且在住宅组群设计中、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均可得以充分体现。类设计致力于探求将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当代现代主义所关注的地域性与场所精神完全一致,因此,类设计的核心注定是持续发展的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2.
吕诣遐 《居业》2021,(7):29-30
隈研吾(Kengo Kuma)是日本当代建筑界的代表人物,其住宅建筑的思想不局限于建筑本身,更多地关注了建筑与人类、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许多建筑作品在当代建筑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现代建筑界中的住宅设计大师.在人们对住宅环境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研究隈研吾的建筑形式对于我国的住宅建筑设计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住宅建筑形式.本文对隈研吾住宅大师的设计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深入阐述了隈研吾的设计思想,旨在进一步结合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我国的住宅建设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本文拟以地域主义理论为出发点,联系承德市的经济、技术、气候、生态和建筑创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具体设计实践研究,探讨住宅建筑领域的地域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以期能够对该地区的住宅地域特色营造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有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原型"和设计规律。类设计是延续传统并兼顾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在设计中强调建筑地域性和时代感相结合。从传统民居为原型的类设计模式入手,以传统民居为原型的当代类设计建筑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类"构筑形态的借鉴与传承、"类"空间形态的形似与神韵以及"类"视觉形态的象征与变异三个方面归纳解析当代建筑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婷婷 《城乡建设》2012,(10):43-45
在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在逐渐消失。大多城市住宅形式雷同,造成城市景观千篇一律。近几十年来,城市住宅和居民生活都得到快速提高,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尤其是住宅的地域性表现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要求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地域性特色。本文针对现代城市住宅当前地域性丧失以  相似文献   

6.
吴楠 《福建建筑》2011,(11):32-35
作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地域性,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共识,自觉回归地域性成为建筑师在设计手法中关心的出发点。系统研究地域建筑及其相关联的地域性要素及设计方法,已成为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现代地域建筑研究成果,以闽南地区为基点,结合相关设计实例,分析闽南地域气候的特点及其对闽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在形式表达中的...  相似文献   

7.
张晓光 《华中建筑》2004,22(1):46-47
追求自己的“特色”是当前住宅设计的一个突出特点。针对当前住宅设计创造“特色”中的种种误区,通过分析住宅地域性的构成因素和一些成功反映地域特点的住宅实例,认为地域特征仍然是居住特色的组成部分,提出追求地域特点不能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应当从居民的实际生活入手。  相似文献   

8.
受到批判地域主义影响,各地建筑师开始探索本土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方法。在国内现代住宅扩张和地域性住宅流行的双重背景下,结合建筑类型学思想,着重探讨发展地域性住宅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以类型学的角度剖析地域性住宅对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同时对地域性住宅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以及矛盾作出反思,提出解决其问题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承德住宅建筑的现状引出对地域性住宅建筑创作的思考,对影响承德住宅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承德住宅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方向和方法,为后来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洪峰 《建筑知识》2013,(3):74-77
绪论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而在建筑的方案创作过程中,建筑的地域文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烈,促成了各国文明的传播与交融,同时也危及着当地的地域文化,涌现出大量相似乃至雷同的建筑形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筑师有责任去开拓本土的建筑文化,挖掘具有浓厚地域性的建筑特征和自主性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各自所在地区的建筑地域文化,系统地研究本地区的地域建筑及其相关的地域性要素,重新思考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创作出具有新地域建筑文化格调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1.
刘典典 《福建建筑》2011,(12):28-33
通过对传统闽南建筑的分析,笔者归纳出传统闽南建筑在空间、外形、材质这三方面表现的特征,并由此推导出大众对于建筑地域性设计的认同规律。借由此规律,笔者对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设计实例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当代闽南建筑地域性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建筑作品以简洁的形体和丰富的表皮给人以独特的时尚感,这种时尚感的原创根源在于时装艺术。他们通过精妙的材料构思将时装艺术中的编织、图案以及面料再造翻译成了纯粹的建筑语言,赋予建筑表皮如服装面料般的艺术感染力。正是时装艺术的介入使其作品独具风范并彰显于同时代的建筑师当中,并为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建筑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体育类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是指体育类建筑与其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当地文脉及城市形态等因素的关联互动。本文通过对其地域性创作手法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地域性设计手法的探讨,为体育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进而为地域性在设计中的实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李晓莉  赵青 《山西建筑》2007,33(7):72-73
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现状及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趋势及方向,指出对现代建筑的传统继承应从把握地域特色、结合所处环境着手,从而设计出既符合传统文脉、地域特色,又合乎时代要求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5.
以工程实践为例,从地域环境、传统民居风格、空间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探讨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方法。首先指明了当代建筑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即地域性建筑设计,然后系统论述了地域性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以及地域性建筑空间环境、材料的使用等等,并指出地域性建筑应是对传统民居风格的有机延续,最后得出地域性建筑应是符合自然的建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异彩纷呈的福建地域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娥 《华中建筑》2007,25(2):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文化、灰砖文化和石材文化而创作的"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和"新石材建筑",使地域性建筑成为福建多元其生的现代建筑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该文旨在通过对它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金逸超 《华中建筑》2014,(4):106-111
庄市小学位于镇海新城南片区,用地与包玉刚故居毗邻。小学规划设计的突破点在于:着眼于庄市古镇人文精神的传承为切入点,探索在完全现代化的新城格局中创造一片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主义情怀的校园街区;以传统古镇街巷和建筑庭院为空间组合手法,建构既生动活泼又妙趣横生的校园空间体系,以适应小学生与生俱来的行为认知和奇趣探索的特征;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性理解,试图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在建筑中矛盾共生,探索一条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结合杭州西溪锦园住区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分析传统江南民居建筑规划的空间理念,探讨了当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中对于传统居住模式的现代运用以及中式住宅建筑创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文阐述了地域建筑系统要素构成,以及和谐的系统含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域建筑系统和谐性,指出核心性、关联性和生长性是地域建筑系统和谐的主要特征。结合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内涵,进一步推演出主题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作为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表达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关中传统民居作为民族传统建筑的瑰宝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对关中传统民詹进行现代传承的实践也已经成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这一方向的具体操作中“抽象一隐喻”创作模式是被当代建筑师所广泛采用的创作行为典型模式之一,因此,本文旨在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该模式的成因、原理、特征与局限,进而提出其相应的改进原则,为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实践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