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钯/发作催化剂,用空气氧化葡萄糖,制取了葡萄糖酸镁,葡萄糖氧化转化率达95%。研究了葡萄糖浓度、搅拌速度、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对葡萄糖催化氧化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糖为原料,用Pd-Bx/C作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的方法,合成了葡萄糖酸钾,产品收率97.8%。探讨了催化剂、葡萄糖质量浓度、氧气量、搅拌参数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空气催化氧化葡萄糖制葡萄糖酸工艺中所用活性炭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性能,对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宜锋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10):189-191
研究用电解氧化法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葡萄糖酸及其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和化工等领域。选用中性氧化剂溴化钠,考察葡萄糖浆浓度、氧化温度、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电解电流强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葡萄糖酸产率的影响,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葡萄糖酸的产率为90.75%。   相似文献   

5.
6.
考察了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静息细胞转化乙二醇制备乙醇酸的工艺过程。在分批转化的条件下,100 g/L的乙二醇溶液经过30 h左右的反应,生成118.5 g/L的乙醇酸,转化率达到97%以上,静息细胞可以连续使用3个批次,平均转化率达到93.3%。通过补料分批转化,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产量,经过38 h的反应得到182.5 g/L的乙醇酸,大大提高了转化液中的产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d/MSN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的催化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I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Pd/MSN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用于葡萄糖氧化制备葡萄糖酸钠的研究,并考察了钯负载量、搅拌速度及反应温度对其催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MSN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佳工艺条件为:钯负载量为4%,搅拌速度为500 r/min,反应温度80℃,葡萄糖转化率达95.6%。  相似文献   

8.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培养及生物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端好  张小里 《食品科学》2007,28(10):332-335
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在山梨醇培养基中的生长及其静息细胞对山梨醇的氧化做了动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作为碳源的山梨醇对该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山梨醇的浓度为2%时,该菌生长最好,底物利用率高。当装液量为20ml时,该菌静息细胞浓度为1.0mg干细胞重/ml时,转化效果最好,34h产物收率就达到77%,当装液量为10ml时,该菌静息细胞浓度为2.0mg干细胞重/ml时,转化效果最好,16h产物收率就达到90%。另外,在该菌的生长和其静息细胞转化山梨醇时,都不加入镁离子,该菌静息细胞对山梨醇无转化。  相似文献   

9.
2-酮基-D-葡萄糖酸(2-keto-D-gluconic acid,2-KGA)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照片显影剂、洗涤剂等,也是合成D-异抗坏血酸的重要前体。为提高2-KGA的产量及转化率,对2-KGA发酵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5株野生菌株中筛选出最优菌株Gluconobacter japonicus CGMCC 1. 49,在摇瓶上进行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在3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优化实验,提高2-KGA的产量。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 g/L,玉米浆粉质量浓度为20 g/L,发酵温度为30℃时,摇瓶水平发酵产量为76. 3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20. 0%。在3 L发酵罐上控制恒定p H值为6、溶氧浓度30%条件下,一次性补料发酵产量最高为122. 1 g/L,较摇瓶水平提高了26. 7%,转化率达75. 5%。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优化对提高野生菌株产2-KG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结果可为后续的放大实验节省发酵成本,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2-KGA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有关专家的配合和帮助下,经过八年的试验研究,终于在1996年获得了用铋钯碳双金属催化剂工业化生产葡糖酸钠的成功。据笔者所知,目前运用此技术的生产单位约有七家。将近十年以来,由于上述生产单位的实践与努力,该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催化剂的使用次数可达三百次之多,平均氧化时间仅需7h,成本大大地降低。鉴于葡糖酸钠应用市场发展很快,目前年总产量10万t尚供不应求,正在上马的单位也不少,现将笔者发现或设想该技术可改进之处加以叙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全酶法与酸法生产的结晶葡萄糖性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全酶法与酶法生产的结晶葡萄糖稳定性等性质,本文从溶液的pH值,温度,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吸光度,渗透压等性质对全酶法与酸法生产的葡萄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生产的葡萄糖的稳定性和渗透压均能达到临床要求,全酶法生产的葡萄糖的各项指标稍优于酸法生产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基于G.oxydans DSM2003膜结合葡萄糖酸-2-脱氢酶(GA-2-DH)的催化特性,利用静息细胞催化技术合成D-异抗坏血酸(EA)的主要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2-KGA)。利用高浓度底物自适应筛选技术,筛选到高产2-KGA菌株并对其摇瓶催化进行优化,优化后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6.0,细胞浓度20g/L,底物浓度1100mmol/L,摇床转速250rmin,此时时空产率为24.68mmol/L/h;摇瓶优化工艺基础上在7L发酵罐中对重点影响参数(转速与底物浓度)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优化后2-KGA的时空产率提高到74mmol/L/h,并且催化细胞可有效重复利用3次。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酸衍生物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5.
以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由D-葡萄糖酸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D-葡萄糖酸-δ-内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CM-41是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较好的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3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D-葡萄糖酸-δ-内...  相似文献   

16.
色层法分离果糖与葡萄糖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考查各分离介质的几个主要性能指标,选定国产001×4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钙型作为分离果糖与葡萄酸的分离介质。在长径比为25的层析柱上,以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色层分离工艺,其分离度Rf达到0.87。实验结果经离子色谱鉴定:富含果糖部分的纯度达95.57%,得率96.11%,富含葡萄糖酸纯度达91.90%,得率97.86%。因而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论证了氧化──色层法分离果葡糖浆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是一种效益明显,切实可行的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7.
吡咯喹啉醌(PQQ)是继黄素核苷酸和吡啶核苷酸之后,在膜束缚的细菌脱氢酶中发现的第三种辅基,具有抗氧化、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及农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中PQQ的生理作用及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表明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作为出发菌株生产PQQ具有潜在优势,对今后工业化生产PQQ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离子膜技术,节能电极电解氧化制取葡萄糖酸大大降低了能耗。研究了用离子膜电解制取葡萄糖酸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膜电解制取葡萄糖酸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汪炯  周华  欧仕益  赵健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191-193,197
研究了紫外辐射下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紫外灯照射葡萄糖溶液,并通空气和流加过氧化氢,可快速将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酸。研究发现,葡萄糖与过氧化氢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葡萄糖溶液质量体积分数等影响葡萄糖酸产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与过氧化氢摩尔比1: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h,葡萄糖溶液质量体积分数0.25g/mL;在此反应条件下,葡萄糖酸产率为78.26%。  相似文献   

20.
粗淀粉酶酸法生产液体葡萄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粗淀粉原料直接投料,用酶液化、离交酸化糖化工艺生产液体葡萄糖,比传统的酶酸法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比常用的双酶法工艺生产过滤快,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