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主流选手     
王欣 《个人电脑》2007,13(7):84-86
英特尔往移动计算领域的实力不言而喻,从第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到最新一代的迅驰移动处理器技术,这个IT业界巨头掀起了一股以笔记本电腩和无线网络为主的移动计算大潮。从我们每年测试的产品数量和类型来看,采用英特尔架构的笔记本电脑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了另一个奋斗的身影,这就是AMD。  相似文献   

2.
《数码时代》2006,(3):12-13
随着英特尔公司推出新一代代号为Napa的移动计算平台,富士通个人电脑中国部即将推出基于最新英特尔迅驰双核移动计算技术的LifeBook N3530与N6410多媒体视听笔记本电脑,以及针对顶级商务用户的LifeBook E8110,并且在本季内将陆续推广更多针对新一代平台的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3.
《个人电脑》2008,14(7)
迅驰并非移动计算平台的唯一选择,无论你打算购买标准的笔记本电脑还是购买UMPC、MID之类的时髦设备.在迅驰之外都何物美价廉的其他选择——AMD Puma平台与VIA Nano凌珑平台都在6月4日的台北电脑展上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4.
得益于良好的性能表现英特尔力推迅驰移动计算平台早已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迅驰笔记本电脑但高昂的价格始终是一块“绊脚石”、暑期销售旺季的到来.迅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逐步下调,万元左右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已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是否意味着迅驰已开始走向普及?  相似文献   

5.
许莺  刘宇 《个人电脑》2003,9(7):182-182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与台式机相比,笔记本电脑具备的移动能力使其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而近两年来笔记本电脑各零部件在技术上取得的长足进步,又缩短了笔记本电脑同台式机之间的性能差距。特别是今年3月,Intel推出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之后,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无线联网能力等诸多优点的笔记本电脑纷纷推出,引来了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作为笔记本电脑的核心,处理器、芯片组的地位毋庸置疑,Intel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在这两种关键部件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无线网络模块:Intel Pentium-M处理…  相似文献   

6.
移动芯片是笔记本电脑的心脏每一次的“芯跳”.都会引起整个移动市场的巨大;中击.曾记得迅驰移动计算技术(Centrino)还没有正式发布时,业界就开始“骚动”了。当迅驰平台出现时笔记本电脑市场立即进行一次巨大的变革。在这技术如“飞”的今天.大家都还没从第一代迅驰技术的喜悦中完全清醒时,第二代迅驰sonoma已带着甜甜的微笑向我们走来了。  相似文献   

7.
陈可 《个人电脑》2009,15(2):95-100
迅驰并非移动计算平台的唯一选择,无论你打算购买标准的笔记本电脑还是购买UMPC、MID之类的时髦设备,在迅驰之外都有物美价廉的其他选择——AMDPuma平台与VIANano凌珑平台都在6月4日的台北电脑展上正式发布,前者以卓越的能源管理与图形性能见长,后者则以出色的性能对抗英特尔的迅驰Atom,  相似文献   

8.
现在提到笔记本电脑,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Intel迅驰,而且在大脑里还有会这样一个印象——好笔记本 电脑一定使用迅驰技术。由于迅驰是Pentium M芯片捆绑了芯片组和无线模块的平台,笔记本电脑制 造商如选择迅驰技术,那么在芯片组和无线模块方面,就没法自由选择了。在Intel的这种“强压”下,大量的 笔记本厂商迅速向Intel靠拢,选择使用迅驰平台,笔记本电脑市场几乎是迅驰一统天下。在市场上鲜有选择的 情况下,多数用户只能接受迅驰。 作为Intel的老对手,AMD在与Intel的多年抗争中,不仅没有垮掉,反而继续生存并日益壮大。通过借助64 位的春风,在推出性能优异的Opteron、Athlon 64后,AMD在服务器和台式机领域迅速取得领先。为了扩大64 位的战果,乘胜追击,AMD针对轻薄笔记本市场又推出了全新的64位移动处理器——AMD Turion 64,将AMD 的64位战略从高端的服务器,到低端的台式电脑,再一直贯彻到移动计算领域,从而为笔记本电脑用户全面拉 开了新一代的64位计算时代。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Centrino)技术诞生了,它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更便捷、更省电,可以随时随地连入Internet的移动平台时代的到来。在这短短的一年里,迅驰移动技术也凭借着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突破性的移动计算性能,支持延长的电池使用寿命,支持超轻超薄型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等诸多买点,一举占领了移动PC市场的半璧江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驰移动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从而演变出了下要介绍的Sonoma——迅驰2。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19日,Intel正式在中国发布了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万众瞩目的Sonoma平台终于正式亮相。相对于2003年3月份推出的第一代迅驰技术,Sonoma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卖点,基于Sonoma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实际测试表现如何,迅驰技术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现在是否应该购买Sonoma平台的产品?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一代内置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方正颐和T3500使国内用户能充分体验到全球领先的移动计算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将成为台式计算向移动计算战略转移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12日,Intel的移动计算平台Cen鄄trino在全球同步发布,各笔记本厂商也展示了采用迅驰技术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一个集成了Pen鄄tium-M(Banias)、Intel855芯片组、IntelPro/Wire鄄less2100无线局域网模块在内的解决方案,在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想十年前的1993年3月18日,Intel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奔腾处理器,奠定了CPU速度竞赛的摩尔定律,如今以计算与通信完美融合为卖点的迅驰技术,寄寓了Intel对无线移动计算领域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迅驰技术标志着移动计算时代的全面到来已不是梦。  相似文献   

13.
随着 Intel 力推“迅驰”(Centrino)移动计算技术,一夜之间神州大地掀起一股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的风潮。然而,迅驰笔记本电脑高昂的价格阻挡了笔者的脚步,但不甘心就此吓倒。其实,迅驰笔记本电脑与普通的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区别在于迅驰笔记本电脑可以实现无线上网。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也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功能。  相似文献   

14.
英特尔在移动计算领域的实力不言而喻,从第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到最新一代的迅驰移动处理器技术,这个IT业界巨头掀起了一股以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络为主的移动计算大潮。从我们每年测试的产品数量和类型来看,采用英特尔架构的笔记本电脑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了另一个奋斗的身影,这就是AMD。  相似文献   

15.
电视上铺天盖地的Intel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广告,着实让基于此技术的笔记本电脑风光了整个2004年。但购买者对Intel的整合能力的微词伴随着Intel走过了迅驰时代。前不久,Intel再次推出名为SONOMA的第二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Intel对SONOMA的强势公关是否能彻底消除购买者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覃特 《电脑时空》2008,(1):22-22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特尔的“迅驰”移动平台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但2007年,AMD宣布了“Better by Design”优选平台计划,旨在联合OEM厂商打造属于自己的笔记本平台,与英特尔的迅驰平台一较高下。我们最新收到的同方锋锐K421A笔记本电脑,就是采用了AMD移动平台的笔记本当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刀锋 《电脑自做》2007,(7):16-19
2007年5月9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其新一代的移动计算平台——迅驰四代(Santa Rosa)。紧接着.各大笔记本电脑厂商纷纷开发出基于迅驰四代平台的产品,似乎新一轮的改朝换代又拉开了序幕。到底迅驰四代有哪些出众之处.而市面又有哪些产品呢?  相似文献   

18.
《数码世界》2005,4(2A):44-44
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的发展历史如出一辙,是随着CPU的发展为导向而不断进步的,而CPU的每一次腾飞都会带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裂变。2003年3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布,不仅为全球用户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计算平台。并使笔记本电脑拥有了超长的电池使用时间、无线连接能力及轻薄的设计,这一技术的推出可谓是移动计算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移动战国     
相对于固定使用的台式机来说,一直以来我们都称呼笔记本电脑为移动计算设备。不过,在2008年这一局面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笔记本电脑仍然是移动计算设备,但移动计算设备却不全是笔记本电脑。更多的名词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苏锋 《微电脑世界》2003,(12):42-42
早在2003年3月中旬Intel发布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时,NEC就对外公布了其基于迅驰技术的笔记本电脑产品VERSA S900,但这款产品一直未能参加我们的评测,如今才姗姗来迟,不过对于尚未真正热闹起来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市场,还不算太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