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畸变信号条件下利用传统小波分解重构算法对非线性负载进行电能计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小波的多小波畸变电能计量方法 .首先,建立电网的简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功率信号的数学描述与电能计量方法;然后,根据信号的能量值与信号本身具有特定关系的特点,计算信号基波部分与畸变部分的信息熵评价指标,确定基波部分与畸变部分信号的最优分解小波基;最后,根据电能合理计量方法计算冲击性负载与谐波性负载消耗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信息熵评价指标分别选取信号基波部分与畸变部分的最优小波并对非线性负载进行电能的合理计量其准确度比传统方法更高.  相似文献   

2.
使用微服务架构对网级电能量数据平台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平台的业务扩展能力.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使得电网用户数和电力计量数据规模大幅增长,现有的单体式架构已经不足以支撑电能量数据平台的多业务扩展.采用微服务架构技术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架构内各个服务根据并发量和负载率独立制定部署方案,从而实现高可用和负载均衡,同时降低平台各功...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网畸变信号电能计量不合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小波对畸变电网信号进行分解计量的方法。基于信号分频理论,建立电网信号的简化数学模型,并根据功率潮流方向分析结果,得出畸变下电网电能计量的新方法。同时采用基于小波分频带测量原理及根据提升小波变换方法。以传统和非传统畸变电网信号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对传统畸变信号和冲击畸变信号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传统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功率理论值为12 100 W,实际测量值为12 067 W,误差在0.001数量级,因此,对于传统的畸变信号,此方法合理;在非传统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功率理论值为13 204 W,测量值为13 275 W,误差为0.001数量级,对于电压和电流突变信号,此方法合理。该方法实现了电网功率的准确计量,有效提高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因此,该研究促进了电能计量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电能计量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计量新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DM3730的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计量实验仪,验证了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计量新方法的正确性.采用片上双CPU架构与片内共享内存数据的设计方法,搭建了硬件系统结构,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实验仪的软件系统,使用C编程实现小波分频带测量功率算法.最后在实验仪上对电网典型畸变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计量实验仪的准确度高及小波分频带测量算法的实时性好,为深入研究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计量装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源及负载的多样性使电力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导致了电能的精确计量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复杂工况下电能计量场景再现的难题,文章设计一种复杂电能计量环境模拟平台。该平台可将不同场景的电压电流波形数据在上位机中生成模拟波形,由功率放大器放大为功率电压和电流,在实验室再现特定的电能计量环境,并对待分析计量表与标准计量表的计量进行误差分析,达到对应场景下的电能计量方法的实验验证。该复杂电能计量环境模拟方法在某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以后复杂电网下的电能计量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之后给出了实验条件和试验方法;通过所测的试验数据,重点对影响电能计量精度的谐波、不平衡负载、小电流和功率方向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最终得出了提高多功能电能计量仪表计量精度的方法,包括采用三相四线制,加入反向计量功和谐波计量功能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结合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特性的分析,设计了包含净化电源、载波信号源、噪声信号源、负载网络等部分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拟实验系统.给出了各部分的硬件电路图或原理图.该系统可通过改变电网模拟环境的给定参量,如载波信号波形、噪声信号波形、负载拓扑、负载值来模拟电网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负载、不同干扰情况下的传输环境.从而为研究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在我国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应用使得我国传统的电能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当下电网中电能计量的需要,针对这种问题,本文就分布式电源对计量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电能计量的相关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能计量装置是电网企业电量交易的重要技术支持,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计量装置进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能计量数据涉及到发电、供电与用电三方经济利益,同时也是许多技术指标计算的重要依据.电力系统谐波又是电能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普遍应用,给电网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巨大谐波,并对电力部门及用户的电能计量产生了影响.本文论述了电能计量在经济结算和技术指标计算上的重要性,阐述了电力系统中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及谐波的严重危害,由此说明研究谐波条件下电能计量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感应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结构,对其计量原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谐波对电能计量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和合理性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ofthe non-linear loads,many non-stationary stochastic sig-nals such as harmonics,inter-harmonics,and impulsesignal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electric network,resulting in the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e…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电网评估模型未考虑源荷不确定性情形以及并未关联电网响应不确定性的运行策略的不足,提出适应源荷不确定性的参考电网区间优化方法,为实现柔性电网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基于规划周期内不确定电源、负荷预测区间和规划网络候选方案,充分关联电网运行策略,构建以追求电网的发电成本、备用配置成本和输电网络投资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以不确定性背景下电网各种工况运行安全域为约束条件的参考电网区间优化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方法,得到支撑源荷功率平衡的电网优化方案。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依靠日益完善的以太网网络资源,在现有的电子式电能表基础上,以ARM核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增加软、硬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电能表的网络化,从而使市场电能计量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有的电量数据采集系统 ,提出了一种电力网损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方案 .该系统基于Windows环境 ,采用Oracle数据库 ,在局域网上采用DCOM分布式组件技术实现 .实际应用表明 ,该系统能够及时获得电力网损和关口电量信息 ,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将GSM通信技术应用干电网电能量数据采集,设计开发了具有GSM通信功能的电量采集终端。以该终端为基础构造了配电网电能量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实现对配变台区、大用户等的集中抄表、负荷监测以及对线损的统计、分析、考核与管理。系统成本低、运行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智能电能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介绍了智能电能表的特点、功能,并针对目前智能电能表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准确性、防窃电、安全性与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描述了智能电表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考虑风力发电接入的电网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风力发电的特点,研究有风电接入的电网规划问题,提出含风电电源的电网规划模型,依据中国当前促进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建立相应的风电利用指标和节能指标,并对规划模型进行科学评价.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未来高精度、快速响应和小型化的电动舵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通过分析直流舵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控制策略,使用DSP作为控制器构建出电动舵伺服系统,设计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半实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小型化舵伺服系统有很好的动态品质和快速位置跟踪能力,同时,采用DSP控制器设计的数字电动舵伺服系统,满足了高精度与小型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有周期式作业热处理电炉的能耗组成并提出了一种节能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In deregu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pen access power system, PF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calcul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generators and loads to line flows, the active power transfers between individual generators and load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loss[1—6]. The general PFT researches analyze the electric networks from the angle of the downstream and/or the upstream. A novel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refs. [1, 2]; however, a matrix inver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