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兴珍 《城乡建设》2001,(12):42-43
改革开放 2 0年间 ,尤其近几年来 ,邓州市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抓住国家实施“双阳工程”的机遇 ,积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使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 0 0 1年邓州市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 6个中等城市试点 (县 )市之一 ,一批重点镇迅速崛起 ,涌现出了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 2个 ,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1个 ,省中州名镇 4个 ,南阳市星级集镇5个。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邓州中心市区为中心 ,以中心集镇和边缘集镇为支点的城镇群体 ,中心市区和一批重点集镇已显露出现代城市文明的气息和曙光 ,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找到…  相似文献   

2.
刘群  敬东  郑燕 《室内设计》2014,(4):16-21
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 下,如何实现我国多重地域空间的良性共生发 展,特别是如何加快提升我国西部欠发达地 区的城镇化水平是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 上的重大问题。以贵州水城县为例,分析西部 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城镇化发展水 平严重滞后、城镇空间布局低水平均衡、县域 产业结构初级低端和生态资源危机严峻迫切 等问题;指出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发 展所受的三个特质性约束:欠发达的宏观经 济背景、严峻的高原山地地貌和少数民族聚 居的社会背景,并在其特质性约束基础上对 成功城镇化模式进行批判吸收;最后,构建了 水城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提出政 府政策、产业经济和农民主体三大城镇化驱 动机制,以期对西部欠发达山区城镇化的健 康、稳步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区位、地理、资源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发展有别于沿海较发达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成为山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文本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从资源承载条件、民族特色发挥和优势资源利用等角度出发,探索山区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并从六个方面提出景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途径:加强核心区域建设,推进下山移民安置工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城乡交通网络和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滇西典型欠发达中小城市保山市城镇化现状特征,剖析了保山市城镇化竞争优势,探讨了保山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保山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策略:引导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产业支撑;注重城市整体功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挖掘城镇特色,明确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梅钊  杨博 《小城镇建设》2013,(4):61-63,85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在机遇面前,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蒋萍 《山西建筑》2004,30(24):143-144
论述了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通过对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因素的分析,从加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完善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柔性城镇化模式——基于乡村兼业和流动性的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昭 《城市规划》2016,(9):59-66
阐述了对当前城镇化所关切但尚待解决的城镇化就业问题的猜想。在重新发现并梳理乡村兼业和流动性历史表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现有城镇化发展基础及条件下,不可能重复传统城镇化理论所暗示的去兼业和去流动性,即专业化就业和向城镇一次性固定迁移的城镇化模式,而应当寻求以兼业与流动性为核心的低成本、可持续的替代。进一步,有别于现有城镇化向城市集中、城乡分离的刚性认知,提出整合兼业和流动性的柔性城镇化模式猜想。  相似文献   

8.
作为浙西南经济欠发达且城镇化水平较低的丽水地区,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不失时机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我区经济的更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学规划,完善体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城镇规划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要体现科学性、超前性和可行性。一要进一步完善全区城镇发展体系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优化各县域城镇的总体布局,确定各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要完成"新"的转型,实现从传统意义向现代意义上转变之后的"新"发展。因此,明确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里,二者从原来意义上的相互关系到"新"变化的协同发展有哪些不同,探索"新型"视阈下的二者协同发展的政策路径、制度路径、主体路径和推动路径,无论是对城市和农村各自的发展,还是对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归纳欠发达山区中小城市空间集聚的3个共识性特征、4个动力因素和3条理想路径的基础上,结合贵州修文县和湖北麻城市案例,阐述集聚吸纳的4种规划策略,包括工贸主导—大型项目带动大型住区的产居极化策略、旅游驱动—生态文化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服务集中策略、效率提升—农业现代化释放剩余人口的劳动力流转策略,以及空间扩张—空间城镇化引发人口城镇化的居民转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山区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新海  王勇 《规划师》2003,19(9):85-87
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职能体系存在关联性弱、类型单一、体系层次差、协调性差等问题。需从增强系统对外的开放性和对内关联性、丰富城镇群体职能类型的多样性、加大城镇职能体系的层次性和实现城镇职能向竞争优势转化等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2.
张学亮 《城市建筑》2014,(20):29-29
我国农村当前的发展方向就是城镇化建设,这一发展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在自然状况和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疆地区的发展相对迟缓,城市化建设困难较多,本文针对新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当前的发展方向就是城镇化建设,这一发展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在自然状况和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疆地区的发展相对迟缓,城市化建设困难较多,本文针对新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衢州市衢江区为浙江省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其自然区位和经济基础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诸多差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创造,走出一条有别于发达地区城镇化模式的特色路子。 一、破除“三种”思维定式,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的实质,是从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制度的大变革、大转型。这就要求人们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着力于“三破除、三树立”。 (一)破除求稳不求快的保守思维,树立越是欠发达越要加快城镇…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城镇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工作重要内容,而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够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的动力、现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居住建设,阐述了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城镇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16.
饶利林 《四川建筑》2005,25(1):24-25
针对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城镇化落后的现状,从分析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找出传统自上而下城镇化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应该大力发挥自身优势,走就地城镇化的道路,从而最终实现自下而上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王华 《建筑》2003,(8):42-43
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反映出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因此,建设科技必须围绕着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以增强本地区的综合实力为目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江苏省的建设科技工作在省建设厅党组的领导下,始终坚持5个性: 一是把握全局性,二是贯穿指导性,三是立足前瞻性,四是考虑区域性,五是注重基础性。江苏省的建设科技在为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所谓把握全局性,就是把建设科技与国家的政策方向紧…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村城镇化:七个方面需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稳步提高。2003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39.1%,已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也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要健康有序的推进其发展,应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之一: 充分发挥农村优势 农村是食品、纺织等许多工业原材料的产地,它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加工场所和廉价而又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市场。和城市相比,农村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将农村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之二: 考虑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农民不愿去掉其农民的身分是农村城镇化面…  相似文献   

20.
“晋江模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农村城镇化的前提是农村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晋江闯出了一条被称为“晋江模式”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目前,晋江已初步完成了农村工业化,正向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研究独具特色、富有创造性和成效的晋江农村城镇化道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