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志军 《佛山陶瓷》2014,(3):50-50,5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相似文献   

2.
宜兴盛产陶土,颜色多为绛紫,通称紫砂,所做茶器具,通称紫砂器。宜兴紫砂壶是集造型、书画、金石、篆刻、雕塑为一体,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再加上它天成的古色古香的质地,仿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沉淀到—把小小的壶里,甚至都渗透到了泥土里。紫砂的精髓是文化,需要我们紫砂技艺人员去领悟和把握,并不断铸就其卓越的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受到推崇,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特别是壶类造型,可谓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  相似文献   

4.
陈晓云 《佛山陶瓷》2013,23(3):47-47,50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光货"更是以其素雅美独树一帜,造型设计更是精妙考究,文人雅士更是视为"拱璧珠玉",积极参与到其创作中来。  相似文献   

5.
江苏宜兴素有"陶都"美誉,宜兴紫砂壶更是陶瓷一绝。向经典作品学习,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紫砂艺术将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许亦春 《江苏陶瓷》2012,45(5):72-72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是不区分开的。随着饮茶风气的普及,茶器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饮茶最理想的茶壶──紫砂壶。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壶器颜色古淡、质地细柔、造型古朴、泽地典雅、贵如鼎彝。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有诗文讲道:"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宋代后期到明代,宜兴紫砂的生产迅速崛起,使宜兴很快成为全国的紫砂器生产中心。在此后数百年中,宜兴始终是一领中国制作紫砂壶的风骚。宜兴紫砂工艺除了她历史上悠久、艺术上繁荣的  相似文献   

7.
王利娟 《佛山陶瓷》2014,24(12):66-66
宜兴吴家从十六世纪初的吴纶,到十八世纪初的吴梅鼎,一直和宜兴紫砂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对茶的喜好,引发了"家僮学艺",无意之中就介入了宜兴紫砂的制作,并凭借自己和吴地文人相交深厚的优势,为宜兴紫砂的早期发展和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宋代,宜兴的紫砂品问世。到明清时期,陶瓷生产迅猛发展,宜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陶瓷产地。六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陶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文化和无与伦比的陶瓷艺术。  相似文献   

9.
任荣芬 《佛山陶瓷》2012,(6):63-63,65
宋代,宜兴的紫砂品问世。到明清时期,陶瓷生产迅猛发展,宜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陶瓷产地。六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陶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文化和无与伦比的陶瓷艺术。  相似文献   

10.
紫砂泥料为宜兴独有,紫砂工艺也为宜兴独创,资源是紫砂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要想可持续发展,有关政府部门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既要有序开采,又要加以保护,更要杜绝"化工泥"的再次出现。这需要紫砂艺人共同努力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将宜兴紫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在北宋的时候,宜兴紫砂得以萌芽产生,到了明代的时候便兴盛了起来,一直繁荣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为什么宜兴紫砂壶能够成为所有茶具之首,其先天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宜兴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紫砂泥料,而且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以及陶文化,于是宜兴紫砂陶器与茶文化的结合就显得更具优势,再者制壶艺人在紫砂壶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情感,更是将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都融入进来,使得紫砂壶不仅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更是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本文便主要以紫砂"鸳鸯对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2.
"土具五色,灿烂光亮",宜兴紫砂矿料色彩丰富,有"五色土"之称,是制作宜兴紫砂器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3.
张拯 《江苏陶瓷》2009,42(6):39-40
“紫砂茶具”界定的含义是:以泡茶为主要功能,宜兴紫砂泥为材料,采用宜兴传统制壶技法制作的紫砂茶壶。  相似文献   

14.
从起源一直发展到现在,宜兴紫砂蕴含了许多的情感和智慧,也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体现了出来,宜兴紫砂不仅有着时代发展的痕迹,更是饱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称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而且发展到现如今,在世界所有的艺术品类中,紫砂是其中造型种类很多的,再加上丰富的工艺技法、巧妙精致的造型装饰等等,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挂盘"景秀山河"为例,谈谈它的山水刻画以及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5.
程辉 《山东陶瓷》2014,(4):19-20
正太湖水柔,宜兴景美,湖光山色,相交辉映,孕育出名扬四海的宜兴紫砂陶艺品。江南宜兴可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百年来人们利用上苍施给陶都人的紫砂矿藏资源,努力探索紫砂矿藏的塑性美、柔性美,研究其性能特点发挥其作用。紫砂原矿天生美材:紫砂的"五色"是亚光型的,如玉之含泽,金之凝华,光华内敛,黯然生辉。如:朱泥的细腻柔滑,犹如少女的肌肤吹弹得破;紫泥的朴雅坚栗,如金似铁;团泥栗色暗暗,有如古鼎铜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陶艺是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笔者以现代陶瓷艺术理论为指导,努力追求紫砂陶艺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郑剑锋     
《江苏陶瓷》2014,(3):I0008-I0008
<正>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郑剑锋,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受到紫砂文化的熏陶。1992年进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擅长光素器、花塑器、筋瓤器,技艺全面。特别是在师傅季益顺大师的教诲下,悉心领悟"文化对壶艺的影响"、"线  相似文献   

18.
曹竞方 《江苏陶瓷》2020,53(2):37-38
宜兴紫砂自北宋萌芽到明代兴盛,延续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宜兴紫砂之所以成为茶具的首选,关键在于其得先天之厚爱,宜兴特有的地理人文优势及传统茶、陶文化背景,使宜兴紫砂陶器与茶的结缘更有优势。同时紫砂艺人总能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追求融入作品中,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参与,使紫砂成为实用意义上的茶之"器"的同时,也逐步具有文人传统的审美意象,紫砂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具有了"道"的境界。"诸事如意套壶"也是这样的一件作品,在保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以独特的紫砂艺术语言赋予作品浓厚的人文寓意。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较深文化底蕴的民间工艺,它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宜兴紫砂的艺术特色,在于一个"独"字。即独具风貌、独具匠心、独领风骚,它经历代艺人的创作逐趋完善,但又在继承之中不断赋予时代感、新颖感。  相似文献   

20.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