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DPI技术的校园网络带宽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校园网用户和业务流量的不断增长,对网络带宽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各种网络应用无序地抢占有限的带宽,必然导致网络运行效率的降低.文中为了提高网络运行效率,比较三种主流带宽管理技术,结合学校实际,在校园网出口部署带宽管理设备,通过分析校园网络出口流量,对出口网络流量带宽进行有效的管理,实施网络带宽管理策略,保证关键的科研教学网络需求,控制非关键应用对带宽的耗费,节约出口带宽资源,提高网络使用性能,保障了网络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杨超  贵颖祺 《办公自动化》2011,(10):26-28,62
有效的流量控制不仅是网络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又是各种QoS服务模型和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已经给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当前的网络流量管理缺乏识别控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流量管理中引入流量应用识别控制技术。本文通过Cross流量控制系统对我所的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制定网络流量控制策略对我所进行了相应的调控,用以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P2P技术的BT应用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率的网络传输,同时这些应用也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从网络运营的层面来看,要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不同类别的网络流量,并分配各种网络应用合理的带宽,特别要保证关键业务所需的带宽不会受到BT应用的影响.基于ABV算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BT流量识别与分类方法,通过BT报文的内容分析,正确地识别和分类BT流量,进而可以根据约定的控制规则实现对BT流量的有效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BT流量识别和分类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流量控制不仅是网络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又是各种QoS服务模型和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已经给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当前的网络流量管理缺乏识别控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流量管理中引入流量应用识别控制技术。该文通过Cross流量控制系统对我所的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制定网络流量控制策略对我所进行了相应的调控,用以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量分析的 P2P 协议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状,基于各种P2P协议的网络流量飞速增长并占据了大部分的网络带宽。各级运营商以及企业网络管理部门要想对基于各种P2P协议的网络流量进行有效管理、提升用户体验,就一定要攻克其瓶颈技术——P2P协议的识别。本文主要对一种新的协议识别思路——通过网络流量信息识别P2P协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磊 《微电脑世界》2005,(1):164-165
您企业网络中实际业务流量到底是多少?网络流量在不同的链路分布是否均匀?业务 流量在不同的时段有什么变化?网络出口带宽利用率如何?如果对此您正有所困惑,下面 的网络流量监控技术值得您关注。  相似文献   

7.
朱琳  淑霞 《软件世界》2001,(11):86-8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互联网络 带宽的强烈渴求。人们希望借助于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能够真正实现畅通无阻的网上自由冲浪。网络流量控制和管理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带宽的发展和接入方式的不断改进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访问速度,但不均衡的网络负载使互联网与以前一样拥塞。一边是“网络最后一公里”的不断拓宽,另一边却是用户和企业漫长的等待。这就如同公路越来越宽,但是车辆的增长速度却远远快于道路的增长。如果没有网络流量管理和控制,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塞车和事故。因此单纯依靠提高出口带宽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8.
伟世盾安PacketUpper^TM最近和上海大众交通正式签约。PacketUpper^TM网络流量优化服务器将部署到国内最先进的出租汽车运营公司运营网络中间。PacketUpper^TM网络流量优化服务器是对IP网络实行应用层流量监控和带宽管理的通用解决方案,提供了直观的、简便的方式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化和控制。系统同时提供了实时和分时的网络流量状况图形显示。该产品为上海大众交通内部的出租汽车管理系统以及加油站管理系统提供了带宽保障,同时也控制了Bit Torrent,eDonkey等P2P下载流量,为其他的正常业务流量保留了可利用的带宽。  相似文献   

9.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理解网络流量的特性,了解用户的网络行为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可以通过网络流量采集与分析来实现。本文介绍了几种流量采集技术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网络管理中的NetFlow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安全设备的测试软件可以产生大流量的网络数据流,但难以构造大流量特定内容的应用协议流量,因而不能很好满足基于内容检测的网络安全设备的测试要求。本文所提出的网络应用流量模拟技术,能够模拟用户上网的PPPo E或IPo E方式连接互联网的接入方式、模拟IPv4和IPv6网络互访的应用场景,可以模拟用户访问特定网络应用,产生HTTP、FTP、SMTP、POP3、IMAP、DNS等典型应用协议的大流量完整数据流量,并且能够构造含有特定内容的网络数据。实现的系统还可以通过隧道、翻译或代理技术实现IPv4和IPv6互通,产生IPv4和IPv6网络数据流量。通过大量实验验证,系统能正确生成上述协议数据报文和含有特定内容的网络流量。  相似文献   

11.
由于P2P技术迅猛发展,中国药科大学校园网出口拥塞严重,迅雷和网络视频占用了大量带宽,导致校园网用户的正常应用无法保障。为了解决此问题,中国药科大学在校园网出口部署了流控设备,对出口流量进行优化和管理,有效的检测和防止非关键应用对网络带宽资源的大量消耗,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使用,校园网出口流量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兴起,网络流量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却无法与之相应匹配。在可预见的将来,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与缓慢增长的网络带宽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如何改变当前粗放式的网络管理手段,实现精细化的网络管理,解决上述矛盾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提出基于状态的视图模型,描述了全局状态视图的形式化概念,同时详细介绍了全局状态视图的构建算法,并拓展其外延,提出状态视图栈的概念,扩充定义网络各层状态视图。利用层次Petri网对传输层协议建模并分析其特征,构建其状态管理表。分析了端口碰撞应用,并构建该应用的状态视图,说明了状态视图栈的一般性扩充方法。同时以负载均衡功能结合全局状态视图应用为例,说明基于状态的网络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运营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分析网络的运行状况,以保证网络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目前对网络运行状况的分析难度正逐渐增大,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网络流量的频繁变化以及新应用日趋复杂等,均给网络流量分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解决目前网络分析技术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种网络流量分析的新型方法——网络流场理论和方法。网络流场不仅关注如数据包及网络流等“硬性”指标,而且更关注网络中的流量分布和发展趋势,因此能反映出网络流的分布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反映网络的社会属性。网络流场以全新的视角对网络进行剖析,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不仅能分析网络流量的基本信息,而且可以挖掘网络中的隐含信息,如时序关系、状态转换关系、私有网络拓扑、关键节点和关键路径等。实验结果表明,网络流场可以取得很好的分析效果,网络流场理论既可以有效地为现有的网络管理及网络分析提供更高层次的研究架构和研究模型,指导网络管理、分析、测量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又有利于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At present, BitTorrent protocol packets constitute a large part of peer-to-peer application traffic on the Internet. Due to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BitTorrent traffic, it has become inevitable to take into account its effects on network management. Generally, studies on BitTorrent traffic measurement have involved analysis with packets transmitted via IPv4 protocol. However, with several facilities provided by IPv6 protocol, its traffic volume in operational network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New features of IPv6 enhance packet processing speeds over routers, switches and end systems. We consider that traffic features and packet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with increasing amount of IPv6 protocol traffic. Therefore, it become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IPv6 packet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traffic features over IPv6.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IPv6 BitTorrent packet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autocorrelation,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d self similarity of packet size and packet interarrival time. We also perform distribution modeling for IPv4 and IPv6 BitTorrent packet traffic. With these models, efficient packet traffic traces are generated for network simulation studies. A detailed comparison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IPv4 and IPv6 BitTorrent packet traffic.  相似文献   

15.
随着3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看视频成为一种日常应用.但互联网上的大部分视频对于移动用户而言,其码率相对较大,而且移动用户的可用带宽受环境影响变化大,不稳定,影响了用户观看视频的体验.提出一种针对移动互联网的视频传输优化解决方案的系统架构,该架构从缓存和压缩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缓存缓解运营商的骨干网流量压力,通过视频压缩降低视频码率以满足用户的实际接入带宽.该架构既为运营商节约了带宽、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保证用户观看视频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ECC的移动通信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个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的快速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用于移动通信中任意移动用户之间或者移动用户和网络之间进行安全会话的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把ECC引入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添加证书认证方案来完成相互认证和密钥协商。采用ECC使该协议在更小密钥量下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所需带宽明显减少,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用户端的计算负担和存储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s the workhorse protocol of the Internet. Most of the data pass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transits the network using TCP layered atop the Internet protocol (IP). Monitoring, capturing, filtering, and blocking traffic on high-speed Internet links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directly process TCP packets in hardware. High-speed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systems guard against several types of threats. As the gap between network bandwidth and computing power widens, improved microelectronic architectures are needed to monitor and filter network traffic without limiting throughput.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we've designed a hardware-based TCP/IP content-processing system that supports content scanning and flow blocking for millions of flows at gigabit line rates. The TCP splitter2 technology was previously developed to monitor TCP data streams, sending a consistent byte stream of data to a client application for every TCP data flow passing through the circuit. The content-scanning engine can scan the payload of packets for a set of regular expressions. The new TCP-based content-scanning engine integrates and extends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TCP splitter and the old content-scanning engine. IP packets travel to the TCP processing engine from the lower-layer-protocol wrappers. Hash tables are used to index memory that stores each flow's state.  相似文献   

18.
袁满  罗军  胡建平  阚志刚  马健 《计算机工程》2003,29(14):22-23,29
服务定位协议(SLP)是IETF提出的基于IP网络的服务定位标准。而这一标准并没有考虑对QoS的支持。未来的互联网络是一个具有QoS保证的网络。服务发现仅仅是Internet服务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发现服务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这一服务。在对SLP体系结构、下一代互联网QoS服务管理及相关技术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奇的基于QoS的Internet服务管理体系结构模型。为使在服务表示与发现层支持QoS,对SLP定位协议进行了一些扩充。对服务定位协议扩充后,当用户代理在向服务代理发布请求时,可以在请求消息中绑定QoS对象参数,一旦服务代理接收到这一消息,就可以利用这些QoS参数与域管理器进行协商,协商结果可通过服务代理反馈给用户代理。这样不仅减小了网络开销,而且降低了传统的用户代理与域管理器协商的次数,在服务发现的同时用户代理还可以直接获得该服务的QoS信息。  相似文献   

19.
IP组播在BitTorrent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BitTorrent(BT)应用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的问题,通过改进BT协议,提出一种应用IP层组播技术优化传输的MBitTorrent(MBT)协议。该协议引入基于区域和优先级的Peer阻塞策略,适用于组播域分离的网络环境。仿真结果表明,与BT协议相比,MBT显著降低了网络流量,提升了整体下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