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从Android系统架构入手,深入分析其安全机制及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手机平台安全现状和研究进展,对Android安全机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攻击行为进行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应用鱼龙混杂,大量带有恶意病毒或木马的应用程序进入市场。本文提出一个通过在两个或更多的通过任意渠道彼此通信的应用程序之间传播权限来回避权限系统的方法,描述了权限传播过程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攻击者会利用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自签名过程中的漏洞进行重签名,从而发布盗版软件。针对该问题,分析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数字签名及验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MD5值的在线签名比较方案,并通过代码混淆技术增加攻击者反编译的难度,以保障该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判断应用程序是否为正版,并有效防止本地签名被篡改。  相似文献   

4.
Android系统自推出以来,就以明显的优势逐渐扩大市场占有份额。Android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备受开发者的青睐,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研究了Android系统的用户ID机制、应用程序签名机制、沙箱隔离机制等安全策略,分析了它在硬件方面、Linux内核方面及Android自身权限机制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Android系统自推出以来,就以明显的优势逐渐扩大市场占有份额。Android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备受开发者的青睐,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研究了Android系统的用户ID机制、应用程序签名机制、沙箱隔离机制等安全策略,分析了它在硬件方面、Linux内核方面及Android自身权限机制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Android系统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利用Android系统漏洞成为计算机取证技术新的应用领域。文章通过分析Android系统特点,介绍了常见的Android系统漏洞和Root工具,研究了利用Android系统破解过程,利用的漏洞来实现Android设备取证过程中获取数据、恢复删除数据、获取系统内存镜像和绕过开机密码等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Android系统在各移动终端中的广泛应用,系统的安全尤为重要。从Android平台架构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出发,分析了Android平台的安全机制,提出了更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Android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源码开放智能手机平台,其用户群和各类应用程序近年增长迅速,但同样由于源码开放的特点其安全性能一直以来遭受用户怀疑。本文描述了从Android平台系统和自身特有的机制简单说明并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机制和缺点。  相似文献   

9.
Android安全保护机制及解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来自IDC的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销售了超过1亿7千9百万部智能移动设备,而其中绝大多数设备是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在当前的Android操作系统中,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依赖于锁定密码、文件系统加密等机制,文章主要针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包括:Android屏幕图案锁定算法和破解;Android屏幕密码锁定算法及破解;Android存储加密原理。  相似文献   

10.
Android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由于Android是一个开源系统,因此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更加严重。系统从设计到实现整个过程都把安全性作为关键问题。系统设计采用严格的分层结构。在内核方面,在Linux内核提供的安全措施基础上进行增强,措施包括采用应用沙盒、内存安全管理、文件系统许可与加密等。在应用开发方面,系统包括安全的进程通信、应用程序安装包签名和采用权限模式等。文中阐述了以上安全措施,为开发安全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Android 系统在应用程序安装时仅给予粗略的权限提示界面,此界面不仅权限条目不全,而且解释异常粗略,普通用户完全看不懂,但基于使用需要,只能盲目确定授权。市面上的一些例如手机金山卫士,腾讯手机管家等管理软件,对于应用权限信息的查询要么权限条目远少于实际申请,要么权限解释一样粗略难懂,要么干脆就是直接调用 Android 系统 settings 下的粗略权限列表。〈br〉 通过研究 Android 的安全机制,在分析了上述现象可能导致的潜在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文章设计开发了一种结合电脑端和手机端,能够对未安装的 APK 文件和已安装的 APP 应用程序进行深入权限检测系统。此系统可以检测出应用软件所申请的精确的权限个数和详细的权限列表,并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法给每条权限以及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辅以详尽、易懂的说明,使无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也可以弄懂所申请权限的作用,提高应用程序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此外,此系统还能提供用户针对某条敏感权限进行应用筛选,即列出手机内使用该敏感权限的所有应用,协助用户排查恶意软件,保护系统安全。〈br〉 针对 Android 平台开放性带来的用户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的问题,文章通过对 Android 安全机制的分析,给出了一种在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基于权限分析的 Android 应用程序检测系统。该系统能检测出各种应用的权限信息,也能检测出具有某条敏感权限的所有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再判断的机会,可以更全面的保障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一种扩展的Android应用权限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可进  彭钊 《计算机工程》2012,38(18):57-60
现有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不支持用户自由分配已安装的应用权限。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细粒度的Android应用权限管理模型。该模型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对现有Android应用权限机制的框架层和应用层进行修改和扩展,使用户可以通过GUI界面按需分配系统中已安装的应用权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用户的Android应用权限管理需求,并且系统性能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限制应用软件的行为,Android系统设计了权限机制.然而对于用户授予的权限,Android应用软件却可以不受权限机制的约束,任意使用这些权限,造成潜在的权限滥用攻击.为检测应用是否存在权限滥用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分析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动态检测应用的敏感行为与用户的操作,并获得两者的关联程度.通过比较待检测应用与良性应用的关联程度的差别,得到检测结果.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DroidDect.实验结果表明,DroidDect可以有效检测出Android应用的权限滥用行为,并具有系统额外开销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静态分析Android系统源代码以及动态监控应用程序安装、执行过程中的签名验证流程。对Android系统的代码签名验证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Android系统仅在应用程序安装时进行完整的代码签名验证,在后续的程序执行过程中只对程序包进行简单的时间戳及路径验证。该安全隐患使得攻击代码可以绕过签名验证机制,成功实施攻击。  相似文献   

15.
Android系统的应用权限管理由安装时声明和确定,存在无法动态管理和验证的问题,将导致安全风险。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卡验证的动态应用程序权限管理方法,增加了应用安装时权限的细粒度控制,对安装包的签名认证采用基于智能卡数字证书的方式,适合对Android的权限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合,能增强Android系统的应用权限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Android智能平台的普及,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底层安全方面,部分root工具已经实现了对最新版本Android的root提权,从而给恶意软件滥用权限造成可乘之机;在上层应用安全方面,目前还没有能够在应用权限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基于安全策略的思想,提出了一种Android应用权限动态管理机制,利用安全策略对授权进行描述,在Android框架层设置权限检查点,并调用请求评估算法进行授权评估,从而实现对应用行为的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管理Android应用权限的正常调用,约束非法调用,并且系统开销较小.  相似文献   

17.
马凯  郭山清 《软件学报》2018,29(5):1379-1391
现如今,许多Android开发人员为了缩短开发时间,选择在其应用程序中内置第三方SDK.第三方SDK是一种由广告平台,数据提供商,社交网络和地图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服务公司开发的工具包,它已经成为Android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担心的是,一个SDK有安全漏洞,会导致所有包含该SDK的应用程序易受攻击,这严重影响了Android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在市场上选取了129个流行的第三方SDK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我们将第三方SDK的demo应用作为分析对象并使用了在分析Android应用中有效的分析方法(例如静态污点追踪、动态污点追踪、动态二进制插桩等)和分析工具(例如flowdroid、droidbox等).结果显示,在选取的这些SDK中,超过60%含有各种漏洞(例如:HTTP的误用, SSL/TLS的不正确配置, 敏感权限滥用,身份识别, 本地服务,通过日志造成信息泄露,开发人员的失误).这对于相关应用程序的使用者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Android平台隐私数据泄露动态检测方法检测效率较低的情况,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权限分析的Android隐私数据泄露动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将Android静态检测中的权限分析与动态污点检测结合,根据应用程序申请的权限确定动态污点检测的隐私数据类型和隐私出口类型。检测选项保存在系统属性中。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保证隐私数据泄露检测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动态污点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Android安全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Android是一款拥有庞大市场份额的智能移动操作系统,其安全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Android的系统架构,分析了Android的安全机制,从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2个角度对其安全性能和相关研究进行了讨论.Android系统安全包括了内核层安全、架构层安全和用户认证机制安全3个方面.内核层和架构层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安全漏洞,内核层的安全研究集中于将SELinux引入内核层以增强安全性能,架构层的安全研究集中于权限机制的改进和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的安全实现、规范使用.用户认证机制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隐私数据安全,实现方式灵活多样,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Android应用安全的研究包括了恶意应用检测和漏洞挖掘2项技术,对恶意应用的伪造技术、应用安装时恶意应用检测技术和应用运行过程中实时行为监控技术进行了讨论,对组件暴露漏洞和安全相关API的调用漏洞2类漏洞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Android安全研究现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开发者能安全准确地使用第三库接口,库设计者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安全提示(安全规约),进而保护应用程序免受因库函数的误用而造成的安全攻击.然而,研究表明:开发者经常性不遵守这些安全规约,导致应用程序中引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为了评估该问题的影响与规模,进行了系统性的、大规模的对安全规约在安卓应用程序中违反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的安全规约由于不精确的描述、误导性的代码示例、错误的默认设置、碎片化以及缺少强制性检查等原因而大大影响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有效性.为了使开发者能更好地遵守安全规约,提出了TipTracer,一个自动化的通用漏洞分析框架.TipTracer主要包含2个部分:1)TipTracer定义了一个能形式化描述安全规约的安全性语言,并利用该语言对已知的安全规约进行形式化表述;2)TipTracer实现了一个静态代码分析器,用于检查应用程序是否满足安全规约.最后,通过大规模的实验分析,证明了TipTracer能有效且准确地对大规模的真实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