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渤海某油田利用模块钻机调整井钻井作业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进行,老油田在后期调整作业阶段面临着钻机设备老化、防碰严重以及储层保护要求严格等共性问题。渤海某油田为完善边部注采井网、提高边部储量控制程度,提出利用剩余槽口增加4口大斜度井,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在设计阶段和实施过程中,针对该采油平台住宿能力有限、模块钻机设备老化、表层防碰严重、大斜度底砾岩段长钻具易损坏以及储层保护要求等问题,通过人员结构优化、设备管理改造、井眼轨迹优化、钻头和钻具优选以及储层保护工程技术措施的应用,最终顺利完成本批次调整钻井作业,为后续渤海油田此模式下的调整井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渤海油田冲砂作业过程中,由于海上采油平台大多只配备修井机及泥浆罐,未配备专用的除砂设备。在大修井套铣冲砂作业中,井筒内返出砂粒如果不经过固控设备清除,将导致返出砂循环入井,不仅达不到冲砂的目的,还会导致井下卡钻等事故。撬装模块式除砂器,将旋流器与供液设备模块化,具有体积小、除砂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现场实验,使用不同粘度的冲砂液除砂效率有较大的差别,筛选出与除砂器匹配的最佳粘度。应用情况表明,撬装模块式除砂器可有效清除井下返出砂粒,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乾安地区低压、易漏区块地层特点以及钻井液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微泡沫钻井液技术研究,从而满足低压、易漏区块安全施工及储层保护要求,为吉林油田低压、易漏区块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拟通过封隔盐层技术、封隔器装置在蓬普一井的使用介绍,探索出深井岩盐井身结构与生产管串的有效合理配置.实现提高岩盐矿石采出率、保护中心管、延长卤井服务年限的途径,并对封隔技术在深井岩盐开采中应用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力振荡器可以通过水力的作用产生沿钻具组合或者钻杆轴线方向上的振动,利用振动将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减小钻进过程中的摩阻,降低粘卡的可能性,改善钻压传递效果,提高滑动段机械钻速,从而进一步提高破岩效率。文章分析了水力振荡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并结合渤海油田实际的地层特征、钻进过程中的难点分析以及在渤海油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水力振荡器的应用,能够解决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托压、粘附卡钻等问题,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且不会加重钻头磨损。  相似文献   

6.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类基于离散-堆积原理实现材料成型技术的统称,相对于传统的减材制造而言,具有方便快捷、灵活、适用制作复杂结构零件等特点。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将增材制造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之一,进行政策性引导和大力推广。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建筑、消费娱乐等多个行业都进行增材制造技术的实质性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推动技术的不断改善与进步。本文以某型号封隔器卡瓦零件为例,探讨增材制造技术在油田井下工具研制中的可行性,在效率和成本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机械加工的方式,为同类案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钻井过程中影响井斜的因素很多,井斜是钻井工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其直接影响着钻井井身质量和钻井速度,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复合钻井防斜打快技术不仅可以在直井钻进中实现防斜打快目的,而且可以实现定向井轨迹的连续控制,并且大幅提高钻井速度,减少起下钻次数。复合钻井防斜打快技术在地层倾角大的地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罗城矿区经数十年开采,盐层顶板和岩盐溶腔大面积连通,矿区挖潜困难多、难度大.借鉴石油行业成熟的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结合罗城矿区钻井施工实际进行改良,形成了满足该矿区资源挖潜改造的简易控压钻井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和设备进行优化,调整工艺流程,解决了施工过程中恶性井涌、井漏等问题,达到安全快速钻进的目的,为同类...  相似文献   

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是现代食品科学研究中最通用的荧光显微成像工具之一,该技术以其优越的光学切片和3维(3D)重建功能,可快速获得较厚食品样本的清晰的光学切片,还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任意角度观测食品内部微观结构。本文介绍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原料和成分、乳状液体系、脂质、凝胶、食品加工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简要分析了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连续离子交换(ISEP)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废水处理、化学制药、金属离子分离和无机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应用ISEP系统的沸石法海水提钾技术的工艺流程,实验研究了连续离子交换法海水提钾工艺.结果表明,产品钾富集液中的K 含量达63.07 g/L,较海水浓缩166倍;原料海水中的K 提取率达90.0%.此外,与传统的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相比,连续离子交换法海水提钾系统还具有产品K 浓度及原料K 提收率稳定、沸石利用率高、便于实现连续化操作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服装IE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力相对低下.因此,结合服装生产与管理研究和应用服装IE,是提高我国服装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压榨毛毯及压区毛毯-纸幅体系较为复杂,直接影响纸机脱水效率和成纸质量。文章在简要讨论压榨的基本作用、特征和国内外压榨毛毯生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研究压榨毛毯结构特性、压区毛毯-纸幅体系特性的方法、手段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压榨毛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原理,并对其在食品体系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此技术可对食品体系微观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弥补了传统光学扫描电镜只能二维成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配网现场作业存在的问题和现场应用需求着手,以精益化管理和“规范、高效、安全”的现场作业为最终的目标。研究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和3G无线通讯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运检班组现场作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侧钻井开窗、钻进过程中钻具弯曲或老井井眼不规则,导致旋转钻井时损伤原井固有套管的现象,进行了侧钻井钻具防磨接头的研制。实践表明,侧钻井防磨接头能够避免钻具对套管的破坏性磨损,同时减少钻具的摩阻,提高了磨铣及裸眼钻进的速度,提高了修井效率,缩短了修井周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激光光散射技术是一种测量灵敏度高、时间短、测得结果可重复性较高的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食品蛋白体系非常复杂,成分多且成分间存在强相互作用,组分分布高度不均,给食品蛋白检测带来诸多不便。将激光光散射技术应用于食品蛋白体系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激光光散射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食品蛋白体系中的应用,以期为建立检测食品蛋白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小、颗粒大小及形状结构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欢西油田稠油地质条件复杂、油层胶结疏松、出砂量大、常规机械防砂和化学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欢西稠油出砂特点,提出了综合防砂技术,该技术先根据地层砂直径确定使用筛管类型,再把割缝筛管或席型网筛管下到采油井段,通过筛管将直径0.1mm以上的砂粒阻挡在环空,形成新的挡砂屏障,直径在0.1mm以下的砂粒可以自由通过,然后再通过防砂泵将含砂流体排出井筒或沉积在沉砂管内,它结合了机械防砂技术和防砂泵排砂技术的两大功能,使两项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防砂-排砂一体化的双重目的,该技术自应用以来通过不断完善与改进,防砂效果和增产效果显著,为稠油出砂油藏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欢西油田稠油目前开发现状,采用投球选注工艺技术,利用耐高温、高压有弹性的选堵球,由汽水两相流体为携带液,自动有选择地封堵吸汽(水)速度快的高渗透层炮眼,高渗层被封堵后注汽压力升高,当达到中、低渗透油层的启动压力时,使大部分蒸汽注向中、低渗透层,调整和改善油层的吸汽剖面,使油井各层位达到均衡动用。经过多年研究创新,形成了具有欢西油田特色的稠油中后期开采工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食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然而,在食品市场不断繁荣的背后,疯狂涌入的浮躁导致产业乱象频生——产品名目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标志五花八门,往往使消费者雾里看花,难辨真假,其中以有机产品最为典型。据悉,为了强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由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印染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急需革新染色技术,开发具有更加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染色新方法。结构色因其色彩饱和度高、色彩长期稳定且对环境友好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了极大进展,尤其是在纺织印染领域。首先分析了结构色的形成原理,系统总结了结构色材料的制备新技术,包括刮涂法/喷涂法、垂直沉积法、重力沉降法、浸渍提拉法、层层自组装法、电泳沉积法、静电纺丝法、磁控溅射法、原子层沉积法等,并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结构色在纺织领域中的多维应用,指出了结构色所面临的挑战,并从仿生自然发展新型结构色材料、提高结构色色彩丰富度及力学稳定性、突破结构色规模化制备技术、完善结构色产品生态等4个方面展望了结构色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结构色跨越式发展,助力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