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钒电解液是钒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材料,钒电解液中Mn,Cr,Ti等杂质元素含量对钒电池性能影响很大。高纯V2O5作为钒电解液的重要原料,主要从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或者钙化焙烧-酸浸两种工艺获得。本文选取钙化焙烧-酸浸含钒浸出液进行研究,针对其中Mn,Cr,Ti等杂质离子的除杂,形成浸出液水解沉钒—碱溶和净化—铵盐沉钒—煅烧的工艺流程,制备高纯V2O5。确定优化的钒浸出液水解沉钒制备粗V2O5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0 h,反应pH值为2.2,反应温度为80℃;将获得的粗V2O5进行碱溶二次净化,在优化条件为:NaOH浓度为1%,碱溶终点pH值为8.0,加入阴离子型絮凝剂,温度为60℃时,Mn,Cr,Ti等杂质均得到进一步去除;以经过二次净化后的钒浸出液为原料,在条件为反应时间为60 min,pH值为2.0,温度为90℃,加铵系数(K)为1.2时制备多钒酸铵,再得到高纯V2O5,Mn,Cr,Ti等杂质离子都得到了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4.
简要综述了铌材的性能及目前的应用领域,介绍了铌材在硝酸冷凝器中应用的优越性,最后展望了铌材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ICP—AES法快速测定高纯石油焦和高纯煤沥青灰分中16种杂质元素Al、Ca、cr、Cu、C0、Fe、K、Li、Mg、Mn、Na、Ni、Pb、Ti、V、Zn的分析方法。对样品的溶解方式和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运用ICP—AES对灰分中16种杂质元素的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进行TN定,结果显示,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039~0.025μg/mL,方法的回收率在95.0%~105.9%,相对标准偏差(RSD)≤1.00%。本方法分析高纯石油焦和高纯煤沥青灰分中的杂质元素,能够满足高纯石墨研究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铌在钢中的物理冶金学基础数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理论研究结果,同时参阅了大量国外文献资料,全面地搜集了铌在钢中的物理冶金学基础数据,可供有关研究工作者及生产技术人员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8.
对在线高纯多晶硅生产制备技术——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法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概述,比较了两种在线技术的优缺点,对两种在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松装密度五氧化二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氨沉淀铌液,如能改变沉淀条件,控制洗涤效果,调整煅烧温度,必要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使原来经典法制得的Nb2O5松装密度由0.4-0.5g/cm^3提高到大于1.1g/cm^2,且Nb2O5含量大于98%,灼减值(LOI)小于1%。 相似文献
10.
石应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95,(1):41-47
详细讨论了各种杂质在铌提纯过程的行为,指出萃取,电解精炼能有效地除高熔点Ta,W杂质;电子束精炼是去除一般金属杂质及低熔点杂质的常用手段;而超高真空退火则能使间隙固溶杂质的含量降低到很低的极限。并推荐了一种高纯铌制备了工艺:Nb2O3萃取→Nb2O5还原→电解精炼→电子束精炼→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超高真空退火→高纯铌。最后还介绍了三种新型精炼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铌的光度分析试剂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铌的分析测定对于航天、电子、通讯、能源等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各种新试剂、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铌的光度分析有了新的进展。通过对铌的光度分析试剂予以综述,重点介绍了各类显色剂及其显色反应体系、相应光度分析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检测限、干扰情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总结了混合中矿系统自设立以来的生产情况,肯定了中矿再磨系统设立的正确性,为在开路磨矿状态下产生的钽铌重选中矿的处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管线钢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管线钢合金化设计原则及组织类型,详细叙述了铌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在管线钢中的的特点、高温加工原理,以及不同轧制形式的管线钢及其成分。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微波技术特点及微波设备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微波加热干燥工艺条件与氢氧化铌含水量、物料粒度的相关性,分析了微波干燥技术的经济性.该工艺技术应用于氢氧化铌干燥,达到了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钒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大,对钒产品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高纯度精钒制备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磷是影响精钒质量的一种主要杂质,在石煤提钒过程中.钒酸钠溶液中的磷会与铵、钒形成复杂的络合物(杂多酸),当达到一定量时,影响五氧化二钒的质量,造成钒产品中磷含量超标.以石煤提钒过程的离子交换解析液为料液,主要针对石煤提钒离子交换工艺中磷的行为,提出了镁盐沉淀法从钒酸钠溶液中深度除磷,制备高纯V2O5的研究.分析了除磷过程中的机制,研究了镁盐加入量、pH、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镁盐法可有效除去钒酸钠溶液中的磷,除磷率达到96%以上,同时亦可有效除去钒酸钠溶液中的Si,Fe,As等杂质元素,最后V2O5的回收率达到94%以上.最佳除磷工艺条件为:温度45℃,净化时间50 min,镁盐加入量为原料液12%,pH=10.0.净后滤液在50℃加入铵盐沉钒,得到的偏钒酸铵在500℃下于马弗炉中煅烧2 h,最终得到的五氧化二钒产品质量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盐酸介质中,铝与硫氰酸盐形成铝氧硫氰酸H[NbO(CNS)4]黄色络合物而能被乙酸乙酯所萃取。最大吸收峰位于385nm处,以铝盐消除溶样时所带入的氟离子。铌含量在0-12μg/15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铜合金中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Kulikov Leonid M. Lazorenko Vasilii I. Lashkarev Georgii V.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2002,41(1-2):107-111
We have studied the structurally sensitiv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intercalates H
x
NbSe2 (0 x 5.2)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4.2 to 300 K (the compound is obtained by intercalation by hydrogen from the gas phase in niobium diselenide powders). We have shown that intercalation leads to a reverse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the type 2H-TaS2 2H-MoS2 at x = 0.92,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an abrupt decrease (by more than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in the Pauli paramagnetism all the way to the diamagnetic state. Such behavior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s explained by formation of negative hydrogen ions with a large ionic radius in the interval 0 < x < 0.9, and a decrease in the charge carrier concentration and the density of electron states on the Fermi surface with an increase in hydrogen amount intercalated into quasi-two-dimensional lay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