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赖礼泉 《矿山测量》2021,49(4):46-49
在矿区的岩移沉降观测过程中,由于环境、人为等原因导致观测数据缺失问题,损害了整体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影响后续沉降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最大期望算法,通过计算极大似然估计,交替执行E步和M步,最终得到观测缺失数据填补值.利用某矿区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最大期望算法对缺失数据填补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赖礼泉 《矿山测量》2021,49(4):46-49
在矿区的岩移沉降观测过程中,由于环境、人为等原因导致观测数据缺失问题,损害了整体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影响后续沉降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最大期望算法,通过计算极大似然估计,交替执行E步和M步,最终得到观测缺失数据填补值.利用某矿区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最大期望算法对缺失数据填补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5):114-116
在矿山采空区地表变形监测的工作中,数据缺失严重将会影响观测数据的正常处理与分析,因此,在分析实测数据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缺失值填补处理。以三道沟煤矿的观测数据为例,通过用最大似然估计(EM)和回归法分别进行缺失数据填补处理,对比分析可知,EM法填补的效果要优于回归法。  相似文献   

4.
提高岩移观测平面测量精度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地表岩移对矿区安全产生重要作用,介绍测量矿区岩移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煤》2021,30(7)
为研究古城煤矿地表沉陷规律,文章以古城煤矿N13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在工作面上方地表建立观测站,定期观测工作面沉降情况,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该矿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本地质条件下地表岩移参数,为矿区后续工作面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运革  张江勇  翟爱国  史世东 《煤》2003,12(1):37-38
在岩移观测站的全面观测中 ,传统的观测方法存在野外观测工作量大 ,观测时间长 ,内业计算较为繁琐。如果用全站仪进行全面观测 ,通过对观测值进行解算即可求出各参数计算所需数据 ,这样不仅大幅度减少野外观测时间 ,野外工作量 ,而且内业计算较为简单 ,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梁家煤矿地面建筑物和地表村庄密集,研究开采后岩层的移动规律对指导生产和降低吨煤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2610工作面地表建立了岩移观测站,将其观测成果与已有的观测站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比较可靠的岩移参数。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济宁矿业集团运河煤矿 130 1工作面岩移观测站的布设、观测方法、岩层移动规律及各种参数的取得 ,为煤矿“三下”采煤、土地复垦等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家海  尚建岗 《煤炭技术》2003,22(6):108-110
通过建立北陈庄地面岩移观测站 ,定期对整个观测站进行全面水准测量 ,严密监测地表下沉和变形 ,进而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 ,对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进行计算 ,得出了袁庄煤矿井下开采后地表的下沉和移动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煤矿地表沉陷提供了实测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晋华宫矿11#层307盘区87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CORS-RTK技术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分析该矿区CORS基准站的建立、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和实践测量过程.结果 表明:CORS-RTK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完成测点测量,直接获取高精度的当地坐标,工作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西南地区某井工煤矿为例,针对研究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提出采用差分技术的高精度GPS动态监测系统结合常规观测的方法进行地表岩移观测,实现监测过程中预报预警的同时验证概率积分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以指导矿山"三下"压煤资源挖潜和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郑煤电公司赵家寨煤矿位于新密煤田的东部,为一对大型生产矿井。为保证矿井各类煤柱的合理留设,参照邻近矿区开展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规律的研究很有必要。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的过程受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地质因素和采矿技术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矿区与新密煤田西部地区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范之望 《煤炭学报》2004,29(2):150-154
引进了一种特殊的、易于计算操作的横观各向同性体——层状介质来描述岩体,并利用计算实例指出层状介质岩体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应用实例表明,对德国煤矿的深部开采,采用介质各向异性的强度为0.05~0.01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在陈四楼煤矿2203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经过观测分析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经验,求得了小采空区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的一些地表移动参数,为以后保安煤柱留设和村庄搬迁以及塌陷地复垦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阜矿集团乌龙煤矿的采煤沉陷区的岩移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对乌龙煤矿采煤沉陷区的岩移情况进行了现状及预测的评估。本论文运用了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对采煤沉陷区的岩移情况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最终的结果。希望通过此次计算能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用GPS采集的观测数据与常规方法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是所建立的函数存在模型误差,其次,随机模型也存在误差,一般指的是模型中的系统误差和粗差。在测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最小二乘估计具有最优无偏的统计性。当测量数据受到粗差干扰而偏离正态分布时,由于最小二乘估计不具备抗粗差的能力,就要寻找具有抗粗差能力的估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认为等价方差-协方差稳健估计法对粗差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大规模整体平差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17.
18.
铜川矿区采煤沉陷的对应分析及其回归预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影响铜川矿区采煤沉陷的主要因素,根据陕西铜川矿区16个采煤工作面的地表岩移观测数据,采用对应分析法研究了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动程度系数、土岩比、工作面倾向长度、表土层厚度、覆岩综合硬度、采高等是影响该矿区采煤沉陷的主要因素;以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为因变量,上述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变量的进一步筛选,建立了采煤沉陷回归方程,既反映了该矿区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间的量化关系,又可用于对地表最大下沉值进行采前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