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O微乳液对强碱体系中钒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制备了水/N263/异戊醇/煤油组成的反相胶束和W/O微乳液。通过该微乳液对低浓度钒酸钠水溶液进行萃取,研究了碱浓度对钒萃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pH=13的强碱条件下,内水相组分、N263浓度、异戊醇浓度、温度、水乳比及萃取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料液碱浓度的增高,微乳液对钒的萃取率逐步降低;当料液pH=13,内水相为0.6 mol/L NaOH+0.6 mol/L NaCl、N263浓度6%、异戊醇浓度12%、温度35℃、水乳比=3、搅拌时间3 min时,浓度为1 g/L的钒的料液经微乳液一级萃取后,可降至100 mg/L,萃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
以提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提钒尾渣中钒的存在形态及可能物相。通过与现有尾渣再提钒技术的对比,提出对于钒主要以高价形式存在的提钒尾渣再提钒的关键是通过强化钠化、碱浸等方式,破坏硅酸盐矿物对高价钒的包裹,来提高钒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含0.2%V的生铁中提取钒,研究了分离硅、磷、硫而保留钒的予处理方法。 用氧直接处理铁水和用碱性渣处理铁水时找到了有利于分离硅、钒的条件; 由坩锅底部喷入CaO和O_2可促进硅、钒的分离,并部分脱除磷; 以惰性气体为载体,向铁水喷入苏打,可脱掉50~65%Si,75~87%S,而钒则完全保留于铁水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微乳液法,介绍了微乳液的组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与不同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溶水能力,并考察温度、pH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绘制了不同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结果表明:当DTAB与正丁醇质量比为13∶7,(DTAB+正丁醇)与环己烷质量比为3∶1时,D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具有较大的稳定区域,其最大溶水量在50%左右。该微乳液体系在温度低于80℃时,稳定区域受温度影响较小;pH对该体系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强碱体系下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碱作用下制得了铈锆超细氧化物,借助于X射线衍射、热重、激光粒度仪、比表面仪对该粉末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锆含量的增加,Zr—Ce—O氧化物颗粒有增大的趋势;无水乙醇是一种较好的洗涤剂;作为反应原料,硝酸盐较氯化盐好;在强碱下,干磨比湿磨好。  相似文献   

7.
石煤钒矿提钒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化焙烧-水浸提取石煤钒矿中钒的工艺是可行的,且工艺的适应性强、简单,易于产业化,是一种新的提钒技术。石煤钒矿硫酸化焙烧合适工艺技术为硫酸配入量35%、焙烧温度300℃和焙烧时间0.5h,钒的浸出率〉92%。  相似文献   

8.
钒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元素,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重要领域。文中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钒渣提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目前,钒渣提钒已成为钒冶金领域的研究热点。钒渣提钒的方法可归纳为:钠化氧化焙烧提钒、钙化氧化焙烧提钒、无盐氧化焙烧提钒、无焙烧加压浸出、熔融态钒渣直接氧化提钒、基于过程强化的钒渣提钒和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钒渣提钒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提钒的高效化、提钒的绿色化、提钒废液和尾渣的循环利用以及高值利用。  相似文献   

9.
提钒尾渣中含镓达0.014%,是典型的富镓原料。对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镓的各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分析,提出将镓从镓的铝硅酸盐复杂结构体中有效解离出来是提镓的关键,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高温碱性焙烧—加压碱性浸出—碱性萃取(或树脂吸附)—电解提镓的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硅质石煤钒矿提钒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空白焙烧-碱浸"和"氧化剂氧化-酸浸"这两种提钒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空白焙烧-碱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矿样粒度0.074 mm、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3 h、氧分压10~100Pa、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 h、烧碱浓度40 g/L、液固比1.5∶1.0,在此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到83.8%,比传统的钠化焙烧-酸(碱)浸工艺提高20%以上。在矿物粒度0.074 mm、氧化剂MnO2用量为5%、硫酸浓度为40%(质量分数)、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9 h、液固比为2.5∶1.0的条件下,氧化剂氧化-酸浸提钒工艺的钒浸出率可达72.4%,比传统的钠化焙烧工艺高出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于群 《有色矿冶》2021,(1):27-29,33
某公司每年更换下来的废钒催化剂约100 t,这些废钒催化剂若不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仓储资源,而且这些废钒催化剂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会随雨水不断冲刷而逐渐由地表渗入地下,毒害地面上的植被,既破坏土壤的结构,又污染地下水资源.目前处理废钒催化剂的工艺是生产钒渣工艺和生产五氧化二钒工艺.通过对比两种工艺进行优化,优选钒渣工艺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湘西某石煤钒矿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添加剂种类与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原矿磨矿粒度、硫酸加入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验得出结果:空白焙烧870℃、焙烧时间4h、原矿磨矿粒度-74μm≥71%情况下,添加1.8%硫酸,室温浸出1h。在此条件下,钒的提取率可达87%以上。该含钒浸出液用717树脂离子交换一沉钒一煅烧工艺可以提炼出YB/T5304—2006冶金用99钒,该钒矿总回收率为84.5%。  相似文献   

13.
某炭硅质钒矿提钒工艺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某炭硅质含钒页岩钒矿性质,介绍了原矿直接酸浸提钒和空白氧化焙烧-酸浸提钒两工艺的试验结果.两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表明,采用原矿直接酸浸提钒虽然其原矿处理单位成本高4.8%,但投资省20.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高1.85%、项目投资回收期缩短0.28年,且流程短,工艺简单成熟,节能环保,更容易实现工业化,可供类似钒矿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攀钢和承钢提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和形貌结构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得到了国内提钒尾渣中钒的存在价态及可能物相。通过总结近年来不同提钒尾渣(以低价钒为主的攀钢提钒尾渣和以高价钒为主的承钢提钒尾渣)再提钒技术的研究进展,将提钒尾渣再提钒的关键问题总结为"外包裹硅酸盐矿物的分解、残留钒铁尖晶石结构的破坏和尾渣中低价钒的氧化"三种控制环节的选择性强化,通过与现有尾渣再提钒技术的对比,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提钒尾渣需采用不同的再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15.
石煤钠化焙烧,酸浸,离子交换提钒新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采用石煤钠化焙烧、水浸渣常温稀酸(或塔酸)浸出,901树脂常温离子交换提钒新工艺。V_2O_5的总回收率达76.56%。与传统的加温水浸-加温酸沉粗钒工艺相比,钒的总回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吨钒成本降低25%左右;产品质量优于国标GB3283-87冶金99级V_2O_5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含钒矿石提取钒的绿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钒矿石为原料,加入自制添加剂A,经焙烧、一段水浸、二段过氧化氢浸出提取钒。结果表明,该钒矿样混入8%添加剂A于810℃焙烧4h、常温下水浸8h后再用1%过氧化氢浸24h,钒浸出率达70%以上。该方法得到较高浸出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目前提取钒的原料,分析了溶液中钒离子的结构、种类以及氧化-还原电位,讨论了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及氧化-还原法从溶液中分离富集钒的原理、工艺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钒渣生产五氧化二钒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少量钒和铬,应予回收,使之符合排放废水的标准。处理该废水后得到的钒、铬渣含V10—18%,Cr18—22%。根据钒铬电位,采用选择性氧化和碱浸湿渣法,对分离钒、铬很有效,含钒溶液经净化和沉淀后制成V_2O_5,铬渣另作它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