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O微乳液对强碱体系中钒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制备了水/N263/异戊醇/煤油组成的反相胶束和W/O微乳液。通过该微乳液对低浓度钒酸钠水溶液进行萃取,研究了碱浓度对钒萃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pH=13的强碱条件下,内水相组分、N263浓度、异戊醇浓度、温度、水乳比及萃取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料液碱浓度的增高,微乳液对钒的萃取率逐步降低;当料液pH=13,内水相为0.6 mol/L NaOH+0.6 mol/L NaCl、N263浓度6%、异戊醇浓度12%、温度35℃、水乳比=3、搅拌时间3 min时,浓度为1 g/L的钒的料液经微乳液一级萃取后,可降至100 mg/L,萃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
3.
5.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与不同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溶水能力,并考察温度、pH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绘制了不同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结果表明:当DTAB与正丁醇质量比为13∶7,(DTAB+正丁醇)与环己烷质量比为3∶1时,DTAB/正丁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具有较大的稳定区域,其最大溶水量在50%左右。该微乳液体系在温度低于80℃时,稳定区域受温度影响较小;pH对该体系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强碱体系下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碱作用下制得了铈锆超细氧化物,借助于X射线衍射、热重、激光粒度仪、比表面仪对该粉末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锆含量的增加,Zr—Ce—O氧化物颗粒有增大的趋势;无水乙醇是一种较好的洗涤剂;作为反应原料,硝酸盐较氯化盐好;在强碱下,干磨比湿磨好。 相似文献
7.
8.
9.
10.
硅质石煤钒矿提钒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空白焙烧-碱浸"和"氧化剂氧化-酸浸"这两种提钒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空白焙烧-碱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矿样粒度0.074 mm、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3 h、氧分压10~100Pa、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 h、烧碱浓度40 g/L、液固比1.5∶1.0,在此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到83.8%,比传统的钠化焙烧-酸(碱)浸工艺提高20%以上。在矿物粒度0.074 mm、氧化剂MnO2用量为5%、硫酸浓度为40%(质量分数)、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9 h、液固比为2.5∶1.0的条件下,氧化剂氧化-酸浸提钒工艺的钒浸出率可达72.4%,比传统的钠化焙烧工艺高出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某公司每年更换下来的废钒催化剂约100 t,这些废钒催化剂若不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仓储资源,而且这些废钒催化剂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会随雨水不断冲刷而逐渐由地表渗入地下,毒害地面上的植被,既破坏土壤的结构,又污染地下水资源.目前处理废钒催化剂的工艺是生产钒渣工艺和生产五氧化二钒工艺.通过对比两种工艺进行优化,优选钒渣工艺流... 相似文献
12.
13.
某炭硅质钒矿提钒工艺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1,39(4)
简述了某炭硅质含钒页岩钒矿性质,介绍了原矿直接酸浸提钒和空白氧化焙烧-酸浸提钒两工艺的试验结果.两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表明,采用原矿直接酸浸提钒虽然其原矿处理单位成本高4.8%,但投资省20.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高1.85%、项目投资回收期缩短0.28年,且流程短,工艺简单成熟,节能环保,更容易实现工业化,可供类似钒矿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石煤钠化焙烧,酸浸,离子交换提钒新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采用石煤钠化焙烧、水浸渣常温稀酸(或塔酸)浸出,901树脂常温离子交换提钒新工艺。V_2O_5的总回收率达76.56%。与传统的加温水浸-加温酸沉粗钒工艺相比,钒的总回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吨钒成本降低25%左右;产品质量优于国标GB3283-87冶金99级V_2O_5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介绍了目前提取钒的原料,分析了溶液中钒离子的结构、种类以及氧化-还原电位,讨论了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及氧化-还原法从溶液中分离富集钒的原理、工艺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钒渣生产五氧化二钒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少量钒和铬,应予回收,使之符合排放废水的标准。处理该废水后得到的钒、铬渣含V10—18%,Cr18—22%。根据钒铬电位,采用选择性氧化和碱浸湿渣法,对分离钒、铬很有效,含钒溶液经净化和沉淀后制成V_2O_5,铬渣另作它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