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影响柳钢冷轧带钢厚度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总结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可逆轧机成材率低、带钢头尾厚度精度差、阶梯板长度长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通过建立厚度控制模型、查找轧制头尾扰动因素,提出优化轧辊补偿效率曲线,并在轧制区推行以润滑油油膜厚度为基础,通过压力、张力和速度的配合快速压下,再通过压上粗调和张力微调的操作方法稳定带钢头尾厚度.实施后,阶梯板长度控制在30 m左右,带钢...  相似文献   

3.
微米级冷轧带钢厚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讨论了冷轧应用的各种厚度控制的优缺点,介绍质量流量厚度控制原理和控制精度极高的微米级带钢厚控(μAGC)系统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 800 mm炉卷轧机设备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带钢头尾厚度偏差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在工艺控制方法上采取了最小化头尾温降、改进头尾辊缝控制、温度补偿以及综合应用压力AGC和监控AGC等削减厚度偏差的相应措施,改进后使带钢头尾厚度公差大大减小。实践表明,带钢头尾厚度偏差的存在不是一个单纯设备问题或控制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在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工艺控制等方面综合实施减小厚度公差的方法,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动态修正轧机弹跳值提高热轧带钢头尾厚度精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得到高精度的辊缝设定值,分析了某钢铁公司热连轧厂轧机弹性方程,找出更接近实际的轧机弹性曲线,以便在假定带钢塑性系数为常数的条件下,在线动态给出带钢穿带过程中轧机弹跳值修正量。结果表明:一段轧机弹跳回归模型精度比二段轧机弹跳回归模型高一个数量级。通过动态修正轧机弹跳方程,消除了辊缝设定模型中的刚度补偿系数误差,可以提高热轧带钢头尾部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6.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已经完成了投资为5300万美元的千叶厂3号冷轧带钢轧机的改进规划。这项规划的内容包括安装一台高能量的激光焊接机和在带钢入口处增加一个活套,从而使这台冷轧机达到连续轧制。除外,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行设计的冷轧带钢纵剪机存在的问题,对纵剪机进行了改进,保证了冷轧带钢的纵剪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场实际经验,从原料,轧制过程和操作程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MINO(米诺)500mm四辊可逆式精密冷轧带钢机带钢厚度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通过实例说明该套轧机完全可生产出真正的精密带钢,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冷轧带钢质量的关键问题——纵向厚度不均的产生原因加以分析,提出消除厚度偏差的工艺措施,从而提高了冷轧带钢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带钢厚度控制是冷轧带钢生产中最重要的控制环节.由于采用常规控制手段无法获取精确的前滑值,不能实现精确的秒流量控制,因此,越来越多的冷连轧机配备了新型的激光测速仪参与带钢的厚度控制.通过激光测速仪,可以在原有的带钢厚度控制系统中增加秒流量预计算控制功能,并且参与速度调节控制和反馈调节控制,提高厚度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Determination of the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hardness test. The activation energy corresponds to that of carbon-diffusion in α F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crystallization texture from X-ray pole figures.  相似文献   

12.
冷轧马氏体钢板以其高强度特点,在汽车结构件制造中具有较大的减重潜力,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马氏体钢板延伸率较低,随着钢板强度提高,塑性进一步下降,能否满足汽车零部件制造对成形性和安全保护的要求,值得关注。以1 500 MPa级别的冷轧马氏体钢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90°弯曲性能和在不同温度的韧性及断裂方式,并根据试验结果对1 500 MPa级马氏体钢板应用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该类型的超高强钢板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冷轧搪瓷钢板抗鳞爆性能检测方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国内外冷轧搪瓷钢板抗鳞爆性能检测方法及发展,指出现在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一个以氢扩散为评判标准,能适合钢铁企业及为国内广大搪瓷制造业所接受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电解池,研究了冷轧搪瓷钢板抗鳞爆性能试验方法,测量了DC01、DC05冷轧钢板的TH值.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鳞爆性能测量结果与实际涂搪瓷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本文的试验方法可快速评定冷轧搪瓷钢板的抗鳞爆性能.  相似文献   

15.
冷轧薄板表面缺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芳 《炼钢》2006,22(3):22-25,48
介绍了冷轧薄板表面主要缺陷的形貌、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表明:冷轧薄板表面缺陷主要分为常规缺陷和非常规缺陷两大类。常规缺陷的产生与冷轧工艺质量密切相关,而非常规缺陷的形成机理则比较复杂,可能在炼钢工序也可能在轧钢工序形成,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对铸坯皮下夹杂缺陷和冷轧板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制动处理降低了铸坯表层较大尺寸夹杂物的含量,显著改善了冷轧板表面质量,冷轧板表面夹杂缺陷发生率从0.68%降到0.14%。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采用SEM、EDS等试验手段,研究了冷轧镀锌板典型的表面质量缺陷形貌及缺陷部位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油脂类物质残留可导致冷轧镀锌板表面漏镀缺陷,氧化铁颗粒压入引起表面黑点缺陷,机械划伤可造成表面线状缺陷,保护渣卷入致使镀锌板表面出现孔洞缺陷。阐述了镀锌板各类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缺陷的控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In the so‐called ferritic rolling the finishing is shifted down into the temperature region of ferrite, which enables a production of thinner hot strip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hot rolling in austenite) with a changed texture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such initial warm rolled hot strips on the texture formation and hence on the deep‐drawing quality of the final cold strips. A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hot strip texture to the cold strip.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commercial IF‐ and ELC‐steels by a laboratory simulation with the hot deformation simulator Wumsi (rolling simulated by the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test). It was possible to optimize cold roll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by means of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textur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ferritic (warm) d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ocessing route of such special production of cold strips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of r‐values. If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route, a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of deep‐drawability with a diminished earing is achievable especially with the IF‐ste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