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本文论述了Sn-Pb-AG系列软焊材料设计的理论依据、试验方法和结果。产品综合性能可以满足集成电路、厚膜组件、热敏元件、晶体振子、镀银器件特高温软钎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8.
应用硼氢化钠于常温下从DBC载金有机相中还原反萃金,考察了还原时间、硼氢化钠用量、水相酸度、有机相金浓度等对全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反萃条件下金的反萃率均大于99.9%,获得的海绵金纯度高于99.99%。有机相可反复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9.
用硫脲法浸取含铜硫化金精矿及其焙砂时,直接浸取硫化矿,硫脲消耗高,过程操作困难,金的浸出率仅为60-70%,且不稳定,采取在浆挂铁板和加活性炭,也仅能达87-91%;而经硫酸化焙烧的焙砂,用烯酸预浸回收铜,再用硫脲浸取金,银,硫脲消耗低,过程易于操作,金,铜和银浸出率分别可达98%,90%和91%且稳定,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高品位矿石金标准物质,并已获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为黄金矿山和地质勘查中金的测定提供了量值标准,为分析实验室的质量监控及仪器校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用特殊的防凝结聚合物和一种温和的还原剂成功地生产出高浓度纳米金溶胶。胶的固相中纳米金的质量分数为80%(粒度为10~30nm).其余固相为防凝结聚合物。可通过选择防凝结聚合物的极性、用某种溶剂按需要比率稀释溶胶。这类溶胶可应用到电子、光学、催化剂、颜料及金属涂料等各领域。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金矿石和金精矿国家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金矿石、金精矿中金成分分析的国家标准物质,共设计了6个金品位,其金品位范围为2.0~90.0 g/t。在研制过程中,采用雷蒙磨粉机磨样,自制混样机一次混样的方式,大大地缩短了标准物质的加工流程,确保了标准物质的均匀性。针对高硫化矿物易氧化的问题,采用了真空封装技术,增加了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该系列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合格,稳定性检验良好。经国内具有实验室认可资质的9家实验室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火试金重量法和火试金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定值,其结果准确,不确定度评定合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次氯酸钠从烟台地区金精矿中提取金银,金银浸出率分别达98%和54%,浸取周期仅为常规氰化法的1/3。对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次氯酸钠浓度、浸取时间、浸取温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分散剂,添加到含少层石墨烯粉末的三元材料LiNi1/3Mn1/3Co1/3O2正极浆料中,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含石墨烯三元正极浆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含不同质量的分散剂的正极极片的形貌、电性能和内阻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加入0.4 %的分散剂制作出的正极极片导电率最高,有效抑制正极浆料中石墨烯颗粒的团聚现象,降低正极材料界面内阻,提高循环性能;在2.75~ 4.2 V电压范围内,以1 C充电6 C放电情况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从126 mAh/g衰减至106.2 mAh/g,容量保持率为84.2 %,而未加分散剂含石墨烯的容量保持率为8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