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无在线调蓄水库,对藻类生态调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生态调度实现策略和实施方式研究.主要实现策略包括:划定自身的调蓄区,隔离生态调度对下游的影响;采用高效的渠池运行方式,减少生态调度时蓄量的反复调整;综合考虑安全、快速、平稳等需求,设定生态调度实施进程和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将总干渠划分为流速调控区、... 相似文献
2.
3.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地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质工作始于50年代初,特别是近十余年来收集了大量资料,成果可靠。选定的总干渠和天津干渠具有优越的自流输水与供水的地形条件,且渠线位于主要城市上首。避免了城市排水的污染,沿线区域构造稳定性,土(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基本明确。通过地震裂度Ⅷ度区仅占8%;压煤区实际压煤量50000吨左右,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稳定;强膨胀土渠段仅占渠线长1%,采取工程措施,可以保证渠坡稳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距离长、控制建筑物多、无调节水库的特点,对常用的输水渠道反馈控制方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中线工程的调蓄小、水位允许变幅小的运行特征,提出了分别采用水位、水量作为被控变量的联合反馈控制方式,并从降低控制难度、提高控制精度出发,提出了嵌套三点控制方式。模拟计算表明,提出的反馈控制方式可以满足中线工程水位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赵春锁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5):35-37
在中线总干渠现状地下水位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渠段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预测总干渠沿线可能出现的较高地下水位,为总干渠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为南水北调输水线路之一,总长逾千公里.总干渠征地移民与水库移民不同,点多线长,移民相对分散,一般可以就近安置,安置难度较小.但由于跨越行政区域较多,对调查及规划方法、标准的统一要求较高.总干渠征地移民规划设计要做好土地、房屋、人口、专项设施等实物指标调查,相关单位按照统一的调查大纲和概算编办法开展移民规划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线路长,建筑物数量大、类型多,进行水头优化分配对于节省工程投资,合理的进行总干渠工程布置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计算,提出了总干渠水头优化分配方案,确定了3个渠段之间的水头分配值以及各段内分段渠道和各个建筑物的水头分配值,并对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衬砌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衬砌施工的特点,结合安阳段的实际情况,针对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提出:机械削坡坡面预留厚度宜控制在15 cm左右;铺砂含水量为9%~12%时最易压实;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提浆、铺坡平整度、裂缝控制等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入手,论证了实施代建制建管模式的必要性,探讨了代建制的概念和特点,以南水北调建设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基础,对代建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最优的建管模式。代建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实践中是成功的,代建制管理模式从实施过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可控性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均优于直接管理、委托管理的建管模式。工程实践表明,实施代建制有效地弥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法人管理力量不足,减少了建管人员安置负担,分担了项目法人的部分建设管理责任,避免了地方性利益行为,显著提高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水源水质优良。采用全封闭式管道输水 ,工程永久占地少 ,抗风险能力强 ,防渗、防蒸发 ,水质不污染 ,输水安全可靠 ,输水利用率高 ,满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大中城市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Abstract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important for China. Any sudden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along the route would threaten normal water supply. We studied four technologies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reg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a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in managing pollution accidents. The achievements, which include four technologies and a system,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Middle Route as they can help deal with accidents and policy formulation,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相似文献
16.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包含了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行业和多学科的许多复杂问题,如何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和有效管理,是实现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最终规划目标和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的一些做法和探索性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调水管理提出研究思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合同管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06,(Z1)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新世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合同管理是中线干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成立以来的合同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