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碱性无氰镀锌工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前言 长期以来由于氰化物镀锌工艺范围宽、杂质容忍性好等优点在电镀中沿用至今,随着对公害、环保的日益关注,促使电镀工业发展无氰镀锌体系. 相似文献
2.
0前言碱性镀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艺,其具有成本低、镀液成分简单(不含配位剂)[1]、废水易于处理、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细致光亮、韧性好、经钝化处理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和装饰性等优点,镀层厚度可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无氰碱性镀锌新工艺。镀液组成为9~14g/L锌离子,100~150g/L氢氧化钠,1mL/L主光亮剂,8mL/L辅助光亮剂。常温下,Jκ为1~3A/dm2。在Jκ为2A/dm2时下锌的沉积速率约为0.4μm/min,ηκ约为77%,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沉积速率增加,但电流效率下降。霍尔槽试验表明,在中高电流密度区,沉积速率与锌离子质量浓度接近线性关系,均镀能力随锌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很小;在低电流密度区,沉积速率和均镀能力随锌离子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镀液稳定,电流效率和沉积速率较高,镀层附着力好,脆性小,耐腐蚀性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型无氰碱性镀锌体系的工艺流程和工艺配方。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对从该体系和从传统的碱性镀锌体系中获得的锌镀层的结构分别进行了测试。讨论了新型镀锌光亮剂的用量对锌镀层含碳量的影响。比较了传统酸性锌和碱性无氰锌与新型碱性无氰锌的钝化时间与钝化膜含铬量的关系.同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中性盐雾实验。研究了新型镀锌体系在铸铁件上的镀锌效果,对其均镀能力、深镀能力和耐蚀性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碱性锌为定向晶体沉积,而新型碱性锌为不定向晶体沉积。锌镀层的含碳量起初随着新型镀锌光亮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然后趋向于平稳。3种镀锌体系镀层的含铬量均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是新型镀锌层的含铬量最高,同时,在中性盐雾实验中其耐蚀性最好。新型镀锌体系在铸铁制件——刹车件上的镀锌效果良好,且其在NSS 1000h的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耐蚀性能。均镀实验证明其分散能力达到84.2%,深镀能力也达到了50%。 相似文献
5.
碱性无氰镀锌工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无氰镀锌溶液成份简单,均镀能力与复盖能力都好,容易进行铬酸盐钝化,钝化膜不易变色,而且镀液中不含任何络合剂,废水处理容易,所以应用面不断扩大,对碱性无氰镀锌工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针对不同产品的要求,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工艺。现将美吉诺公司(McGeanRohco)在近年来研制并不断完善的四种碱性无氰镀锌工艺作一比较: 在表1中,分别将外观、电流效率、均镀能力、镀层分布分为十个等级,10级表示最好。由表中可见,从外观来讲,UTP工艺最好,而从镀层分布和均表1 不同碱性无氰镀锌工艺的比较2020… 相似文献
6.
7.
8.
无氰碱性电镀锌-镍合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有机聚合物为络合剂、以ZN-1为添加剂的无氰碱性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探讨了络合剂质量浓度、温度、镍的质量浓度以及阴极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镀层中Ni的质量分数的影响。综合考察了合金镀层的组成、各组分作用、镀层外观及镀液的稳定性,通过中性盐雾试验考察了锌-镍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
硫化钠在无氰碱性镀锌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化钠在无氰碱性镀锌中应用赵菁,陈勿初(兰州电机厂,730050)硫化钠在氰化物镀锌中作为光亮剂使用,又可在无氰锌酸盐碱性镀锌、氰化物镀铜-锡合金、氰化物镀铜中作为除杂剂使用,但在碱性无氰镀锌中添加还是首例。1硫化钠在镀锌中应用1.1光亮剂硫化钠电离... 相似文献
10.
本次使用的无氰碱性镀锌溶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良好.电流密度为1.70~2.00 A/dm2,镀液温度在21~22℃时,锌层的沉积速率约为20 μm/h,镀液中锌离子的浓度对沉积速率影响较大.锌层外观为均匀细致的银灰色或银白色,钝化后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的彩虹色.锌层结合力、耐蚀性、氢脆性均符合HB5035-1992的要求.在锌层上制备氧化磷化膜,膜层外观和耐蚀性符合工艺的要求.以霍尔槽试验、锌层外观、沉积速率变化等为依据调整镀液中锌离子的浓度,可通过增大锌板阳极的面积或补加浓缩液来补充镀液中的锌离子.小零件的试镀效果良好,满足交付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无氰碱性镀铜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一种无氰碱性镀铜工艺。讨论了该工艺的镀液组分及操作备件的影响。对镀层外观、沉积速度及镀液分散能力与覆盖能力进行了测试,并与国外某知名品牌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工艺性能相当。采用该工艺对3种不同基材电镀无氰碱铜,后镀镍,通过弯曲试验和热震试验检测镀层的结合力,结果发现镀层与基材结合力良好。提出了该工艺镀液的维护与注意事项。该工艺操作简单,控制容易,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适合钢铁件、黄铜、锌合金压铸件、铝合金浸锌层的预镀。 相似文献
13.
无氰镀银清洁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氰化镀银有害环境及健康,已被限制使用并逐渐淘汰,本文在硫代硫酸盐镀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加入辅助剂及光亮剂,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无氰镀层,从而开发出一种无氰镀银清洁生产技术。介绍了该无氰镀银的基本原理、工艺规范、前后处理以及镀层的保护方法,并指出了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测定了厚度为10~15μm的该无氰镀银层的结合力、焊接性能、电阻、防腐蚀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并与相同厚度的氰化镀银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无氰镀银层质量不亚于氰化镀银层。 相似文献
14.
防渗碳碱性无氰镀铜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实用性防渗碳无氰碱性镀铜新工艺,先进行预镀铜,再进行柠檬酸盐镀铜。给出了工艺流程及工艺规范。经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操作简单,镀液维护方便,镀层细致、均匀,结合力强。该工艺复合环保要求,可以取代防渗碳氰化镀铜工艺。 相似文献
15.
"电位活化"现象与无氰直接镀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位活化"现象认为,当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的初始电位负于金属基体表面的活化电位时,电沉积的初始过程将首先完成对金属基体的活化,随后镀层沉积在活化的基体表面,形成具有牢固结合强度的电镀层。简要阐述了电位活化的研究概况和基本观点。应用电位活化概念对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焦磷酸盐镀铜、HEDP镀铜、乙二胺镀铜等无氰镀铜层在钢铁基体上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6.
碱性锌酸盐镀锌常会出现镀层起泡故障,严重影响镀层质量。分析了碱性锌酸盐镀锌各个工序中镀层起泡的原因,并介绍了相应的控制方法:碱性镀锌镀层起泡的原因很多,实际电镀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一种采用水溶性低泡光亮剂的碱性镀锌工艺,适用于铁丝和钢带的连续镀锌.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盐酸酸洗,氢氧化钠中和,在含有氧化锌18~25g/L、氢氧化钠200~ 280 g/L和光亮剂(由苄基吡啶鎓盐和聚乙烯亚胺及其衍生物组成)10~14 mL/L的镀液中镀锌,硝酸出光,蓝白钝化或彩色钝化,以及烘干.讨论了光亮剂用量、温度、pH、波美度及电流密度对碱性镀锌工艺的影响.与传统的硫酸锌-硼酸体系相比,该工艺所得镀锌层质量稳定,废水处理简单,彩色钝化膜更鲜艳、牢固,耐蚀性更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