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岩  李青 《大众用电》2011,(1):28-29
河北保定北部山区供电电网经常发生线路故障,而且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线路故障点,给线路的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影响.随着计算机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许多微机线路保护或故障录波器都增加了基于阻抗测量原理的故障测距功能,推动了故障测距技术的发展.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阻抗原理测距精度不是很理想.因此,电力系统开始采用行波测距技术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行波法测距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岚 《江西电力》2006,30(5):32-33,36
行波法测距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测距方式。本文在介绍故障时波过程的基础上,对行波法测距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并对由于行波法测距出现的问题而引入的基于小波变换技术的行波法测距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对其在江西电力系统应用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型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变电站建设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针对现有输电线路行波测距装置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存在行波故障信息提起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包括在电子式互感器中增加行波信号高速数据采集模块、采用低速采样判断故障与高速采集行波数据的组合测距模式、基于形态学滤波和相关函数的单端行波测距算法实现单端...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宁夏电网线路故障后测距不准的问题,引入电压行波测距原理的概念,通过对电压行波测距装置捕捉到的实际故障进行分析,提出对宁夏电网现有测距装置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应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是由测距终端装置和测距主站构成的,文中介绍了应用于智能电网的故障测距系统与传统测距系统的区别与改进。与现有系统相比,智能变电站内的测距终端装置在信号接入方面采用了分布式采样方式并提供了与电子式互感器的接口,在站内通信方面则解决了装置IEC 61850标准通信问题。同时,研究了在测距主站中利用区域电网信息提高测距系统整体可靠性的途径,并且利用暂态量信息进一步开发了故障分析系统,使其具备了初步的电网故障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范凯  鲍斌 《东北电力技术》2009,30(4):15-16,41
介绍了东北电网500 kV线路行波测距装置组网运行的方案及工程实施情况,对测距装置在组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行波测距技术及系统在绥化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树平  刘景勤  沈立宏 《黑龙江电力》2003,25(4):277-279,283
简要介绍了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技术,着重分析了行波测距不受故障接地电阻的影响。该技术测量准确,运行稳定、可靠,线路故障排除及恢复供电快速,可减少巡线劳动强度和成本支出。现代行波测距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增供扩销和优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暂态行波故障测距理论,建立以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和可扩充性为原则的线路行波测距主站系统。通过主站调取各个站端设备采集单元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故障线路名称和故障距离等相关信息,并进行WEB发布,实现超高压电网线路故障在线检测,在线路故障后迅速准确快速地发现故障点,从而及早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9.
XC-2000行波测距装置测距成功率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C-2000行波测距装置相对于传统的阻抗测距装置测距精度显著得到提高,但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因死区、录波数据丢失等问题而导致测距失败的情形,该文从测距原理和设备原因两方面并结合实际运行中的测距失败实例对测距失败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提高行波测距成功率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时昌盛  苏良虎 《电气开关》2010,48(1):64-66,70
简要分析电力系统现状,阐述行波理论,在此基础上将行波理论用于实际情况来验证可行性并举出算例进行说明,最后分析并展望行波理论。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行波测距装置的配置影响着故障测距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经济性。现有关于行波测距装置配置的研究多集中于输电网,缺少对配电网行波测距装置配置的研究。分析配电网行波信号的衰减特性,研究分支数量对行波信号传输的影响以及分支线对故障定位的影响,提出在配电网架空线上分散安装行波测距装置的初步配置方案。该方案减小行波测距装置检测信号的衰减,并且克服了配电网分支扩展时仅在变电站配置行波测距装置会得到伪故障点的缺陷,为配电网行波测距装置的配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最后,使用ATP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行波测距技术能够实现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特别是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适用性广的优点。XC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率先在山西省侯村一廉州500kV线路工程中使用,并为在我省今后工程的推广,起到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禹超 《电工技术》2014,(12):13-14
介绍行波测距装置的应用现状,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鲁棒性、装置检验手段不完善、GPS对时故障、波速误差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行波技术的持续改进研究、现场优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故障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设计了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性能测试方案,研究了测试系统、测试内容以及所用的仿真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线路和二次回路的模型。按照设计的方案对双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线路两端传播的行波,行波具有快速动作的特性,行波测距技术正是利用这一重要特性,以实现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文章介绍了行波测距的原理及分类,以实际应用为例对其在电网中的应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力线载波通信(以下称载波通信或载波)这个名字对于电力职工,特别是通信人员、调度人员、变电运行人员和各级领导等都是很熟悉的。因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很多年来为电力调度电话、远动信号、保护信号等的传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由于它具有经济、可靠、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它多年来一直在电力系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电网的扩大,科学的发展,在某些范围内需要传输的信息也增多了(如:遥视、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等),电力线载波通信已不能满足要求,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其它通信方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就架空输电线路及电力电缆故障的行波测距系统进行分析,阐述了行波测距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行波测距装置原理的简介及对贵州电网行波测距装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DPS一2000装置对贵州电网网内500kV变电站行波测距装置的联网方案,并提出了相关的系统性能指标,通过联网后,行波测距系统实现双端自动测距,提高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往装置存在的测距精度较低和循环存储器死区问题,采用CPLD的系统结构,用集成度较高的CPLD器件重新设计了高速采集控制器和时标标定模块,消除了循环存储器死区问题,也提高了测距精度.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CPLD结构的故障行波测距装置的原理、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云南电网中的500kV大理变与220kV苏屯变各安装了一套XB2010型行波测距装置,并于近期记录下了两次出线故障的行波数据。通过分析测距软件的原理与算法,结合测距实例,给出行波测距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