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倪泰乐  冯兆  陈应双 《包装工程》2021,42(4):178-184
目的 运用皮尔斯三分法理论对李冰相关符号文本进行解释和符码转换,建立李冰视觉符号元素素材库和知识库并将李冰视觉符号元素运用到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中,提升产品的民族文化内涵.方法 运用符码传达的过程对李冰的文献和图像从符号信息的受众中"解码",通过临时"艺术元语言集合"抽取若干片段进行解释,整理成符码集合.通过KJ法对获取的文字符号进行梳理,运用图形创意法则针对李冰文创产品所需图形元素进行设计;运用李科特量表法从图像库中筛选出合适的元素;融入巴蜀传统手工艺运用图形创意基本原理进行图形设计.结果 得出了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具有可重复性的图形元素和推演方法.结论 在对李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视觉图形元素提取与筛选中,为历史文化名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研究如何实现巴蜀文化的创意升级、丰富其文化内涵,对四川"非遗"的传承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图形扁平化风格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晓燕  刘帅  王伟伟 《包装工程》2015,36(20):26-29
目的将优秀的地域文化图形元素更好地运用于创意设计过程,进而使设计方案从形态、神韵等方面都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具备流行的扁平化风格特点。方法在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域文化图形元素的应用模型,实现了地域文化图形与现代流行风格的融合,并结合汉代四神兽文化图形的提取及应用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地域文化图形与现代流行设计风格的融合,不但有助于提升设计对象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雨甜 《包装工程》2020,41(8):275-279
目的针对国内商品包装设计同质化严重的现状,思考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从而提升包装设计的特色和创意,诱导消费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代消费者消费倾向,阐述同构图形在包装创意设计中的作用,对同构图形在包装创意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并提取相关设计理论经验和方法,揭示同构图形设计在商品包装创意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结论在商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突出个性、不断创新在当下包装设计中显得至关重要。同构图形作为包装创意设计中最生动、有趣的创意表现形式,是吸引消费者关注最有效直接的手段,以其最具视觉冲击力、独特的传播形式使包装设计达到最佳的视觉感召力,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对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集体记忆重构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家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治  马军  范文鹭  黄镜帆  郑崇栋 《包装工程》2018,39(18):160-165
目的探索工业遗产资源在集体记忆下和空间设施、家具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工业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设计的匹配路径。方法采用文献调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历史沿革的梳理、当地居民的集体情感的构建,通过集体记忆中最典型化的元素提取,建立创意设计模块,对典型园区的空间设施和家具进行系列化设计。结论第一,工业遗产集体记忆中的独有价值能够被凝练、创意设计及利用。第二,凝练、创意设计后的工业元素能够引导与匹配工业遗产型创意产业园设施和家具的典型化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5.
苏振文  鹿熙军 《包装工程》2023,44(12):240-249
目的 探究大河村彩陶元素应用于现代文创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活化大河村彩陶文化的传承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大河村彩陶艺术特征的分析,筛选并提取出最具大河村特色的视觉元素;其次运用形状文法对提取的纹样元素进行纹样衍生设计;最后运用叠加法完成图案骨架结构的创新设计,并结合大河村彩陶中色彩、构图、器型等视觉元素完成创新图形设计。结论 运用形状文法、图案骨架设计的方式,对大河村彩陶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并与现代文创设计相融合,拓展了大河村彩陶的视觉形态,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彭融  雷璐  褚兴彪 《包装工程》2022,43(6):297-306
目的 以广西在地铜鼓为研究样本,通过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的提取,探析模块化应用策略下铜鼓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衔接的方法,实现铜鼓文化设计传承与创新。方法 综合博物馆考察、网络搜索和文献阅读等方法,收集广西在地铜鼓典型样本,归纳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基本规律及视觉效应,提取有效造型线条及典型的纹样装饰,并运用分解、重构、平滑处理等方式对图形元素进行优化,搭建模块化的图形元素资源库。最后,在“三月三”节日花灯设计案例中予以体现。结论 通过“归纳—提取—分解—重构”的现代设计手法,将广西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运用在现代设计中,既有利于引导产品文化价值提升,又能够推动广西铜鼓文化的传播,并在日常应用中予以传承。  相似文献   

7.
刘青 《包装工程》2017,38(12):244-247
目的研究运用古籍元素进行创意衍生品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方法从创意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古籍元素与创意衍生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论述古籍元素在创意衍生品设计中的转化方法和原则,最后阐述了利用古籍元素进行创意衍生品设计的意义。结论古籍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其融入到创意衍生品设计活动中,对于古籍文化传承、特色文创产品构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段金娟  李飞霞  赵远 《包装工程》2020,41(12):93-98
目的针对非遗衍生品设计中的文化元素提取与表征过程中的模糊性问题,从可拓符号学的视角研究非遗衍生品中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基于可拓基元理论,构建非遗衍生品设计符号的可拓基元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非遗衍生品设计的可拓基元转化、设计元素符号提取和设计方案优度评价的方法,并以天津非遗"狗不理包子"衍生品组合灯具设计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结论基于可拓符号学的非遗衍生品创意设计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以为非遗衍生品的创意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江泳  仝苏红 《包装工程》2022,43(4):357-363, 404
目的 为了解决公共设施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师对产品文化故事构建的盲目性与主观性问题,从而增强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提升用户情感体验。方法 从既定的叙事主题中提取出“叙事具象元素”“叙事感性词汇”“叙事行为元素”三类叙事关键词,进行初步分析与筛选,并按照叙事思维“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形式构建叙事文本。根据因子分析法,建立叙事文本评价指标,作为叙事文本评选依据,采用TOPSIS法对叙事文本进行优选,对优选后的叙事文本进行解析,提取其设计元素应用到产品设计中。结论 以株洲智慧路灯设计项目为例,在确定产品叙事主题基础上,结合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对其叙事文本进行分析、构建与优选,辅助创意设计生成,获得了企业方与用户认可方案两款,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张杨 《中国包装》2020,(4):43-45
海派文化是中国吴越文化和开埠后传入的近现代欧美文化结合的产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元素,其中女性元素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尤为广泛。本文通过包装文字与版式设计、包装图形创意设计、包装盒结构与标志设计,从三个方面分析民国时期的海派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为中华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融合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1.
赵文强  臧欣慈 《包装工程》2024,(10):116-126
目的 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利用AIGC对沈阳故宫文创进行设计,探索智媒时代AIGC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方法 在皮尔斯符号学基础模型上拓展并引入AIGC技术,衍生出新的沈阳故宫文创设计模型。通过对沈阳故宫文化元素进行整理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文化元素符号进行编码,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目标用户群体需求,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对产品进行用户体验解码,指导沈阳故宫文创设计。最终的设计实践分为三部分,即基于沈阳故宫文创设计模型引入AIGC编码而成的产品;赋、比、兴描述手法下AIGC对文创产品的编码生成;负面描述下AIGC对文创产品的编码生成。在此基础上将三次设计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了AIGC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能够拓宽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提高文创产品的创新性,满足用户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具有较高人与AI“交流”频率的文创产品也更符合用户需求,而多种“人机”方案的呈现、设计、比较,有利于实现更高的人机价值共创。三次设计实践也从理论层面优化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下AIGC对文创产品的设计。结论 目前AIGC对文创产品的生成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创设计的水平与效率,有助于沈阳故宫文创产业的发展,也为后续学者研究AIGC和文创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石廷金  韩雪 《包装工程》2024,(10):377-384
目的 基于“非遗”研究多学科性的特点,不断深入理解“非遗”文化的意味,努力建立其与已有学术视角、知识体系的联系,探索公益广告研究和实践的新方法,并为“非遗”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方法 从艺术设计学、设计心理学、传播学视角出发,透过“非遗”元素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表现,高度提炼“非遗”元素,与东方美学思想融合,运用创造性思维,丰富创作内涵,创新表现形式,结合作者长期践行的平面公益广告设计及“非遗进高校”创新教育方法进行论证。结果 “非遗”元素对公益广告设计和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公益广告设计的创新又反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结论 “非遗”元素为公益广告创意思维与表现形式带来了独出机杼的影响,提升公了益广告创新的高度,形成当下原创公益广告设计创新的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晓彬  朱庆祥 《包装工程》2022,43(6):329-335
目的 在文创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探索五感理念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以五感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五感理念设计要素进行探究,总结出五感设计模型构架,提出沉浸式品味唤醒感知、互动式参与触发情感、体验式感受引发联想等基于五感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进行创新性解析。结果 指出文创产品应采用“五感”设计理念,提升用户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面的体验,以期优化用户体验感,增强文创产品的创新力。结论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系统性的“五感”体验理论,构建“五感”设计理论模型,总结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为五感体验理论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极具价值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君  罗心怡 《包装工程》2024,(6):416-421, 433
目的 以文化场域理论为指导,梳理武当山文化场域中的符号类型与文化意象,探索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新思路,为传统武当文化意象的推陈出新提供指引,并与新时代审美相融合。方法 将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分为四个层级,通过不同层级下的视觉语言,运用解构与重构、变异与重组等方法,提取出视觉符号并结合设计实践,构建符合新时代传播要素及文化赋能的创新理论框架。结果 提炼出武当山文化场域内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意象并融入设计中,得到一系列具有武当文化独特精神与韵味的文创产品设计。结论 基于场域视角研究武当道教文化的视觉元素符号,可以更全面地挖掘和展示武当的文化特色,能从历史脉络与人文习俗中凝练文化符号,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特征相结合,为文化符号赋予趣味性和灵动性,从而清晰有效地向大众传播武当文化。  相似文献   

15.
俞凯 《包装工程》2022,43(8):266-279
目的 基于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鼎新,对徐志摩名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与研究,以提升产品的内在文化价值。方法 从徐志摩名人文化和嘉兴海宁地域文化2个层面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运用设计符号学,对徐志摩名人文化与嘉兴海宁地域中的文化符号元素因子进行可视化提炼与研究,根据提取的显性符号元素因子运用耦合理论进行隐性符号元素因子提炼。运用语言学与产品语义学挖掘徐志摩名人文化背后的创作题材,结合嘉兴海宁地域文化特色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结论 从文学作品、名人故居、地域特色、非遗技艺等方面,探索名人文化、地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的新路径,并赋予徐志摩名人文化创意产品新的生命力,使其传承与复兴的同时提升嘉兴城市文化自信力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严晨  吴丹丹 《包装工程》2022,43(14):383-387, 407
目的 以在游戏理论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代表,探究以游戏理论指导包装创意设计实践的可行性、设计思路与具体方法。方法 对游戏理论的缘起进行系统回顾与思辨,分析赫伊津哈视角下游戏的定义与游戏的属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结合“时光机纸牌”“福虎镇宅”2个案例展开具体研究,论述游戏理论与包装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赫伊津哈视角下游戏的3种属性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结果 得出赫伊津哈游戏理论中所述游戏的3种属性,即自主性、界定性、情感化,如何应用于产品包装的结构、情境与视觉创意设计之中。结论 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与包装创意设计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可以从游戏理论的新视角为设计实践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婷  卢国英 《包装工程》2023,44(8):352-357
目的 用科学方法提炼老上海元素的视觉基因并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促进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和基因识别理论,归纳总结了老上海视觉元素提炼和应用模式。模式包含样本遴选、元素提炼、元素重构和元素应用四个阶段。针对实验样本,通过眼动追踪实验和问卷量表获取被试者客观生理数据和主观评价,结合样本的文化背景综合分析,提炼核心视觉元素进行元素重构;通过图形意象抽取、确立元素重构逻辑、保留开放延伸空间,形成基本形、图形组合、图案库,应用于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并以老上海糖标文创设计为例进行论证。结论 从老上海元素中科学提炼视觉基因,活化应用形成既有统一的视觉基因又有不同个性形态的系列文创产品,是海派文创产品开发的有效路径之一,也为提取传统文化基因应用于当代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陈绍华 《包装工程》2017,38(12):218-222
目的探究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以民俗文化的内涵为基础,总结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结合实例论述民俗文化在标志设计、招贴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4种平面设计领域的全新应用方式。结论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创造性地应用民俗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体现设计思想,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朱和平  成佳 《包装工程》2018,39(6):39-45
目的通过对民国初年商标设计新元素的发掘与整理,探索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风格商标设计的创新表现方式。方法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新元素进行分类归纳,并以具体案例和史实诠释新元素的应用方式。结论民国初年商标中新元素的运用,加强了品牌的视觉冲击力与差异化,使本土商品得以流行与接受,给民族工业企业带来活力,商标的审美趣味,不仅对时代审美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文化的积淀方式,尤其是民族性设计提供了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然  刘维尚 《包装工程》2023,44(18):364-375
目的 研究传统意境美学思想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为文创产品意境化系统开发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整理归纳宗白华的意境美学思想;运用归纳演绎法,分析宗白华意境理论与设计学思维的共通点,演绎意境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思维方法;将意境美学设计思维融入云冈石窟文创设计中,构建文创产品意境设计方法,形成云冈石窟文创意境设计流程。结果 得出意境创构理论可以融入云冈文创构建全流程,最终生成富有意境的文创产品。结论 通过活用宗白华意境理论,创新云冈文创设计思维模式,促进了石窟类文创产品的意境化系统开发,深化了云冈石窟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意境美学在设计领域实现了新的价值,也为石窟类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