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柴油机排气的特点,结合有源噪声控制工程应用,提出了两种次级声源的设计方案,经过分析计算,给出了实验用次级声源。  相似文献   

2.
楼宇设备工程中的结构声源的简化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速度矢量和导纳矩阵是对结构噪声源的完整描述,但由于包含太多的元素,缺乏实用性,需要进行简化。本文以特征值理论为基础,针对楼宇设备工程中具有较普遍的大导纳源安装到小导纳支撑结构的特点,进行简化描述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到支撑结构的功率可近似的表示成支撑结构平均点导纳实部与独立支撑结构的机器各点的阻塞力的平方和的乘积,从而把描述结构噪声源包含过多的元素收缩成为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3.
一类高阶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形如x^(m) am-1x^(m-1) … a1x′ g(x)=p(t)的一类高阶微分议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在文[1,2]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测试适配器前面板端口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被测设备UUT(Unit Under Test)数据库模型和仪器模型,以Visual Basic和SQ1Server为开发平台,自动完成测试适配器端口设计过程.该过程包括UUT端口的归类、UUT端口向通用端口的映射、测试适配器通用端口数目的确定、UUT端口测点向通用端口触点的映射,最终确定通用端口触点与仪器端口的连接关系.通过该方法生成的适配器前面板端口具有通用性的特点,在实验验证过程中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UUT端口.  相似文献   

5.
冯涛  刘克  周启君 《声学技术》2004,23(Z2):75-76
引言 管道中的某些声源的声学特性无法在声学实验室中采用标准的方法测得,而直接用管路系统某位置测得的噪声来描述管道中声源的声学特性,测试的结果又往往与测试系统密切相关,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测试理论和技术,在其基础上可得到声源的特性表征参数.该参数具有唯一性,只与声源的特性相关,与测试系统无关.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判定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a (t)φ(x^(n)x^1))′-m(t)φ^1/2(x^(n))x′ Q(l,x,x′)=0,的解为振荡的几个充分性定理.  相似文献   

7.
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类特殊形式的矩阵,它的元素的形式为a_i,_jh~(j-i),这类阵具有几个特殊的性质,由此又得出了有关的分块矩阵。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阶模态对自复位桥墩的影响,以某铁路58m高墩为例,基于OpenSEES建立自复位高墩地震反应模型。输入近场地震动强震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出了墩身塑性铰的形成及发展规律。基于模态分解法讨论了前3阶模态对墩身弯矩和墩顶位移的影响,引入一种定量指标评价了各阶模态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在近场地震作用下,自复位高墩墩底提离后只会减小第1阶模态响应对墩身的作用,使墩底不出现塑性铰;受高阶模态地震响应的影响,墩身中部仍会出现塑性铰区,墩底提离不能消除高阶模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引入广义归一化函数带概念研究结构声源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建新 《声学技术》2006,25(4):365-370
导纳矩阵方法完整精确描述结构声源,但因包含过多元素缺乏实用性。通过引入广义归一化函数带的概念,提出把完整描述结构声源的大量物理量收缩为一对物理量来对声源简化描述。并利用计算机构造虚拟结构的方法获得与平方总力、两种特征功率对应的三条广义归一化函数带。结果表明在源导纳远大于支撑结构导纳的场合平方总力描述声源好过用特征功率和平均点导纳大小一对量描述声源,而在源导纳与支撑结构导纳可比拟的场合,用特征功率和平均点导纳大小这对量远好过平方总力和平均点导纳大小这对量描述声源。工程上可按照精度上的不同要求,对照广义归一化功率带的宽度,做出接受或放弃这种简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
林帆  刘祖斌 《高技术通讯》2024,34(11):1224-1233
噪声环境下目标声场的声学量测量一直是声学研究热点之一,而声场分离技术则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针对板球2个异构声源的叠加声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辐射复模态的板声源声场分离方法.首先计算目标板声源和干扰球声源的声辐射复模态和对应的基向量,再通过测量声压计算每阶基向量的独立贡献,然后对其进行顺序重排和截断选取,最后求解分离系数得到目标声场.数值仿真表明,无环境白噪声时,目标声场的分离误差小于0.01‰;当白噪声水平SNR=25 dB时,声场分离误差小于10%.此外,声源间声压比、环境白噪声水平、被选阶次的数目、测点数目和测量面形状等影响因素都得到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L_2模形式的辅助积分探讨一类六阶抛物方程组的混合问题解的唯一性,类似于文[2]又获得八阶抛物方程对自由项与初值的连续相依性定理,且以解的唯一性作为推论。主要结果是定理1与定理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二端口网络测试过程中参数的涵义及计算公式,并列表给出了各个参数对应数值以方便工作中查用。  相似文献   

13.
霍冰  刘习军  张锐 《工程力学》2020,37(2):241-249
利用Galerkin法建立面内前四阶和扭转前四阶模态耦合的覆冰导线动力学模型。借助分岔理论分析各阶模态的失稳临界条件,研究导线系统在不同风速、扭转阻尼比、档距及初始拉力下各阶模态的失稳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扭转前四阶模态的导线模型,其面内前四阶模态特征值实部随风速变化的响应曲线先后经历2次Hopf分岔,呈限幅振动;扭转阻尼比的增大扩大了面内模态的失稳风速区域;随着档距增大,面内模态的2个Hopf分岔点和扭转模态的一个Hopf分岔点分别左移,表明大档距时,扭转模态逐渐代替面内模态的舞动;初始拉力对面内模态的失稳区域影响显著,而对扭转模态的影响很小。以上结论可为工程中导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类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唯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前面的研究的继续。用的方法讨论非线性电路中电感的磁化曲线具有“小非线性特征”时调和解的唯一性。“小非线性情况下,调和解的唯一性实非显然”,却又是电力系统中的“非谐振状态”及其它一些现象的理论基础而有其应用。它也是系统正常运行状态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如所调知,处理系统 x=P(x,y),y=Q(x,y) (1)的高阶奇点,不妨设它就是坐标原点,通用的方法是把(1)化为极坐标方程 dr/rdθ=R(r,θ)/S(r,θ)我们把R=0与S=0分别叫做(1)的园切轨迹与辐切轨迹,因为在R=0的任一点处的向量(P,Q)与经过该点的以原点为园心的园相切,在S=0的任一点处的向量(P,Q)与经过该点的向径(它是从原点辐射出去的射线)相切,故得名,至今通行的几本定性理论著作,如秦  相似文献   

16.
对称结构模态振型的Zernike矩描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利用Zernike矩描述对称结构模态振型的方法,通过对结构的模态振型数据进行Zernike矩变换,将其分解成一系列Zernike矩的线性组合,而每一个Zernike矩反映模态振型的一部分形状特征.不同特征矩的线性组合,可以代表各阶模态的振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确定Zernike多项式最高阶数的方法,并讨论了Zernike矩描述对称结构模态振型的方法及其去噪声的能力.通过对简单圆盘结构的仿真实例研究,验证了应用Zernike矩描述对称结构模态振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利用Zernike矩描述对称结构的模态振型可以更有效地描述对称结构的模态,包括重模态,同时还能有效地消除测试数据中噪声的影响,对进一步实现对称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和模型确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轴流机械流动噪声的偶极子特性,把旁通管道置于轴流机械两侧,使其向两侧辐射的同幅反相声波相互抵消,从而降低其流动噪声。用平面波模型对噪声自抵消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当旁通管有效长度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插入损失最大;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插入损失为零。与普通旁通管消声器不同,由于轴流机械辐射噪声主要为偶极子噪声,因此在趋于零的极低频段,旁通管自抵消系统的插入损失并不为零。频率趋于零时的插入损失与主管道和旁通管道的截面积比和有效长度比相关。平面波模型的理论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以及空气管道实验结果在低频部分吻合较好,在中高频段平面波模型的峰值频率与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系统以msp430作为控制单元和运算核心,采用三路声音传感器阵列接收信号,利用时延估计算法,确定声源位置,并用液晶12864显示声源坐标,当声源移动时,可以显示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弹性梁的平衡方程为例,给出一类高阶常微分方程的Cauchy问题的幂级数解并依此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已有的文献结果比较,这个解及其计算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轴对称载荷是管道中轴对称模态导波激励的有效方法。然而,受换能器安装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激励载荷多会变为非轴对称载荷,进而使激励出的导波模态变得复杂。对非轴对称多元载荷条件下纵向模态导波的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考虑两种典型的非轴对称载荷,采用简正模态展开技术,建立了导波激励声场与边界载荷的量化关系,进而分析了各模态导波的产生机理及载荷阵列对纵向导波激励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预测结果。考虑实际管道检测中出现的非轴对称载荷,提出了一种载荷补偿策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弯曲模态导波的产生,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导波信号的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