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传统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对储罐底板中心位置附近声发射信号接收不佳的问题,设计出一种8-4-2-1型伞状定位阵列,通过改变定位传感器组合,并将模式识别技术融入到新型阵列定位算法中,解决了罐底定位容易出现的漏定位和伪定位等问题,最后通过对比试验对该定位阵列的效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定位算法对罐底中心位置的定位精度提升了10.99%,重复定位、伪定位问题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降低了31.22%。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基于时差的声发射定位方法精度不够高及稳定性不足,且易受检测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算法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经过循环迭代不断优化声发射信号到达时刻的计算方式,使得定位计算重构的定位源稳定收敛在近似同一区域,从而提高声发射源的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空间碎片的威胁,研制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用于实时监测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的在轨感知系统。对平面声发射源精确定位技术提出了需求。声发射信号属于非平稳随机信号,传统的小波变换无法充分获得其中携带的信息。利用HHT技术分析声发射信号波形,改进了AO模态到达时刻的确定算法,提高了线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将平面定位问题转化为求取函数最小值的优化问题,并利用单纯形法进行求解。在铝合金板上对铅芯折断波源进行了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小波变换,HHT更适于分析声发射信号;改进后的线定位方法和双时标法可有效应用于各向同性板的定位问题。研究结果为空间碎片在轨感知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声发射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沈功田  耿荣生  刘时风 《无损检测》2002,24(3):114-117,125
综述声发射源的定位技术,详细介绍基于声发射信号时差测量的线定位和面定位技术,并分析影响声发射源定位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声发射波在玻璃钢中传播的频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距声发射源不同位置采集到的声发射波的主要频率范围并不相同;根据模态声发射理论中不同频率段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不同的结论,对声发射波经不同通频带滤波器滤波后到达各传感器的时间差的线性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声发射波到达时间的精确提取方法,发现模态滤波定位误差明显低于传统时间提取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6.
基于穷举法的三维声发射源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发射源定位算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数据利用率和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穷举法的三维声发射源定位算法,针对直接搜索穷举法的计算耗时问题,采用利用传感器激发顺序确定搜索区域的改进措施。执行了不同尺寸试件的断铅激发源定位试验和劈裂试验,给出了搜索节点间距选取的建议,并对某商业AE软件和两种穷举法定位计算的数据利用率、计算耗时和定位精度指标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恰当选取搜索节点间距可使计算耗时和定位精度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改进后的穷举法计算耗时约为直接搜索穷举法的20%,穷举法的定位精度和数据利用率均比商业AE软件高。  相似文献   

7.
提出使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定位方法,用于混流式水轮机的裂纹声发射源定位。理论和实验证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声发射源定位问题,为进行混流式水轮机裂纹在线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速撞击的声发射源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刚  庞宝君  孙飞  张伟 《无损检测》2008,30(3):168-170
当高速运行的空间碎片撞击到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时,会对结构产生损伤,如果能够判断撞击的位置及产生损伤的严重程度,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通过利用高速弹丸撞击铝板产生的损伤模拟上述撞击,采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对撞击事件的定位进行了探索。在试验过程中,采集弹丸高速撞击铝板产生的撞击信号,并对应力波到达各个声发射传感器的时差进行分析,通过二维矩形平面定位算法,对损伤部位进行了初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在撞击源定位方面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曲面和三维结构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曲面和三维结构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主要有时差定位法、区域定位法、相关关系定位法和模式识别定位法。详细介绍曲面和三维结构的时差声发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与常规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声发射技术对动态缺陷更为敏感,但在实际应用中,声发射技术却存在板结构中声发射源的定位精度不高、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等特性会对声发射信号造成干扰和影响等问题。以声发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出发点,以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为试验对象,探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声发射源定位原理,分析了复合材料板中声发射信号的传播特性,绘制了复合材料板中声发射信号传播速度的全向性曲线,最后通过布置传感器阵列实现了复合材料板中的声发射源定位。  相似文献   

12.
连续声发射信号的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连续型声发射信号的区域定位方法、衰减测量定位方法、互相关式时差定位方法和干涉区定位方法,分析影响连续型声发射信号源定位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声发射源定位不确定度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力  赖德明 《无损检测》2002,24(11):461-463
针对声发射检测中的声发射源定位的不确定性问题,就其影响因素,在常用的16MnR钢制板件上进行了检测实验,并开展了实验数据的计算、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储罐底板声发射源定位的基本理论,提出在储罐内部介质中放入传感器,与布置在罐外壁上罐底附近的传感器共同对储罐底板腐蚀缺陷声发射源进行识别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模拟储罐底板声源识别定位,模拟储罐声发射衰减特性与储罐底板腐蚀声发射源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声源识别定位方法可提高任意三角形定位中的检测对声源的识别度,增加罐底区域定位的面积,减少由于声波衰减而造成的漏检;另外,罐内传感器较罐外传感器对腐蚀声源的识别更为敏感,并可减小气候等因素带来的外界干扰对声源识别定位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可提高声发射对储罐底板声源识别定位的可靠性,为储罐底板的声发射检测评价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声发射传感器阵列的风机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永凯  潘仁前  陈盛票  田贵云 《无损检测》2010,(10):753-756,761
风机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风力机叶片的损伤检测方法,结合声发射技术特点,研究了基于声发射传感器阵列的风机叶片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其中,PZT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布设于受损率较高的叶片部位,对叶片按20%最大设计载荷的增量施加载荷,结合Kaiser效应和Felicity效应,分析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统计声发射波击数,从而判断损伤发生的区域。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和实时性好的特点,在风机叶片结构健康监测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岩石力学试验中的声发射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巴晶  刘力强  马胜利 《无损检测》2004,26(7):342-348,366
在岩石力学实验中,声发射源定位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室声发射研究的重要方面。在总结前人关于声发射源定位在实验硬件和定位算法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从定位算法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几种地震模拟岩石力学实验室声发射定位方法的利弊,指出了未来声发射定位方法可能的发展方向,并从定位算法上阐述了提高AE定位精度所必须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声发射检测中的压电换能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家惠 《无损检测》2002,24(12):526-531
在声发射检测中,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关键部件之一。目前绝大部分声发射传感器都是压电换能器。就采用压电原理的声发射传感器的发展及其校准问题作概述,对声发射传感器中的特殊问题孔径效应及其对传感器设计、性能和校准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声发射源特征识别的最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频能量模式分析及分析理论识别声发射源特征的方法,说明基于波形分析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是揭示声发射源及信号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化企业阀门内漏在线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预置缺陷闸阀内漏模拟试验平台,应用声发射检测技术,结合Fluent软件对泄漏状态下流场的模拟,探讨了气体阀门内漏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参数分布规律。利用小波分析技术,研究了内漏声发射信号频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差的增大,阀门泄漏率增大,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能量、幅值、平均信号电平等)也随之呈规律性变化,且阀门缺陷尺寸越大,变化趋势越明显。对均方根-泄漏率关系曲线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提出阀门内漏定量诊断公式。  相似文献   

20.
声发射三角网络定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路明  张家骏 《无损检测》1996,18(8):213-215
三角网络定位法是先进的声发射系统的定位方法.本文研究平面三角网络定位方法并与陈列定位方法进行了比较,着重讨论了多声源和强声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定位判断方法.并利用现场获得的实测数据就定位结果与8000 SPARTAN AT的定位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