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6—2010年的探索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国际交流阶段。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至今具有四大特色,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课程组织的国际化、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最后,从新的环境新挑战、巩固中国本土性、风景园林师面对的新的世界议题几个层面展望了风景园林设计教育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对\"建筑设计方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系统介绍,课程基于形而上的方法学定位,构建了系统性强、组织严密的面向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拓展的建筑设计方法学习框架,采取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体的CRTEC教学法和多次过程考核法,提出了师生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即教师须由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转为学习框架的搭建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而学生则应成为课堂中的主动探索者和学习框架的发展者。 相似文献
3.
建筑创作(以下简称AC):在建筑系创新复合型人才实验班的教学体系里,景观设计课程具有怎样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董楠捕(以下简称麓):尽管从教学时序来讲景观设计课程是学生离开实验班前的最后一个设计作业(因为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回到各自的专业后再完成的),但是却要考虑不同背景的专业学生交叉性的发展需求,因此具有复合性的培养目标。简单来讲,我将这种同时具有交叉性和入门性的双重定位目标称为Y型教学目标: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课程为实验班学生提供交叉专业的设计能力培养可能,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未来发展方向不进入景观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继续景观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景观设计入门启蒙的课程,为其后续进入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园林》2016,(4)
批判性设计思维的培养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实践面临的突出难题之一。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T Austin)风景园林专业硕士(MLA)开设10余年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通过系统化的"阅读研讨"型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批判性设计思维。"阅读研讨"型课程教学应用于专业理论类课程、高级设计课、生态类课程,存在"阅读研讨主导教学"和"阅读研讨辅助教学"2种方式。通过典型课例剖析和质性访谈,发现师生普遍认同"阅读研讨"型课程教学对于以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MLA培养和学术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培养自主发现问题能力、多视角解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个人设计哲学方面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形成,但会受到教学条件和培养规模限制。其经验可供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培养面向职业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等三个方面剖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提出了通过模块化教学构建针对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创新多样化教学方法等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以期提高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生态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是景观(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将生态学的方法引入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中,将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一定的转变,教学重点也从侧重不同景观类型设计规范和经验的传授到更注重设计方法、设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9.
景观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是景观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骨干核心课程。文章通过对当前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学科发展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的景观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美工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课程学时数分配、课程学习环节、教学方式和拓展学科知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受观念、教育管理传统、专业划分模式和社会实践平台等因素的影响很深。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应当打破专业壁垒,营造大工科培养环境;革新课程和教学体系,满足硕士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加强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硕士研究生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1.
12.
清华建筑教育在1946年创建伊始即被赋予了国际化特点,在此后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专业帅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面向世界的建筑学术思想、面向世界的建筑学科发展、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平台和面向世界的英文建筑教育等方面不断拓展,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明确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研究生教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历史发展、招生概况、理论研究、课程体系、学生竞赛、设计实践、讲座与论坛、国际视野等多方面的情况,指出多层次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鼓励参与追求创新理念的设计竞赛以及导师工作室坚持务实态度的设计实践训练是该校该学科研究生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论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学位的教学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已有106年的历史,一直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介绍了其发展的历程,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上分析了其风景园林硕士培养工作的特色,并指出了其成功的经验对现在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院)的正式成立,是1958年7月24日的事。那一年,我国最早期的一批高教系统设计院差不多同时成立。但是严格地讲,清华院机构的前身始创于1952年。从最早的雏形到现在已50多年,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刘兰斌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2):24-25
用能耗数据说话.以能耗数据作为标尺.有利于在建筑节能复杂工作中把握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清华大学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首先对建筑用能进行基础数据(包括不同建筑的耗电、采暖耗热)计量,得到了各类建筑的用电、用热等数据, 相似文献
18.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4,(1):47-47
建筑设计 胡绍学、宋海林、胡真、谢坚、姚红梅结构设计 侯建群、任宝双空调通风设计 叶瑞芳、华均给排水设计 徐青室内设计 胡真、李劲室内环境检测 北京建工学院:郝学通 清华大学:黄柯、谢庚、吕小平等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中国园林》2003,19(11)
2003年10月8日,清华大学举行了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成立庆典暨学术会议,会上宣布聘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前任系主任、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劳里·欧林(Laurie D.Olin)教授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和讲习教授。景观学专业是清华大学根据国务院学位[2002]47号文件和学位办[2002]84号文件的规定,在具有博士单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点内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的承认和备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