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研究区内广布的富金元古宇地层是金矿集中区形成的基础,多期次的强烈岩浆活动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成矿流体和矿质来源,三大脆韧性剪切带为矿液流通和汇聚提供了有利空间。在区内的三大脆韧性剪切带中分布有Ⅱ、Ⅳ、Ⅶ、Ⅸ、Ⅺ和Ⅻ号含矿破碎蚀变带,带内发育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蚀变,金矿化主要与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特别是褐铁矿化与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伴生时,细粒黄铁矿化与绢云母化伴生时,则金矿化更好。目前已提交资源量6.97t。综合分析该区地质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认为,研究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推测百吨沟地区金矿远景资源量可达大型金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3.
4.
5.
青海省都兰县沙丘沟地区金矿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岩组和片麻岩组,另外分布有少量的第四系。通过激电工作,在XV矿带、II矿带各圈定了2处激电异常带,在III矿带圈定了1处激电异常带;通过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XV、II、III、IV 4条蚀变带及带内矿体的分布规律及其空间形态、厚度、品位的纵横向变化和矿石的类型、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金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体严格受控于XV、II、III、IV 4条蚀变带,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产出。 相似文献
6.
7.
8.
高山金矿产于泥盆系三河口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产出部位与超基性岩有关,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黄(褐)铁矿化绢云片岩夹碎裂白云岩是主要含矿岩石。硅化、黄(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主要的围岩蚀变。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次为裂隙金、包裹金。 相似文献
9.
10.
独树沟金矿区位于青海省大柴旦镇境内,大地构造隶属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在总结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得出矿体主要位于构造破碎蚀变带或其上下盘位置,含矿岩性主要为炭质绢云千枚岩,次为白云石大理岩,主要矿化蚀变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地层、构造、岩浆岩均对该区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区域化探资料显示,该区异常具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峰值高等特征,通过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东光金矿床处于扬子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南秦岭印支期东西向褶皱带。金矿体受控于裂隙构造带,裂隙带充填石英脉可分为两期,早期石英脉不含矿,晚期含矿石英脉规模较小,沿早期石英脉内裂隙、石英脉壁和脉旁围岩的裂隙贯入。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粒度粗大,几乎全为粗、巨粒。成矿过程初步划分为4个阶段:中粗粒自形黄铁矿-石英阶段、细粒他型黄铁矿-闪锌矿-金-石英阶段、细粒他型黄铁矿-方铅矿-金-石英阶段和细粒他型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主成矿期为第二和第三阶段。金矿体赋存于泥盆系星红铺组绢云母千枚岩的构造裂隙带内,矿石的含金性与硫化物的多少及脉岩的破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细粒他型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及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蚀变叠加部位金富集程度较高,在镜下可见各类金属硫化物交代作用明显,显示了多期热液叠加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黄土嘴金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之湘东北断隆带,湖南重要金矿产地黄金洞金矿田的北东部。本文旨在研究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成矿规律,丰富区域金成矿规律认识。研究表明: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冷家溪群地层,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还原性变质流体,矿床成因类型归为中低温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区内金成矿经历了2期成矿作用,始于加里东期,燕山期存在与区域成矿作用高峰相响应的成矿叠加作用;区内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金矿体对地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次一级的近东西向、北西向的断裂则为含矿构造。研究成果可为该区金矿床找矿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赛什塘成矿带位于印支—海西造山带,成矿构造环境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带,与主要产于汇聚板块边缘的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相一致。成因类型为与斑岩成矿系统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床,也可称为\"赛什塘式\"铜矿。矿体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构造、岩体构造与接触带构造、地层与构造、岩相等控制。 相似文献
17.
昆仑河地处东昆南Au-Cu-Co成矿带,已发现有大灶火、黑刺沟、铜金山等为代表的金矿床(点),新发现有二道沟、万保沟等钨矿床。文章通过对昆仑河地区的地质背景、金、钨矿床特征的总结梳理,从沉积建造、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分带、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区内金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提出了昆仑河地区的金、钨最终成矿均与晚印支期及紧随其后的一期岩浆作用有关,钨矿为岩浆近中心相形成的中高温热液矿床,金矿为远程相中低温热液叠加矿床;认为钨矿找矿应结合化探异常,并侧重于晚三叠世花岗岩体附近,金矿在钨矿周边及北西西向构造变形带中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瓦勒根金矿床位于同德—泽库成矿带东段,区域上与甘肃省境内的夏河—岷县成矿带相接,与枣子沟、寨上、大桥、阳山金矿床具有等距分布的规律,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文章针对瓦勒根金矿床进行了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研究表明:矿床严格受控于近东西向和北西向层间破碎带、裂隙,发育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伴随辉锑矿化发育;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第三岩性段(T_(1-2)l~3)泥质细碎屑岩可能为区域内金矿床的主要矿源层;矿床与侵位于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中的石英斑岩(脉)有密切联系,岩体(脉)含量较高的Au介于4.9×10~(-9)~32.6×10~(-9)之间,最高达300×10~(-9),因此,石英斑岩(脉)可能为矿区的另一矿源层;矿床与枣子沟、寨上、大桥、阳山金矿床具有一致的大地构造环境背景,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类似,其成因类似,均属于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