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本文从南方地区公共建筑及其场地的设计中,从低影响开发原则、生态保护与生态设计等方面梳理出公共建筑的开发与设计原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从总体规划、建筑单体、景观设计中总结出适宜南方地区绿色公共建筑雨水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策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从减少雨水径流、利用雨水调蓄、雨水回用、美化环境、改善热岛效应等几个方面入手,总结这些绿色设计措施的技术特点与生态效益,为南方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针对南方多雨地区易出现的渗漏问题,从裂缝、水落口及雨水管数量以及施工技术与构造等方面对引起屋面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证屋面的正常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定性指标定量化时有效减少因评价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个人偏好等导致的偏差,使量化指标的赋权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价模型,分析水生态及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3大因素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经实证研究,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重庆市某道路为例,分析了当地的气温条件、土质条件和降水条件,提出了对应的市政道路设计方案和排水设计方案,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促进城市水循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天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研究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方法,指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增加土壤对雨水的吸收,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内涝和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雨洪灾害频发,使雨洪管理成为城市发展重要议题。2015年,中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如火如荼,但大多因质量问题无法通过审批。为找到有效提升规划质量的策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2个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进行定量质量评价,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评价结果。研究发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质量受经济、区位和编制经验综合影响,城市间存在梯队差距。为有效提高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质量,需在巩固规划目标和策略的同时,提高公共参与、协调、事实基础和监督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对于海绵城市设施开发、制度构建、生态环境改善等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浅析对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过程,总结归纳对现有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和优缺点;针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3个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和规范标准筛选出径流量的控制、径流污染物的控制、成本费用、运行效益、景观及教育6个一级指标,径流总量削减率、径流峰值削减率、TSS削减量等14个二级指标评价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及其量化方法;简述评价指标权重方法、步骤和评价标准.文章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量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合理地对海绵城市建设状况做出评价,提高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对海绵城市的基本含义及其建设目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立足于评估体系的建立方式,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4个方面,科学合理地建立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从其中选取了12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各试点的海绵城市发展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特征,选择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较好的城市——厦门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出2016—2020年该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指数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对比分析不同准则层中指标的变化及其差异,进一步揭示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范围不断扩增,大量乡镇人口涌入城市,这就使城市的负荷急剧地增长,雨季内涝、水资源紧张等都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建设。而海绵城市概念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困境,其是在生态原则、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城市建设理念,这就能使雨水得到净化、渗透及存积,进而使城市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鉴于此,本文针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了城市规划效率,保障了天然海绵体的安全性,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和生态型城市的相互关系,以宿迁市环洪泽湖区域为例,分析其现状特征,并提出生态发展策略,探讨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生态型城市发展总体策略,对今后生态型城市的统筹发展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以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目前主要以雨水径流控制量为建设目标。水量平衡作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对海绵城市建设水量控制更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首先分析了海绵城市的水量平衡过程,并选取典型案例,提出多个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要求的设计方案,通过水量平衡数值模拟,对不同方案水量平衡基本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证实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不同海绵城市设计方案水量平衡过程差异明显。本论文提出了基于水量平衡的海绵城市设计决策方法,并明确指出海绵城市设计应因地制宜的设定更细致的水量控制目标,根据水量平衡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规划设计,使海绵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