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针对休闲农业景区分布零散、景观同质化且缺少呼应、地域性特征弱等现存问题,将旅游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环城游憩带的视角出发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 BAM),并构建"三带"景观空间模式。该模式符合城市居民出游规律和市场需求,与城市周边的资源分布规律相吻合,有利于地域风土特征的有效传承。以成都为例,根据其休闲农业景观空间演化特征和已有休闲农业景点分布特征,尝试构建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三带"空间结构,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景观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认识逐渐深入,开始重视城市不同地块交接区域,即边缘空间。边缘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空间,在这里相邻的空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边缘空间因为其特殊的位置和特性,能够引发相邻空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边缘效应",从而增加边缘空间的内涵和活力。本文通过对西安市环城公园南门段的调研,运用边缘空间相关理论来理解和分析环城公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优缺点背后的逻辑,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探讨叙事方式表达爱情主题景观的设计手法,并以东安湖爱情岛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叙事手法在构建爱情景观中的作用,着重研究符合爱情情感发展逻辑的节点顺序编排以及多感官互动体验景观设置两方面的景观设计手法,并总结其对强化景观空间爱情浪漫氛围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7.
9.
人对城市风景的感知与理解,推动了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过程。基于不同人群话语分析,以元素类别和空间类型2种分类方式构建相对系统、科学的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识别框架,探讨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演变机制。以明清时期襄阳为例,分政府和文人2类话语组对历史书籍、诗文的语汇逻辑、情感倾向进行统计分析,设置等里数同心圆坐标,以古城物理中心位置为圆心,标记元素空间点位。厘清作为主动因的话语作用于城市历史景观各元素及空间类别并最终实现文化层积的全过程,梳理出明清时期襄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机制和基础框架,以期推动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发展,为襄阳的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景观系统规划内容为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点论"探讨为满足城市的生态建设、居民高质量的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应该如何构建与组织.并阐明城市景观系统的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新区发展的基本理念及空间增长模式探讨--以南宁相思湖新区发展国际咨询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的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享受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以GDP作为传统的增长指标并不能反映增长的可持续性,因而有必要建立新的增长模式,把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重要参数,强调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符合。对于城市新区发展规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紧缺条件下,迫切需要以发挥生态功能、社会效益等综合功能为目标,符合城市空间快速演化规律,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是一对耦合的关系。探索和研究二者的耦合规律和模式以达到双方共存、综合效益最大化应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生态功能、城市发展空间相互促进的耦合分析方法,基于GIS和多目标分析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确定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区域,为无锡市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传统“城-湖”系统是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水风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今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地方历史文献、地图资料和广东区域史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以惠州西湖和府城为例,从区域视角对“城-湖”系统的空间范围和风景营建进行了讨论。首先,基于水文分析结果与历史文献图纸比对,明确惠州“城-湖”系统界域范围;其次,从广东地区区域发展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惠州“城-湖”系统风景营建的统计和空间分析结果所反映的结构性和整体性特征。展示了历史-地理区域与“城-湖”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城-湖”系统所具有的“城市历史景观”属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空间设计与营建的动因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发展在物质形态上的体现,是城市发展各种合力作用下的结果.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受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交通建设的指向作用、政策和规划的控制作用、居住文化的引导作用等五大作用力影响.这五种作用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耦合,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我国城市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化进程中自然栖息地的锐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缺失的直接原因。当前保留年份较久的残存栖息地可作为"核心生境"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韩国首尔特别市为例,基于4期解译后的卫星图像判别城市林地内的"核心生境",并选取22个城市公园作为样本,运用Fragstats工具和InVEST模型分别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模拟了林地生境质量和影响其变化的主导景观格局因子。研究发现:1)毗邻建设用地的林地生境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城市边缘山区;2)面积对于生境单元值的影响具有尺度差异性,相对于较大尺度样本,中小尺度样本的"核心生境"单元值受面积影响较小;3)样本生境的景观格局对"核心生境"质量的主导影响可概括为绿地形状因子和绿地聚合因子(因子分析解释度为96.022%),且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当代城市环境中的固废处理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冲突亦日益增长;同时,前固废设施场地又具备较高潜质转变为城市开放空间。鉴于此背景,提出“城市固废景观”概念,将特定城市范围中主要固废处理设施集群的时空演变与再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棕地再生的“压力—动力”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代固废处理设施体系的演变及其再生的案例研究,阐释其“城市固废景观”的再生机制。归纳其固废处理设施的三阶段演变历程与由聚集转向分散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合固废设施演变进程中垃圾填埋场集群向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转型的特征、政府管理导向与政策计划解析,阐述推动其“城市固废景观”可持续演变的区域性机制。从城市角度认知与研究固废处理设施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土地再生的新视角,旨在为当下中国城市塑造更加“生态-社会”双维度可持续的“城市固废景观”体系提供研究路径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定位以风景旅游为主要功能之一的深圳市仙湖植物
园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风景林,其质量高低对深圳市和仙湖植物
园的景观风貌优劣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相关调查
方法分析和评估风景林的群落演替趋势、结构稳定性、景观动
态变化等。研究结果显示,仙湖植物园风景林呈现退化趋势、
群落结构简单、乔灌木断层现象严重、植物多样性低、植物群
落中缺乏潜在优质的演替建群树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仙湖植
物园风景林的景观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仙湖植物园风景
林景观质量更新的原则和策略、目标与措施、建群树种选择及
群落的构建模式,以期为仙湖植物园及其他风景林提质更新提
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