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含量PTFE碳纤维增强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0%~15%PTFE的复合材料体系机械性能最佳,随PTF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下降,而磨损率呈上升趋势。水润滑下,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比干摩擦下都有相应的降低。干摩擦下,材料的磨损主要以塑性变形、微观破裂及破碎为主;水润滑下,这一机制明显减弱,主要表现为微切削形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中丰富资源的深入开发,涉海机械装备运动副的摩擦磨损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综述了海洋环境下金属、陶瓷、聚合物等运动副中主要材料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海洋工况下运动副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深海摩擦学测试设备的研究进展,为涉海机械装备运动副的选材和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采用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利用热压烧结的方式制成摩擦材料。利用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与高速钢配副研究摩擦材料在不同制动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总量一定时,随着玻璃纤维的含量增加,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随之增大;而相应的磨损率先减少后增大;在摩擦过程中,摩擦材料极易在磨损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摩擦膜,摩擦膜的产生降低了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且在高速条件下,摩擦膜更容易形成;当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9%时,摩擦材料表现出最好的摩擦学性能;玻璃和碳纤维填充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用聚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对碳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利用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修饰前后碳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经表面处理之后的粗糙程度和活性官能团增多,改善了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使得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未修饰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表面修饰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也由疲劳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5.
钛酸钾晶须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机械共混-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PTW(K2Ti6O13)/PTFE/PES复合材料,通过摩擦磨损实验方法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用机械共混-模压法能制得摩擦学性能优良的PTW/PTFE/PES复合材料;随着PTW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了由微切削、粘着磨损向疲劳磨损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离子液体的加入对环氧树脂固化过程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等考察离子液体在环氧树脂中的存在及分散状态,分析离子液体含量对复合材料动态热力学性能及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与环氧树脂本体及固化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离子注入的表面改性处理对柱塞式液压泵配流副的摩擦系数,粘着磨损及抗胶合能力的影响,试验证明经调质氮化后的25Cr_3MoA钢再作N~+离子注入后具有较满意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用模压方法制备了Ekonol/G/MoS2/PEEK复合材料,对其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与载荷的大小无关;随着载荷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增加,耐磨性降低,且磨损机理由粘着磨损向磨粒磨损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粉体增强PVA-H人工软骨材料与不锈钢球进行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并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纳米HA(质量分数1%)能有效地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但更多的添加量反而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冈数;SEM图像表明,纯PVA-H的表面有较严重的磨损痕迹和磨屑,而HA粒子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材料表面的磨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掺粉煤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显微结构及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变好,其摩擦学性能符合GB5764-98的要求,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摩擦因数稳定性增加,磨损率减小,热稳定性增加.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掺粉煤灰改性后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率减少,密实度增加;粉煤灰能促进摩擦表面摩擦膜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阀门的密封性能取决于阀盘与阀座组成的密封副性能,而阀盘与阀座组成的摩擦副性能又是影响其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各种密封副进行摩擦学试验,比较了各自的摩擦学性能,发现通过对阀座材料进行等离子喷涂镍基合金以及将阀盘材料更换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有效改善其摩擦学性能,达到改进阀门密封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外加电磁场是改善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途径之一。从外加电磁场对位错运动的促进、接触表面氧化的增强和磨屑的细化氧化3个方面,综述了电磁场对金属材料摩擦副摩擦学性能改善的机理,介绍了外加电磁场类型、磁场强度、磁场施加方向、磁场频率以及摩擦副材料的磁导率大小及差异、外加磁性颗粒尺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的影响,指出了未来电磁场抗磨减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固体润滑剂对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制备了PTFE/碳纤维、MoS2/碳纤维混杂增强的尼龙66复合材料,用M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其摩擦磨损性能,用SEM和XPS分析了磨损表面。结果表明:PTFE/碳纤维混杂增强可以明显改善尼龙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MoS2/碳纤维混杂增强没有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MoS2在摩擦过程中氧化生成的MoO3充当了摩擦副之间的磨粒,其磨损机理推测为粘着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液压马达摩擦磨损的问题,基于动压支承理论,对水液压马达带仿生织构表面的配流副摩擦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现有表面微织构,在水液压马达配流副表面构建出了不同直径、不同深度及不同分布的仿生织构;然后运用有限元法,对不同织构形貌下的仿生配流体表面的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最后对其在不同深径比及织构密度下的摩擦等效应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配流体仿生织构表面的形状为锥形,转子端面为圆柱坑的双织构海水液压马达配流副的摩擦特性最优;在配流副表面加工出适当的凹坑,可以有效降低配流副表面的摩擦磨损,延长配流副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人工关节材料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介绍评述了聚合物基关节材料的增强方法与实际应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人工关节材料抗磨损性能的主要途径还是对材料进行复合以及表面改性。不同的处理参数对材料抗磨损性能有很大影响,合理地选择处理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对人工关节软骨的研究作了简要的介绍,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以注塑成型法制备了尼龙1010及碳纤维(CF)增强尼龙1010复合材料,研究了CF含量和载荷对材料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可显著改善尼龙的摩擦学性能,以体积分数为20%的CF增强尼龙1010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最好。较低的CF含量下复合材料磨损表面主要受到对偶钢环上微凸峰的切削和犁沟作用,较高载荷时发生了热疲劳剥层磨损;随着CF含量增加,复合材料表面在较高载荷时产生明显疲劳断裂,并使对偶钢环产生较剧烈磨损。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亚文 《机械制造》2005,43(2):71-72
论述由两种环氧树脂基体、两种固化条件制作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湿热老化试验,取得了沸腾蒸馏水浸泡120h、湿热老化10000h的老化试验数据。揭示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湿量之间以及老化时间和吸湿量之间的关系,评定了材料的耐湿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
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制PTFE基粘弹-摩擦型阻尼材料,采用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的工艺制备了石墨、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混合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利用环-块式磨损试验机,在干摩擦条件下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PTFE含量不同的复合材料,随石墨填充量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变化趋势不同,磨损主要由犁削、粘着和疲劳剥落中的一种或几种引起;适当配比的PTFE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阻尼性能,能够满足粘弹-摩擦阻尼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