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智能化的超低功耗流量变送器。该流量变送器以MSP430F449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两线制仪表的电路设计方法,完成温度、压力和差压3路信号的模拟隔离和采集,依据流量计算模型得到流量值,并且将瞬时流量转换成4-20 mA的标准信号输出,并能够兼容HART通信协议。该变送器具有低功耗、高精度、智能化和抗干扰强的特点,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变送器的测量精度达1‰,在高精度流量测量变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衡管180m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的脱硫原理及主要设计参数,对系统投入运营后的实际效果及成本进行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某黑钨矿属石英脉石型黑钨矿床,原矿WO3品位为0.41%,采用"预先分级-中细粒级摇床抛尾-粗粒级磨矿-摇床精选-反浮选-磁选"工艺流程脱除绢云母、石英等脉石矿物,最终可获得产率0.47%、WO3品位67.31%,回收率77.16%的黑钨精矿。钨资源得到较好的回收。 相似文献
4.
5.
为了优化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对其加减速曲线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步进电机的匀加速运动以及变加速运动在升降频曲线中存在的不足,应用STM32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步进电机在升降频阶段稳定工作的算法,与典型的匀加减速曲线算法、指数型加减速曲线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中拟合的Sigmoid函数,其占用少量的内存空间,可以根据当前情况进行调整,加减速的灵活性强。该方法具有与Sigmoid函数平滑性相关的功能,应用简单,易于后期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管内切割机器人的管口精确定位是实现其快速切割功能的重要前提,传统CCTV人工视频内窥检测定位的局限性,会导致管内切割机器人定位管口产生误差,最终影响管内切割机器人的切割工作。为确保机器人定位管口位置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Hough变换技术的智能定位管口方法。对管内切割机器人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减少图像的噪声,对预处理过的图像采用二值化法突出管口信息的边缘,并使用Canny方法提取管口的边缘,最后通过Hough变换法提取圆的特征,从而实现准确识别管口圆,达到辅助切割机器人进行智能定位管口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明显突出显示管口的特征,并能精确定位管口,为管内切割机器人智能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流程存在的原流程中旋流筛筛分效率低、效果差,已单体解离的矿物再次进入2次磨矿循环系统产生过磨,造成2次循环量大,影响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提高且制约1次磨机台时能力提高等一系列问题,采用GPS1410-3型高频振动细筛替代原旋流筛进行2段磨矿分级。改造后筛分量效率平均达72.70%,质效率达53.34%,最终过滤精矿TFe品位达54.78%,获得了满意的指标,满足了钢铁厂对钒钛磁铁矿精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编三维结构贾卡鞋面材料对鞋面各功能部位尺寸要求高,具体尺寸不宜控制这个问题,设计了4种组织结构、4种上机密度,分析这2种因素对鞋面整体横向、纵向缩率的影响,并研究贾卡网孔组织对鞋面局部花型尺寸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探究了贾卡鞋样整体横向、纵向缩率、网孔区域尺寸变化与影响因素间的定性关系,由此建立了鞋面材料的尺寸预测系统。最后,利用该尺寸预测系统进行贾卡3层鞋面设计。从一款设计实例发现,织造、后整理等工序后,成品鞋面尺寸与设计稿相吻合。证明本文开发的经编三维结构贾卡鞋面材料尺寸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方式正朝着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机器人控制的便捷性,采用自然用户界面(NUI)交互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Kinect V2.0体感传感器的6自由度机械手臂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以VS2015+Kinect SDK2.0为编程环境,编制控制程序;以Kinect V2.0骨骼数据控制6自由度机械手臂;使用人体肩、肘的旋转角度和抓手动作,分别来控制机械手臂的6个关节;通过串口通信方式,以Arduino为下位机硬件核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此基于NUI交互方式的控制系统能有效且快捷地控制机械臂进行物体的抓取。 相似文献
10.
经编CAD系统是用于设计和开发经编针织物的重要工具。本文从织物设计、织物仿真及织物三维虚拟展示3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经编CAD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经编CAD系统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德国Procad系统、Design Scope系统,西班牙Lace Drafting Software SAPO系统,日本武村提花设计系统,江南大学WKCAD系统,武汉纺织大学HZCAD系统等。最后,分析了经编CAD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设计系统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仿真技术进一步完善,CAD系统趋向于网络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