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黄河下游一维水动力学模型是研究黄河下游河道冲淤问题和河床演变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是目前针对黄河下游应用最普及、最完善的数学模型。运用水动力学基本理论和软件工程理论研究开发下游河道泥沙冲淤计算模型可视化平台。将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河道断面参数等有关数据纳入可视化空间,增强了系统数据可视化管理功能,建立起具有数据管理、方案管理、方案输出、结果查询、方案比较等主要功能的系统平台,整体构成对河道泥沙冲淤计算的全过程支持。 相似文献
4.
5.
6.
研制了1套聚光比为24的双轴跟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装置.利用 TracePro 软件建立了该集热器的光学效率模型,考察了单轴和双轴跟踪以及方位角和高度角跟踪误差对光学效率的影响,并对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进行了试验.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双轴跟踪下集热器光学效率达到0.813,年均光学效率比单轴东西和南北跟踪分别高14.3%和40.9%;高度角跟踪误差对光学效率影响较大,应将高度角跟踪误差控制在0.6以内;双轴跟踪可在降低单一跟踪轴精度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光学效率;实测瞬时集热效率达到0.775,集热效率归一化线性良好,模拟推算集热效率与实测效率归一化曲线趋势一致,最大误差为10.3%.因此,该集热器可用于分布式中小型集热系统. 相似文献
7.
刁口河已停河46 a,流路湿地生态系统萎缩、退化严重,刁口河、清水沟流路同时行河可以为刁口河提供水沙补给,扩大自然湿地面积、恢复岸线自然延伸趋势。针对河口河段不淤临界流量开展研究,并设置不同分流比方案,利用河口多流路行河水沙演进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以清水沟流路为主、刁口河流路为辅的行河年限。结果显示:河口河段冲淤临界流量为1 600~2 200 m3/s;当大河(利津断面)来流大于3 800 m3/s时,在清水沟流路达到平滩流量4 000 m3/s前按照1 600 m3/s向刁口河分流,之后逐渐增加分流流量到4 000 m3/s,对清水沟流路行河年限、水位影响较小;若进一步减小大河起分流量,增加刁口河分水分沙量,会对清水沟流路行河年限造成较大影响。流路行河年限受水沙条件、地形边界、海洋动力等多因素影响,设计水沙条件下双流路同时行河,可在尽量发挥清水沟流路运用潜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刁口河补水补沙,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8.
9.
刁口河是黄河备用入海流路。结合近年刁口河流路管理范围内拟建涉河工程的案例分析,指出进行防洪评价时,除了完成防洪评价导则规定的内容外,还应该考虑备用流路的河道地形、入海口潮位、河长等边界条件特点,从偏于安全角度选取边界条件。对壅水和冲刷计算应采用刁口河流路刚启用时的现状河道水位,但壅水计算采用平均高潮位,考虑海平面上升影响,而冲刷计算采用平均低潮位,且不考虑海平面上升。对堤顶高程和桥梁下弦高程则应采用行河末期、主槽开挖后10 000 m~3/s流量的对应水位。梁底设计标高考虑一定的超高和净空,且应不小于防洪、交通及通航要求的最大值。桥墩位置和桥孔跨度要考虑黄河流冰尺寸,以保证凌汛期安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