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常温下不同储藏方式的谷糙对照储藏试验表明;稻谷与糙米的储藏品质变化和粮情变化因储藏方式不同差异明显,而相同储藏方式与储藏条件下的稻谷糙米之间却差异较小.常温下的早籼稻谷,当水分在安全标准(13%)以内时,其糙米双低储藏与常规储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2009年.任匠市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任丘市抓住机遇.力求通过3年工程建设.使全市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及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经过精心组织项日实施.2012年6月份工程全部竣工。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丘市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抓好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3.
针对飞机中电子设备板卡接触不良、电子线路异常等常见故障问题以及ATE自动检测、目视检测、仪表检测、日常维护等维修工作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以下内容可以为从事电子设备维护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5.
印度洋海盆沉积物作为重要的稀土资源,已成为保障我国稀土供应的重要途径。为探究利用印度洋海盆沉积物提取稀土的可行性,通过激光粒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SEM分析等考察了某印度洋海盆沉积
物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并采用硫酸为浸出剂,研究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时间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对最佳条件下获得的浸出液通过氨水中和沉淀净化。结果表明:①沉积物颗粒极细,体积平均粒径仅
4.47 μm,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黏土、锰氧化物、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和石盐,其中稀土主要赋存于磷灰石中,占总稀土比例达73.10%;②在硫酸浓度2 mol/L,液固比7∶1,浸出温度55 ℃,浸出时间120 min的
最佳条件下,主要稀土元素La、Ce、Nd和Y的浸出率分别为80.57%,66.33%,88.42%和93.25%,高价值的重稀土Gd、Dy和Er浸出率分别为92.63%、55.30%和93.17%。③稀土浸出液成分复杂,且稀土含量偏低,仅有100
mg/L左右,采用氨水调节pH值至5.14,可有效去除Al和Fe,但稀土损失率也达到了30.85%。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深海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综述了现有白云鄂博稀土-铌-铁多金属矿的提铌工艺,将其分为选矿工艺和冶炼工艺,并分析和探讨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常规选冶工艺始终无法解决性质相似的含铌矿物与含铁矿物间的高效分离问题,进而无法获得高品位的铌精矿(或铌铁产品)。选冶联合新思路通过主动改变原料性质,优先将多种含铌矿物定向调控转化为性质单一易选的含铌矿物,使得后续利用选矿方法获得高品位铌精矿成为可能,有望解决白云鄂博铌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元正极材料废粉氢还原-水浸提锂过程典型杂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杂三元正极废粉和纯三元正极粉进行了氢还原-水浸提锂工艺对比试验,采用XRD、SEM-EDS和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纯三元正极粉较佳焙烧条件为: 焙烧温度500 ℃、焙烧时间30 min、氢气流量100 mL/min,此条件下所得焙烧料在浸出液固比10∶1、温度90 ℃、时间120 min条件下浸出,锂浸出率为98.71%。含杂三元正极废粉较佳焙烧条件为: 焙烧温度500 ℃、焙烧时间90 min、氢气流量100 mL/min,此条件下所得焙烧料在相同条件下水浸时,锂浸出率为84.74%。含杂三元正极废粉锂浸出率明显低于纯三元正极粉,原因是含杂三元正极废粉中存在F、P、Al等杂质,在还原焙烧过程中部分锂与杂质成分反应,生成水溶性差的LiF、Li3PO4和LiAlO2,进而降低了锂浸出率。 相似文献
9.
开展富锰渣硫酸化焙烧-水浸选择性提取锰和锂的试验,采用XRD、TG-DSC和SEM-EDS详细分析锰和锂的提取机理。结果表明,在酸浓度为82%(质量分数)、酸矿质量比1.5:1、焙烧温度800℃和焙烧时间2 h时,Mn和Li的浸出率分别达到73.71%和73.28%。焙烧过程中,富锰渣首先与浓硫酸反应形成Mn SO4、MnSO4·H2O、Li2Mg(SO4)2、Al2(SO4)3和H4SiO4。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H4SiO4和Al2(SO4)3依次分解,并形成莫来石和尖晶石相。莫来石的形成有利于降低Al和Si的浸出率而增加Li的浸出率;而尖晶石的形成则会降低Mn和Li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氟/磷杂质组分的三元正极废粉和纯三元正极粉开展还原焙烧—水浸试验,发现相同试验条件下,含杂三元正极废粉锂的浸出率明显低于纯三元正极粉,氟/磷杂质组分是影响还原焙烧—水浸提锂效果的关键因素,还原焙烧过程中,由于氟/磷的影响,正极材料中的锂部分转化为不溶于水的LiF和Li3PO4,进而损失于水浸渣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