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在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以"形式的自主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为基本观点,结合一个典型旧城的案例,运用符号思维的方式,对旧城区历史遗存提出了结构性遗存和要素性遗存的识别方法.并从城区、街区、街道三个不同的层面,构建历史遗存在新的城市空间秩序中,从对立到共生的模式,为旧城空间的有机更新探寻一种多元开放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古村镇是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人文现象,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密关联,既是地理环境的适应产物,也是区域历史的物化形式,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本文从山西省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出发,在九边重镇和开中飨边的国防政策下,在防守与流通的区域格局中,分析山西古村镇的历史成因,厘清山西省古村镇的特殊类型,包括长城沿线的军屯、汾河流域的家堡、清化古道的商镇、晋南盆地的聚落、黄河岸边的渡村、太行八陉的关村。并进一步结合地理空间、人文空间、行政空间,建构"四片两线"的山西省域古村镇空间体系,提出"集群式"的保护构架。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从酝酿、建立到不断完善,其过程反映出中国历史城市保护理念和策略变迁,其中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可以视为针对历史城市保护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积极调整,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理念发展为线索,立足新时期历史城市保护的问题与困境,提出名城保护从古城全部到结构关联、从风貌连续到历史可读的整体性空间认识和理念的转变.并以宁波府城为例,以关联性和可读性为基础,对宁波历史城区进行整体性评估和整合,并面向城区发展的动态性提出整体保护策略,试图为新时期我国历史城区保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边型传统村落是在我国农耕时代与现代社会阶段的转变中产生的特殊产物,由于区域环境的变迁、历史功能的退出,逐渐形成拥有外部现代城市特征和内部丰富历史遗存的过渡型聚落。该文以宁波市滨海地区城边型传统村落为例,从其演化过程出发,揭示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并将村落自身生长与当下城市发展的推动,投射到空间形态中,提炼出半城半村空间特征。进一步针对当下保护发展的三种模式对城边型传统村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推演,提出相应的基础条件、发展策略以及补救措施,试图为城边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传统手工业村落作为农耕时代乡土工业的重要见证,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中重新引起关注;其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经济效应的双重特征,使得这类村落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活态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山西省新绛县西庄石匠村为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揭示了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传统手工业村落的演化特征:农耕时代,在宗族结构的血缘关系主导下,传统手工业村落的亲缘关系、生产组织、宗教信仰紧密联结,形成"居住、生产、精神"三位一体的"社会-空间"形态;工业时代,手工业经济发展引发聚落"社会-空间"形态转变,社会结构由以宗族支配内缩为核心家庭主导,生产空间开始从村落剥离,居住空间由聚族而居分割为单家独院,精神场所转化为公共空间。但是,由于手工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代际传承方式,血缘共同体始终作为技艺续存的主要载体,成为维系村庄"社会-空间"形态的稳定根基。因此,传统手工业村落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适应性变迁,延续了社会、经济、空间的相互关联,呈现出特有的生命力和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历史景观是传统营城体系与区域地缘环境长期耦合形成的关联有机体,具有内外一体的结构特征与层积演化的时段特征,但在区域历史结构日渐瓦解与城市遗产碎片化管理等多重现实背景下,这种时空整体特征常成为保护工作的盲点。在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理念框架下,以荆州古城为例,借鉴区域历史与地理等理论与方法,于一个有意义的关联域中,厘清古城历史景观形态连续演进的时段特征和相互关联的系统特征,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关联式保护与建构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提供案例参照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