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元素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能级,特殊的4f电子跃迁特性和光学性质,不仅能够以离子掺杂或半导体复合的形式有效提升传统TiO2光催化剂的性能,而且可以构造出多种新型的光催化剂体系.本文在归纳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稀土元素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概况及研究进展,从稀土改性TiO2基光催化剂和含稀土非TiO2基新型光催化剂两方面,探讨了稀土元素在光催化剂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理,并对含稀土光催化剂的设计思想、研究重点、目前效果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2.
碱性直接炼铅法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比较了几种最新的直接炼铅法的基础上,着重地介绍了碱性直接炼铅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特点,并报道了银精矿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轻烧菱镁矿吸附锌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经济地脱除低浓度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轻烧菱镁矿吸附锌离子的工艺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溶液温度、pH值、吸附时间、轻烧菱镁矿粒径以及搅拌速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轻烧菱镁矿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锌离子吸附剂,其吸附过程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但等温吸附曲线并不具备Freundlich等温方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堆浸工艺及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堆浸技术主要用来处理低品位矿物,近几十年来,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堆浸的数学模型;在实践方面从矿石预处理、底垫铺设、筑堆和布液等方面作了简述。并对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康家湾含砷金硫精矿焙烧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克剑  徐盛明 《黄金》1990,11(9):27-32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在火法冶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超声波在火法冶金中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超声波在火法冶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再生铜行业污染监测、物质流分析及其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我国再生铜冶炼工艺及污染防治现状,在对国内再生铜主流冶炼工艺进行的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全流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元素进行了物质流分析,明确了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流向和冶炼中的污染节点,并提出了再生铜冶炼工艺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研究某地含银铅锌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查清矿石的化学组成,并对该区矿石中银矿物的组成、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单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磨矿细度。研究结果表明,方铅矿和闪锌矿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且银矿物以较细的粒度嵌布于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磨矿细度以-74μm占75%为最佳,该研究可为含银铅锌矿的综合回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氰化一铁盐氧化法从炭质银精矿中提取金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盛明  池汝安 《黄金》2000,21(7):26-29
针对含金17.3g/t、银400g/t的炭质银精矿,提出了氰化浸金-强化提银两同新工艺,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金后银工艺,避免了在以理服人经浸出过程中炭质物对提金过程的影响。在氰化浸出段,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2%和70%;而残存在氰化渣中的部分难浸银可在后续的强氧化浸出段予以回收,使银的总浸出率可大于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