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6篇 |
化学工业 | 20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4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层石蜡沉积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由于油藏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 ,高含蜡原油在近井带容易产生石蜡沉积 ,堵塞地层孔隙或裂缝 ,严重影响油田开采 ,尤其对于低渗油田 ,伤害特别严重。文中应用理想溶液理论、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 ,建立更符合油田实际情况的油藏中石蜡沉积预测数学模型 ,开发一套方便实用的油藏中石蜡沉积预测软件系统FPOS1 0。在此基础上 ,应用室内实验数据和现场数据对吉林新民油田油井石蜡沉积情况进行预测和现场拟合 ,确定新民油田临界石蜡沉积半径为 2 5m ,快速、准确地为现场清防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致密油藏多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衰竭式开发,水平井产量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不足10%。因此,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是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稳产的关键。注水吞吐是致密油藏水平井的一种有效注水补充能量方法,近年来针对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介绍注水吞吐工艺的基础上,从渗吸采油微观机理以及压力对渗吸排油影响两个方面对注水吞吐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系统总结了储层性质和工艺参数对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注水吞吐的开发效果,目前主要形成了化学处理剂辅助注水吞吐技术、大排量注水强化注水吞吐技术和水平井同井缝间异步注采技术3种改善注水吞吐开发效果的技术。进一步通过总结注水吞吐油藏数值模拟和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成果,分析矿场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致密油藏注水吞吐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4.
HEGF中CO井筒流动及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能气体压裂广泛的应用于低渗透油气田,可以有效清除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射孔和各种措施造成的污染和堵塞,达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的。但最近一些低渗透油气田却出现了频繁的CO气体中毒事件,给油田及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这一现象,运用现场数据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方法首次通过对CO气体流动、扩散等的综合研究,建立了CO井筒流动及大气扩散模型。同时,也考察了井筒压力、气油比、风速、气体泄放速率、大气稳定度等主要因素对CO气体扩散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计算,证实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项工作的完成为建立监控系统提供基础技术依据,同时对合理、有效的开发油气田以及煤层气的开发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采油污水软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几种常用的软化技术的软化机理及其应用。提出各油田应根据采油污水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水软化处理工艺,研制新设备及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是采油污水处理技术今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纤维素、AMPS、AM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接枝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水,初始黏度低,具有较好的耐
温抗剪切能力,能运移至地层深部并能长期稳定。以该聚合物为主剂合成的凝胶强度可控、交联时间可控、稳定性
强,能在地层条件下长期滞留形成有效封堵。矿场试验采用调驱剂与清水交替的多级段塞逐级注入方式,试验结
果表明,这种方式不仅能防止近井地带憋压,更能将调驱剂推向地层深部以更大范围的扩大波及系数。室内实验
和矿场试验说明所研发的调驱剂和采用的多级交替注入方式对高温裂缝性致密油藏的增油控水是适用的,这为同
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石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基础理论,阐述在动态加载下地层岩石强度随加载率的增大而不断变化的理论研究,并给出理论计算表达式.实验数据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强度会随冲击频率的加大而加大,当载荷速度由准静态增加到105Mpa/s时,岩样的抗压强度要比静态时的大1.65倍左右.这与理论计算数据比较接近,符合相同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火药学理论知识,得出高能气体压裂施工中火药量的有效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计算结果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高能气体压裂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力敏感储层渗透率对生产数据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与压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严重影响着井的生产动态.本文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和分析生产数据曲线的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个问题.介绍了一个适用于应力敏感储层、微可压缩流体的单相流体的流动方程.对这个方程进行拉普拉斯空间求解可得出井的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恒定井底压力生产).对其求解,要先将这个流体流动方程转化为压力项和压力平方项和的函数形式.应力敏感储层中油藏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出现得比非应力敏感储层的慢,但是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并没有影响油藏数值模拟得出的储层最终采收率值.应力敏感储层的曲线显示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不会影响容量分析结果.应力敏感储层生产数据分析说明这个方法会低估泄油面积.分析标准型曲线得出的渗透率值小于地层的原始渗透率值.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一定油品的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的微观原因,本文从相、分子取向和原油胶体结构模型氢键理论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根据以上3种解释理论,对于不同性质的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点不同的原因也进行探讨分析,验证了3种解释理论的正确性.一般密度大和粘度高的原油所含胶质和沥青质等天然的W/O型乳化剂较多,W/O型乳状液的转相点亦较高.由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对稠油的开发进行思考,不同稠油油藏初始含水饱和度使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不同,分析认为考虑相转换对进一步深入认识油藏水驱规律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