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解决航空三相静止变流器输出波形失真问题,详细分析了死区效应造成电压畸变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谐波成分.采用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技术,使变流器输出的波形更接近于正弦波,提出了设置死区与电压补偿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并通过SABER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利用TMS320F2812数字芯片实现了相应的补偿策略.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会受到实时变化光照强度的影响而处于局部阴影下,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曲线呈现多峰值状态分布,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maximum power tracking,MPPT)会失效,造成系统输出功率的损失.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MPPT算法,该算法通过改变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al... 相似文献
4.
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电气类学生如何通过本门课程实验教学来提升他们的工程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目前电机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实验内容的合理设置、对比性实验的开设、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加强工程实训等方面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和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电气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对今后电机学实验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详细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中变换器模型,该系统由永磁直流电动机-发电机组、高功率因数整流器、全功率逆变器、滤波电路等组成,用直流电动机的端电压随时间变换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来模拟工程现场的风速变化,利用saber软件建立了整个仿真系统,并分析了整个系统中变换器的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不同风速下稳定运行,系统输出的电压近似正弦,谐波含量小,电能质量较高,同时也证明了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优化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容量配置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季节性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波动与光伏出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考虑了储能寿命。论文利用蒙特卡罗法考虑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多种影响因素,对整体负荷进行预测。以每日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在考虑四季光伏出力和储能寿命的影响下,采用了3种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佳的光储充电站储能配置方案。研究以西北某地区为例。结果表明:冬季下综合成本为3.043 2×106元,相比于其余3个季节综合成本最低;采用遗传算法时,在综合成本相差不多时,获得的储能配置最优,储能容量为22.82 MWh,储能功率为7.31 MW,从而得到光储充电站最优的储能容量配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寻优速度和精度,避免陷入局部优解,提出一种自适应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双曲正切函数来控制惯性权重系数,进行非线性自适应变化;利用线性变化策略控制社会学习因子和自我学习因子,达到改变不同阶段寻优重点的目的;引入模拟退火操作,根据种群的初始状态设置一个温度,根据米特罗波利斯准则和温度指导种群以一定的概率接受差解,保证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为验证这种算法的效果,选择7种典型测试函数与已有文献中提出的5种粒子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根据寻优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迭代次数等数据,证明文中所提算法在迭代精度、收敛速度以及稳定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有效地弥补了经典粒子群算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接地网可靠接地对维护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及全站电气设备安全至关重要。介绍了750 kV银川东变电站的系统接线及接地网施工概况,分析了接地网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对日后变电站可靠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需要改变仅强调降低接地电阻来保障安全的传统观念,树立了考虑地面电位分布不均及其相关问题所带来危险的新观念。最后通过工程验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监督体制及改进措施,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的超文本报表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表生成功能是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LabVIEW下常用的三种报表生成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改进超文本报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代码的生成和转换方法,提出了一种在LabVIEW中生成超文本(HTML格式)报表以及由测试程序直接向报表添加数据处理结果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具有增强程序的可移植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在飞机电源产品检测系统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发电的能源利用率和母线电压稳定性,文中直接从母线电压着手,提出以直流母线电压为基准的分级式控制方法,在储能单元、光伏单元、可控负荷等对应的变换器上设定动作阈值,各单元在不同电压区间下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储能单元采取基于电池剩余容量(state of charge,SOC)偏差和直流母线电压偏差的模糊下垂控制,光伏单元采用双模式切换控制,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直流微电网模型,模拟了基于模糊下垂的光储荷协调分层控制的8种运行状态,验证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