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8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2.
马成  唐诚  于洁 《山东水利》2013,(6):11-12
依据引黄济青工程绿化美化的成功经验,探索了调水工程水生态建设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山东省水系生态建设,特别是调水工程生态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实现转炉负能炼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介绍了在提高转炉煤气回收、余热蒸汽回收水平和降低炼钢工序能耗三方面的主要措施 ,由于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实现了转炉工序负能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保温时间对热成形钢镀锌层颜色及氧化物组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改变镀锌热成形22MnB5钢热处理保温时间,利用色差、辉光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粗糙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镀层表面及截面进行观察,利用电子探针进行元素分析,研究保温前后镀层表面氧化物形貌及镀层元素分布规律。结果 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色差值ΔE逐渐增大。当温度处在945℃时,镀层连续性受到破坏,逐渐脱落。880℃加热过程后,镀层表面由排列均匀连贯的圆球状氧化物组成,连续覆盖表面,且呈聚集存在趋势,镀层表面氧化物厚度出现明显差异。当热加工时间超过6 min后,氧化物明显增多,表面厚度起伏大,呈现出不均匀分布趋势,裂纹萌生,并逐渐加深扩散。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整体Zn浓度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镀层表面主要由ZnO、FeO、Al2O3组成,ZnO连续铺满表面,并呈现连续分布的趋势,有效避免了在高温下镀层表面Zn的挥发。保持Zn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镀层具有阴极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石墨烯为结构导向剂,硅溶胶为模板,1,6-己二胺(DAH)为链接剂,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一种比表面积达991.5 m2·g-1、孔容达3.46 cm3·g-1的中孔炭纳米片(MCNs).通过SEM、TEM和N2吸脱附表征MCNs的结构,负载活性物质后用于室温下H2S的催化脱除.研究结果表明,MCN...  相似文献   
6.
马成 《当代矿工》2021,(1):60-6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不断把为职...  相似文献   
7.
在内热式低温煤干馏中,引入富氧燃烧,同时提高煤气当量比,是在维持炉内温度分布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煤气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富氧比及不同尺寸烧嘴下的大当量比煤气/富氧燃烧实验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富氧低温干馏中的内热火焰温度分布特性及其受工艺条件和烧嘴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富氧比的同时增大燃料当量比可以维持平均火焰温度与空气助燃工况基本一致,但火焰锋面温度受局部当量比及流动条件影响;减小燃料及氧化剂射流的初始速度差,可以减缓组分混合、延长火焰并降低火焰锋面温度;煤气中三种气体按参与反应的速率快慢排序依次为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随着燃烧反应进入湍流混合速率控制模式,组分间的选择性燃烧特征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8.
欧阳传湘  吕露  马成 《当代化工》2011,40(6):615-618
高含硫气田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后果非常严重,为了掌握井喷事故后天然气扩散的规律,利用CFD软件进行了井喷事故数值模拟。研究甲烷和硫化氢的质量分数分布规律和影响范围,并研究了风速和出口速度对扩散的影响。结果显示:风速对天然气的扩散影响比较大,风速越大,扩散越快;出口速度对高空天然气质量分数分布有影响,出口速率越大,高空中天然气质量分数越大。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天然气井井喷事故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对比研究了3种直立内热炉半焦(熄焦方式分别为水泡熄焦、喷水熄焦及烟气干熄焦)及一种流化床热解半焦的微观结构及燃烧性能。通过对半焦组成、孔隙结构、有机官能团、碳化学结构及半焦微晶结构分析,获得了不同低温热解工艺半焦的组成及微观结构特点,明确了组成及微观结构与燃烧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热解工艺半焦的组成和微观结构差异明显,其对半焦的燃烧性能影响显著。干熄焦碳化学结构缺陷比例大,快速热解半焦孔隙结构发0达、挥发分高,与水喷焦相比水泡焦石墨化程度低;水喷焦燃烧性能优于水泡焦,干法所得半焦的燃烧性优于湿法;半焦的挥发分含量决定其燃点,在快升温速率条件下孔隙结构对半焦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而慢升温速率条件下有序化度对半焦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对比研究了3种直立内热炉半焦(熄焦方式分别为水泡熄焦、喷水熄焦及烟气干熄焦)及一种流化床热解半焦的微观结构及燃烧性能。通过对半焦组成、孔隙结构、有机官能团、碳化学结构及半焦微晶结构分析,获得了不同低温热解工艺半焦的组成及微观结构特点,明确了组成及微观结构与燃烧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热解工艺半焦的组成和微观结构差异明显,其对半焦的燃烧性能影响显著。干熄焦碳化学结构缺陷比例大,快速热解半焦孔隙结构发0达、挥发分高,与水喷焦相比水泡焦石墨化程度低;水喷焦燃烧性能优于水泡焦,干法所得半焦的燃烧性优于湿法;半焦的挥发分含量决定其燃点,在快升温速率条件下孔隙结构对半焦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而慢升温速率条件下有序化度对半焦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