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阻抗匹配设计的角度,用铁氧体、乙炔炭黑(CB)等填充丁腈橡胶(NBR)制备了不同结构的吸波材料,用自由空间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铁氧体的输入阻抗比CB的小,与自由空间的匹配较好;二层和四层结构的吸波材料明显好于单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性能;二层和四层结构的吸波材料明显好于单层结构的吸波材料的性能,四层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油-水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氧氟沙星载药微球,并考察了介孔硅、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不同内水相成分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态、包封率以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载药微球;透明质酸内水相组微球平均粒度最大,粒径分布最小;介孔硅和透明质酸的加入提高了微球包封率;3种内水相组的初期爆释均高于对照组;多聚赖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快,透明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慢。释放拟合曲线表明,4组不同内水相的微球,在释放区间内,释放行为都符合Slogistic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4.
炭黑/掺杂盐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吸波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聚苯胺(PAn)和乙炔炭黑(CB)填充于腈橡胶(NBR)的吸波性能。并就其组成、配比、硫化条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NBR/PAn复合材料中,随着PAn含量(在40-100份之间)的增加,其最大吸收衰减增大;NBR/CB复合材料在CB含量达100份时,最大衰减达12dB;硫化能改善材料的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拉伸变形中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直径存在相关性,具有尺度效应。为了解释纤维在拉伸变形中的尺度效应,采用表面效应理论建立了纤维拉伸变形的微观力学模型,模型包含一个由材料表面模量与体模量比值决定的尺度参数,可以解释纤维拉伸变形中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将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材料尺度参数与文献中的应变梯度尺度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特定的化学模型系统,将带有不同官能团(烷基、羧基、羟基、氨基)的硫醇分子自组装在金片表面,研究不同官能团分子对蛋白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两种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带有疏水性官能团的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对蛋白吸附量大于其他3种硫醇自组装膜,即亲疏水性是决定材料表面吸附蛋白的主要因素.另外,材料表面电荷性质也影响蛋白吸附,当表面官能团为带正电基团如氨基,则它对牛血清这类带负电的蛋白的吸附就大于带有羧基、羟基等这类带负电基团的分子,而后者对于正电蛋白的吸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可降解聚氨酯(PU)为基体,通过丙二胺的胺解作用,在PU材料的表面接上氨基基团,然后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其表面交替地组装上Ⅰ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经石英微晶天平、罗丹明异硫氰酸酯标记胶原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Ⅰ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交替地吸附在PU材料表面;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在PU材料表面组装上Ⅰ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后,材料的表面变得更平整,形成了比较均一的纳米级形貌结构。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了顶部开口变大的电机盒塑件的工艺特点,介绍了该塑件注塑模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通过在主分型面打开前先行分开支撑板和B板,并利用支撑板上的滑块座带动动模内抽块运动,解决了由于塑件顶部开口比中部大导致动模型芯卡住塑件、脱模困难的问题,并通过扣机和限位螺钉实现了B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先行开模和定距;通过在定模侧设置油缸、导向限位、侧抽芯杆等装置,实现了离分型面较远处的抽芯。模具结构紧凑、实用,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