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黏土隔水层相似材料胶结剂的正交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动隔水层的稳定性模拟是研究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关键,隔水层相似模拟材料的开发则是模拟实验的基础.借助正交实验方法,将备选的胶结材料硅油、水玻璃和凡士林作为影响实验的几个因素,对其变形性(弹性模量E)和水理性(渗透性v)进行正交实验,确定了硅油是最佳的低强度非亲水胶结剂,而凡士林为最佳的塑性变形的胶结材料,黏土对强度和塑性以及水理性都具有显著影响.从强度、塑性和裂隙弥合性等方面,对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可以全面模拟隔水层的应力应变全程性质和水理性的相似模拟材料与配比.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东矿区活鸡兔井12煤复合区埋深浅、下分层回采无假顶的条件,结合现有开采技术水平,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初步确定采用综放开采是可行的,然后以首采面回采为工程实例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对顶煤冒放性、回采率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12煤复合区下分层开采适宜采用综放开采。 相似文献
3.
针对补连塔煤矿22煤三盘区7 m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底鼓严重的问题,分别从开采深度、底板岩性、采动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底鼓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分别采取混凝土反底拱、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加大顺槽煤柱宽度、巷道加强支护等多种防治技术进行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效果对比发现,采取"铺设混凝土预制块+顶帮加强支护+超前段密集单体支护"的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鼓。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积水采空区排水技术存在的排水时间长、准备工程量大、排水系统复杂等问题,对大柳塔煤矿22301综采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排放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了群孔对泵直排新技术,在深入分析上覆采空区底板起伏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主要的积水区域,然后对上覆采空区各主要积水区域分别施工多个排水孔,再将各排水孔与大功率离心泵直接对接,排放的水不再经水仓中转直接排出,而是经离心泵直接泵排至地面,简化了排水系统。结果表明:22301工作面排水所需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了3个月,并节省大量工程及设备费用,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基本无淋水,实现了绿色高效排放上覆采空区积水。 相似文献
5.
短肢剪力墙是我国兴起的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与普通剪力墙相比有结构布置灵活、质量轻、洞口布置容易等优点。国内众多工程实例证明,该种结构形式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很有发展前景。但是,短肢剪力墙存在着抗震性能不足弱点,本文提出局部设缝短肢剪力墙,以提高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7.
8.
目前,油井生产实时监控与自动化管理在各大油田正在试用和推广,且监控技术由有线向无线方向发展,本文简要论述了抽油机井远程监控系统纯无线方案的实现。系统采用SSST900小无线模块将各地面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定时发送给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将收到的数据连同自己所测得的载荷、位移数据打包后经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模块和GPRS-internet网络远传到油田的服务器中,完成八库、存储、显示、打印、web浏览等功能。介绍了采用SSST900的原因、SSST900小无线模块的参数及特性等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6锅炉乙磨煤机频繁烧瓦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磨煤机主轴承烧瓦的原因。结合摇杆型主轴承的技术特点,论述了采用该型轴承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对磨煤机更换轴承前后运行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超大型井田和千万吨矿井生产中,采掘后配套工程所用的混凝土、碎石材料运输已成为矿井辅助运输的重要部分,为简化辅助运输、节约成本,结合生产接续及采场布置,大柳塔煤矿在地面选取合适位置向井下施工一输料钻孔,通过钻孔将混凝土、碎石料送至井下,再经工程车送到使用地点。此举缩短了井下混凝土、碎石材料的运输距离,降低了车辆占有率,提高了效率,满足了千万吨矿井高效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