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保证低压供电系统人身触电安全的漏电保护技术,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介绍了实现方案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解释和验证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将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体系定义为一个理想反应体系,将瓦斯气体定义为仅含甲烷的单组分理想气体,反应体系中的所有化学反应都在激波管中进行。利用CHEMKIN4.1软件中的Normal Incident Shock反应器,运用数值分析和数学物理方程的推导方法,对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机理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细化和求证。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中的控制方程组解释了激波管内各反应组分的流动特性沿轴向距离或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控制方程组的解描述了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的变化过程和变化情况,从而解释和验证了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机理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4.
煤矿井下环境气体组分复杂且具有必需性、致灾性、预警性的特点,煤矿气体的定量检测对于矿井灾害危险性早期辨识、继发性次生灾害准确预警、应急救援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常用的催化燃烧式、热导式、光干涉式和电化学式等气体传感器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非分散红外光谱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等光谱分析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类气体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其次,指出煤矿井下存在大气压力及温度变化范围大、相对湿度和粉尘质量浓度高、电磁干扰强的极端工况环境,从适用气体、优缺点、应用领域、代表仪器等方面对比了不同检测技术在煤矿井下的技术适用性;然后,在交叉干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CH4,O2,CO,C2H4,C2H2,H2等单一气体检测、多组分气体在线监测及矿山应急救援期间爆炸环境有毒有害气体原位分析提出了应用建议,以检测精度、量程为首要条件,并应综合考虑性价比、背景气干扰、零点漂移等因素影响;最后,提出煤矿痕量气体低检出...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 深圳市长城花园由三栋塔楼、三层裙房及三层地下室组成。建筑高度100m,建筑面积96000m~2,受层高限制功能需要,地下室及裙房均采用预应力梁板,其中地下室局部设有5根预应力梁为5跨连续框架梁,每跨13m,总长65m,未设伸缩缝,梁截面尺寸800×800,其中高800包括现浇板厚250mm,梁间距8.5m,砼强度等级C45,梁板砼采用输入泵一次浇捣。施工期为五月份,室外温度32℃。砼凝结七天后拆梁侧模,14天拆梁底模,预应力筋未张拉,拆底模时砼试块强度48.6MPa,达到设计强度100%,边拆钢管支撑边顶方木。 2、裂缝情况及产生裂缝原因 相似文献
6.
考虑对流、导热及源项作用,建立了均质、各向同性松散煤体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控制方程。采用泰勒级数、等价无穷小对源项进行处理,认为计算温度步长应小于2.4 K;以环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行波约化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并采用首次积分法给出了控制方程的一个解析解。在寻找控制方程解析解的过程中,建立了以划分温度区间、分别求解各温度区间的经历时间,进而通过累加获得煤自然发火期的计算方法。通过将多种已知煤样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解析解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对锚杆支护和传统棚式支护的优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指出了目前锚杆支护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煤矿热动力灾害主要分为瓦斯爆炸和煤自燃 2 种情况,在采空区 2 种灾害并非单独存在。煤自燃产生的一氧化碳含量较低,需要高灵敏度在线监测,而瓦斯爆炸预警需要满足快速响应和大 量程。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采用窄线宽激光器,选择性更好,因此适用于复杂的井 下环境。 但面对复合灾害监测,一氧化碳的特征吸收峰在近红外波段线强较弱,容易被其他井下背 景气体(乙烷、乙烯、二氧化碳、水汽)谱线覆盖,造成误报警。 因此选择 2 330 nm 波段的一氧化碳 吸收峰,该波段一氧化碳吸收峰强度高,可以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其次水汽在该波段的吸收峰较弱,只要识别甲烷和一氧化碳即可避免干扰。 根据高分辨率分子透射吸收数据库 HITRAN,可查询并 计算该波段一氧化碳特征峰的吸收系数,及相邻的甲烷特征峰的吸收系数。 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 光谱技术 TDLAS,采用 2 330 nm 激光器,相应波段小型气室和锁相模块研制一氧化碳传感器。 测 试该传感器性能,结果表明,一氧化碳的1σ检测限为2.14×10-7,3σ检测限为6.4×10-7。 测试0~ 5×10-4 内的线性度优于 2%。 充入不同谐波信号气体,控制流速为 10 mL / min,刷新时间 2 s,测试 响应时间 T90 为 6 s。 为实现井下复杂背景下的一氧化碳准确检测,笔者提出一种组分智能识别方 法。 增加激光器波长扫描范围,扫描一氧化碳和其相邻的甲烷谱线,同时获得背景气的组分和谐波 信号信息,甲烷检测限为 1×10-6 ,与 HITRAN 数据库计算结果相符。 充入混合气进行验证,测试结 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一氧化碳和甲烷组分识别,避免井下复杂气体作为背景的交叉干扰,同时 可以实现对一氧化碳气体的快速、高灵敏度测量,满足复合灾害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中烷烃气体吸收光谱交叠严重、定量分析时需要大量样本进行标定的问题,对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5种气体吸收光谱谱图进行研究,分析了谱线与气体浓度的非线性特性,得出吸收光谱部分谱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采用改进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进行了特征变量的提取,建立了分析模型,给出了5种烷烃的测试结果。采用Tensor 27光谱仪在光程为10 cm,扫描次数为8,光谱分辨率为1 cm-1情况下,只需20余组样本即可实现这些气体的高准确度在线分析,所有气体的分辨率优于2×10-6,满足煤层自然发火气体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