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为研究TC4-DT钛合金的细化机理与超塑性变形行为,采用三维镦拔形变热处理改锻工艺对供货态的TC4-DT合金进行细晶化处理,并在电子拉伸实验机上采用最大m值法对细晶化和供应态的TC4-DT进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维镦拔工艺可简单有效的细化TC4-DT合金的原始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由原始组织的70μm细化至15μm;在变形温度850℃900℃、最大m值法的试验条件下,处理后的TC4-DT合金均表现出比供货态超塑性能好,最佳变形温度为870℃,最大延伸率可达到1233%。 相似文献
4.
对穴醚(L_1)对铈离子(Ce~(3+))的识别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在甲醇中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识别Ce~(3+),检出限达到3.66 nmol/L。因此借助该化合物可以满足在环境、医学和生物等方面对Ce~(3+)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6.
利用C=N异构机制,以苝酰亚胺为骨架设计合成了一种香草醛席夫碱荧光探针,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490 nm的激发波长对该化合物进行激发时,化合物对Cd^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在53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显著上升。干扰实验表明,Zn^2+、Cu^2+和Hg^2+对Cd^2+的识别存在干扰,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识别过程影响不大。荧光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形成了1∶1的键合关系,键合常数lgK为5.37。该荧光探针对Cd^2+的检出限为0.2 nmol/L(约22.8 ng/L),可以满足水体中镉离子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萘酰肼衍生物(HHMN)的铜离子识别特性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该衍生物能够选择性识别铜离子,检出限达到8.9×10~(-9)mol/L。在溶液中加入铜离子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在紫外灯照射下溶液荧光发生了明显淬灭。因此,借助该化合物可以实现对铜离子的肉眼辨识,并且将该化合物制备得到荧光薄膜材料后,该荧光薄膜材料也能实现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这为进一步制备铜离子识别器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